邵青龍,彭小峰,劉樹華,彭 延
(兵團第三師農業科學研究所,新疆 圖木舒克843900)
不同陸地棉品種篩選試驗
邵青龍,彭小峰,劉樹華,彭 延
(兵團第三師農業科學研究所,新疆 圖木舒克843900)

本文以68個陸地棉品種為試驗材料,篩選出16個優良品種進行比較試驗,分析這些品種的產量及纖維品質性狀,為棉花品種選育和推廣提供依據。
陸地棉;品種篩選;性狀分析
新疆是中國最早種植棉花的地區之一,種植歷史有2 000多年[1],但是棉花生產到新中國解放后才逐步獲得發展,尤其在近30年來,由于棉花病蟲害普遍發生、成本高、產量低等因素,內地減少了近31%的面積。與之相反,在新技術、新方法、新品種的大力推廣下,新疆棉花種植業迎來了迅速發展的新里程,單產、總產翻了一番[2]。僅在南疆常年種植面積約2×106hm2,同時也是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在棉花單產與總產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新疆棉花產區出現品種多、亂、雜,品質不整齊,抗病性差,產量不高等,導致棉纖維品質整體下降。因此,篩選和選育高產、優質和抗病性強的優良棉花品種對提高新疆棉農的植棉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1.1 試驗材料
試驗選用新疆農墾科學院提供的67個陸地棉品種,以中棉49號為對照,進行棉花品種篩選試驗。
1.2 試驗方法
試驗采用增廣設計,共67個棉花品種,對照棉花品種為中棉49號,共74個小區,每小區行長
7.00 m,4行區,棉花株距0.11 m,行距0.38 m,小區面積10 m2,小區兩邊設有保護行。
1.3 試驗基本情況
試驗設在兵團第三師農業科學研究所試驗地,土壤為沙壤土,春季進行整地,于4月13日撒施磷酸二銨35 kg/667 m2、尿素10 kg/667 m2、鉀肥10 kg/667 m2,腐殖酸肥料56 kg/667 m2。試驗于4月15日播種,人工打孔點播。4月25日和4月29日各間苗1次,5月7日中耕1次。全生育期共滴水6次,6月2日滴頭水,隨水施入尿素2.5 kg/667 m2、磷酸二氫鉀0.4 kg/667 m2、磷酸二銨2.0 kg/667 m2;6月10日滴第2水,隨水施入尿素2.5 kg/667 m2、磷酸二氫鉀0.5 kg/667 m2、磷酸二銨2.0 kg/667 m2;6月19日滴第3水,隨水施入尿素5.0 kg/667 m2、磷酸二氫鉀1.0 kg/667 m2、磷酸一銨1.0 kg/667 m2;7月3日滴第4水,隨水施入尿素5.0 kg/667 m2、磷酸二氫鉀1.0 kg/667 m2、磷酸一銨3.0 kg/667 m2;7月10日滴第5水,隨水施入尿素5.0 kg/667 m2、磷酸二氫鉀1.0 kg/667 m2、磷酸一銨1.0 kg/667 m2;7月18日滴第6水,隨水施入尿素10.0 kg/667 m2、磷酸二氫鉀1.5 kg/667 m2、磷酸一銨2.5 kg/667 m2;7月25日滴第7水,隨水施入尿素5.0 kg/667 m2、磷酸二氫鉀0.4kg/667m2、磷酸一銨5.0kg/667m2。全生育期共化控4次,分別于5月29日、6月15日、7月2日和8月3日,噴施縮節胺1.3 g/667 m2、1.0 g/667 m2、 3.0 g/667 m2和10.0 g/667 m2。試驗于7月12日人工打頂,10月11日開始收花。
1.4 調查項目
在每個試驗小區,于中間2行連續選20株棉花進行各類性狀調查,調查項目包括:(1)生育期及整齊度:記載出苗期、開花期、吐絮期及各期生長勢和整齊度;整齊度與生長勢用1(好)、2(較好)、3(一般)、4(較差)、5(差)表示。(2)農藝性狀:調查每個棉花品種的第一果枝節位、株高、果枝數、鈴數及抗病性等。(3)產量性狀:各小區單獨計產,測定單鈴重、子指、衣分、籽棉和皮棉單產等。
本試驗為棉花品種篩選試驗,分析時僅對比對照增產的16個品種進行了性狀比較,調查數據和對比結果如下:

表1 生育期和整齊度調查

表2 生育性狀調查
2.1 生育期比較
從表1可以看出,16個棉花品種生育期在120~130 d之間,對照品種生育期為130 d,XH361生育期為120 d,各品種生育期和整齊度均較好,在1.0~3.0之間。
2.2 農藝性狀比較
從表2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各品種中,第一果枝節位以AL15-2最低,為5.0 cm;株高AW107最高,為85.2 cm;總鈴數以3D103最多,為144 048個/667 m2。抗病性調查結果表明,各參試品種中,AW107、新818、TH14-621、AL15-6、TH614-2、信棉156、信棉158、HD12、3D103和MK-1059的抗病性較好(見表3)。

