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桂萍
(兵團第八師一四九團農業技術推廣站,新疆 石河子832052)
“綠源”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棉花上的應用試驗
年桂萍
(兵團第八師一四九團農業技術推廣站,新疆 石河子832052)

“綠源”是由多種微量元素(B、Mn、Zn等)、中量元素、大量元素(N、P、K)和天然植物細胞分裂激動素(6-芐氨基嘌呤)、緩釋劑與高活化螯合劑在一定條件下通過專用助劑將它們有機地螯合在一起,并與植物所需稀土元素組成的螯合態速效型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為驗證該肥料對棉花生長發育及產量的影響,第八師一四九團農業技術推廣站2015年進行了“綠源”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示范對比試驗,為今后棉花使用“綠源”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提供科學依據。
“綠源”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棉花;生長;產量
1.1 供試材料
供試肥料:“綠源”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由成都市成華農用化工研究所生產。
供試棉花品種:新陸早45號。
1.2 試驗設計
試驗采取大田對比試驗方法,共設3個處理:處理1生育期噴施清水(CK);處理2噴施本地常規葉面肥,分別在4葉期噴施磷酸二氫鉀+尿素用量均為100 g/667 m2,6~7葉期及11~13葉期噴施磷酸二氫鉀+尿素用量均為150 g/667 m2;處理3于4葉期、6~7葉期噴施綠源1 000倍液/667 m2,11~13葉期噴施綠源800倍液/667 m2。
1.3 調查方法
各處理定3點進行定點觀察記錄,每點10株掛牌,定點定期調查葉面肥對棉花生長發育的影響。
1.4 試驗地概況
試驗區選在一四九團2黨支部4號地,前茬作物棉花,棉稈粉碎還田,土壤理化性狀:pH值8.3,有機質1.12%,堿解氮32.2 mg/kg,速效磷(P2O5)29.5 mg/kg,速效鉀302 mg/kg,土壤為灰漠土,質地為粘土。其中,綠源處理面積3.67 hm2,本地常規葉面肥處理面積0.67 hm2,清水處理面積為0.13 hm2。4月15日播種,4月18日滴出苗水,全期化除1次,化控3次,機力防治病蟲害2次。生育期內共滴水8次,滴水量260 m3/667 m2。滴肥6次,共隨水施入尿素38 kg/667 m2、磷酸鉀銨12 kg/667 m2。6月28日打頂,田間其它管理措施同大田一致。
2.1 不同處理對棉花苗期生長發育的影響
由表1可知,在棉花4葉期第1次噴施“綠源”,7 d后調查數據表明,噴施“綠源”處理增幅株高比對照增加0.7 cm,葉片數增加0.2片,葉色呈深綠色,葉表面油亮似有蠟質。
2.2 不同處理對棉花蕾期生長發育的影響
由表2可知,第2次噴施“綠源”與對照相比,株高增加0.6 cm,葉片數增加0.5片,蕾數增加0.6個,單株葉面積增加11.1 cm2;與本地常規葉面施肥方式比較,株高增加0.3 cm,葉片數增加0.1片,蕾數增加0.3個,單株葉面積增加6.7 cm2。葉面噴施“綠源”后棉花葉色較對照深綠,長勢較強。
2.3 不同處理對棉花花期生長發育的影響

表1 棉花苗期生育性狀
從表3可以看出,在花期第3次噴施“綠源”后,與對照相比株高增加1.4cm,葉片數增加0.4片,果枝臺數增加0.3臺/株,蕾數增加0.8個,花數增加0.3個;與本地常規葉面施肥相比,株高增加0.6 cm,葉片數增加0.2片,蕾數增加0.4個,花數增加0.2個。

表2 不同處理棉花蕾期生長發育

表3 不同處理棉花花期生長情況

表4 不同處理棉花產量及相關性狀

表5 棉花品質性狀
2.4 不同處理對棉花產量的影響
由表4可知,棉花噴施“綠源”與對照相比,果枝數增加0.7臺/株,單株鈴數增加0.46個,單鈴重增加0.17 g,增產59.7 kg/667 m2;與本地常規葉面施肥處理相比,果枝數增加0.3臺/株,單株鈴數增加0.27個,單鈴重增加0.05 g,比常規葉面施肥增產27.7 kg/667 m2。
2.5 不同處理對棉花經濟性狀的影響
由表5可知,棉花噴施“綠源”,與對照相比,棉花絨長增加0.3 mm,子指增加0.4 g,馬克隆值變幅為0.1,均在B級范圍內。這表明,噴施“綠源”可加速棉花生育進程,促進棉花早熟,吐絮相對集中,但對棉花絨長、衣分、馬克隆值等指標影響不大。
試驗結果表明,棉花生育期連續噴施“綠源”,單株葉面積、果枝臺數及蕾、鈴數明顯增加,蕾鈴脫落率低,增產效果明顯,增產59.7 kg/667 m2;較本地常規葉面施肥,增產27.7 kg/667 m2,經濟效益明顯,因此,噴施“綠源”可促進棉花植株的生長發育[1],增加植株葉面積,提高棉花葉片光合作用,改善棉株營養水平,促進棉花早結鈴、多結鈴、增鈴重,最終提高單產。
[1]尹家智.新型水溶沖施肥——綠源系列肥料[J].新農業,2014(1):41-42.
2016—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