表3 抗病性調查

表4 產量性狀調查

表5 纖維品質調查
2.3 產量性狀比較
表4產量調查結果表明,AL15-1和信棉158單鈴重最高;HD12子指最高;籽棉和皮棉單產以AW107最高,分別比對照增產33.3%和48.4%。
2.4 纖維品質比較
選取11個表現較好的品種進行纖維品質檢測,試驗結果見表5。從表5可以看出,上半部平均長度最長的品種為XH361,斷裂比強度最高的為AW107,紡織一致性指數最好的為TH14-621和3D103品種。
3.1AW107
生育期130 d,該品種皮棉總產居第1位,籽棉總產居第1位。該品種葉片掌狀,株型塔形,鈴型卵圓型,單株結鈴6.4個,單鈴重5.5 g,衣分41.3%,子指為10.4 g,霜前花率89.3%。不抗病,吐絮暢,含絮適中。
3.2 新819
生育期130 d,該品種皮棉總產居第4位,籽棉總產居第3位。該品種單株結鈴較為集中,葉片掌狀,鈴型長卵圓型,株型塔形,單株結鈴6.8個,單鈴重5.2 g,衣分41.1%,子指為10.8 g,霜前花率89.6%。該品種不抗病,早衰,吐絮暢,含絮適中。
3.3 TH14-621
生育期127 d,該品種皮棉總產居第2位,籽棉總產居第2位。該品種單株結鈴較為集中,葉片大小適中掌狀,株型筒形,鈴型卵圓型,單株結鈴4.4個,單鈴重6.4 g,衣分45.7%,子指為10.4 g,霜前花率91.8%。該品種整齊度一般,后期長勢一般,抗病性好,吐絮暢,含絮適中。
3.4 TH14-650
生育期127 d,該品種皮棉總產居第3位,籽棉總產居第4位。該品種葉片大小適中掌狀,株型塔形,鈴型卵圓型,單株結鈴5.2個,單鈴重5.9 g,衣分46.4%,子指為10.4 g,霜前花率93.8%。該品種整齊度一般,后期長勢強,抗病性好,吐絮暢,含絮適中。
3.5 AL15-1
生育期127 d,該品種皮棉總產居第5位,籽棉總產居第5位。該品種葉片較小適中掌狀,株型塔形,鈴型卵圓型,單株結鈴7.6個,單鈴重6.5 g,衣分44.5%,子指為10.6 g,霜前花率89.1%。該品種整齊度一般,后期長勢強,抗病性一般,吐絮暢,含絮適中。
3.6 AL15-2
生育期127 d,該品種皮棉總產居第6位,籽棉總產居第9位。該品種葉片較小適中掌狀,株型塔形,鈴型圓型,單株結鈴5.6個,單鈴重5.9 g,衣分43.5%,子指為10.0 g,霜前花率96.7%。該品種整齊度一般,后期長勢強,抗病性差,吐絮暢,含絮適中。
3.7 AL15-6
生育期127 d,該品種皮棉總產居第10位,籽棉總產居第12位。該品種葉片大小適中掌狀,株型塔形,鈴型卵圓型,單株結鈴8.0個,單鈴重6.0 g,衣分45.2%,子指為10.2g,霜前花率97.7%。該品種整齊度一般,后期長勢強,抗病性一般,吐絮暢,含絮適中。
3.8 TH614-2
生育期127 d,該品種皮棉總產居第9位,籽棉總產居第13位。該品種單株結鈴較為集中,葉片大小適中掌狀,株型塔形,鈴型卵圓型,單株結鈴4.4個,單鈴重5.1 g,衣分43.9%,子指為9.4 g,霜前花率97.7%。該品種整齊度一般,后期長勢強,抗病性差,吐絮暢,含絮適中。
3.9 信棉158
生育期127 d,該品種皮棉總產居第7位,籽棉總產居第6位。該品種葉片大小適中掌狀,株型塔形,鈴型長卵圓型,單株結鈴4.4個,單鈴重6.5 g,衣分43.9%,子指為10.4 g,霜前花率94.6%。該品種鈴大,但不飽滿,抗病性一般,吐絮暢,含絮適中。
3.10 3D103
生育期127 d,該品種皮棉總產居第9位,籽棉總產居第7位。該品種葉片大小適中,株型塔形,莖稈絨毛稀少,鈴型長卵圓型,單株結鈴8.8個,單鈴重5.2 g,衣分41.9%,子指為10.0 g,霜前花率94.2%。該品種整齊度好,后期長勢好,不早衰,抗病性好,吐絮暢,含絮適中。
3.11 XH361
生育期120 d,該品種皮棉總產居第8位,籽棉總產居第10位。該品種單株結鈴較為集中,葉片大小適中掌狀,株型塔形,鈴型卵圓型,單株結鈴6.4個,單鈴重6.1 g,衣分44.0%,子指為10.4 g,霜前花率97.7%。該品種整齊度一般,后期長勢一般,有早衰跡象,抗病性一般,吐絮暢,含絮適中。
[1]孔杰,寧新民.新疆棉花纖維品質變化規律研究[M].烏魯木齊:中國棉花學會,2015.
[2]馬盾,周小云.淺述近30年新疆陸地棉植株高度的調控技術[J].棉花科學,2015(2):15-17.
2016—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