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偉雄 鄒衛東 劉勤標 謝東風
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人民醫院(馬山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廣東 深圳 518000
?
硝苯地平聯合川芎澤瀉散治療高血壓68例臨床觀察
黎偉雄鄒衛東劉勤標謝東風
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人民醫院(馬山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廣東深圳518000
【摘要】目的:觀察硝苯地平聯合芎澤瀉散治療高血壓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馬山社區健康服務中心收治的136例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用藥不同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68例,對照組單純給予硝苯地平治療,實驗組在硝苯地平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川芎澤瀉散,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治療后,兩組患者的SBP、DBP水平均有下降,且實驗組患者SBP、DBP水平的下降程度大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8.53%,高于對照組58.8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8.82%)低于對照組患者(23.5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硝苯地平聯合芎澤瀉散治療高血壓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高血壓;川芎澤瀉散;硝苯地平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國高血壓的發生率越來越高[1]。由高血壓所引發的心腦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中風、外周血管病以及腎臟損害也越來越多,嚴重危害了人們的健康[2]。因此,有效控制血壓已成為防治高血壓病及靶器官損傷的關鍵措施[3]。本次我中心采用硝苯地平聯合芎澤瀉散治療高血壓,取得一定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自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選取馬山社區健康服務中心收治的136例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用藥不同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68例。實驗組中男性35例,女性33例,年齡47~81歲,平均年齡(65.41±14.12)歲,病程0.5~21年,平均病程(13.19±7.56)年;對照組中男性41例,女性27例,年齡45~82歲,平均年齡(65.91±15.36)歲,病程0.5~22年,平均病程(13.49±7.94)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與排除標準所有入選患者均符合1995年WHO規定的高血壓的診斷標準[4]:在未服任何藥物的情況下,收縮壓≥140mmHg和舒張壓≥90mmHg。排除標準:①伴其他嚴重心、肝、腎、腦疾病者;②惡性腫瘤患者;③有藥物過敏者;④不愿配合本研究觀察者。
1.3方法對照組:單純采用硝苯地平(廣東華南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H44023986,規格型號:10mg×100s),口服10mg/次,3次/d,14d為一個療程,服用一個療程。實驗組:在硝苯地平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川芎澤瀉散。硝苯地平服用方法同對照組;川芎澤瀉散,組方為川芎10g,澤瀉10g,桑寄生15g,草決明15g,鉤藤12g,白術15g,香附子15g,牡丹12g,取以上中藥一劑,水煎30~40min,取藥汁200ml,早、晚分服(每日2次),每次100ml,1劑/日,14劑為一個療程,服用一個療程。
1.4療效評價①血壓變化:在治療前后連續3d測量患者在標準狀態下的血壓水平,取平均值,觀察治療前后血壓的變化。②療效觀察[5]:顯效:頭暈目眩、心悸氣短、肢體麻木等高血壓癥狀消失;有效:高血壓癥狀減輕;無效:高血壓癥狀無明顯改善。

2結果
2.1兩組治療前后血壓變化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血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SBP、DBP水平均有下降,且實驗組患者SBP、DBP水平的下降程度大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變化比較 ±s)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2.2兩組療效比較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8.53%,高于對照組58.82%,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實驗組中,有3例患者出現頭痛,2例患者出現便秘,1例患者出現心悸,無患者出現踝部水腫,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8.82%;對照組中,有6例患者出現頭痛,4例患者出現便秘,4例患者出現心悸,2例患者出現踝部水腫,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23.53%。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高血壓病的主要臨床表現是體循環動脈血壓高于正常范圍,其發病機理尚不清楚。其中,心搏出量及總的血管外周阻力決定著動脈壓的高低,任何能夠引起心搏出量增加的因素均能使血壓升高,如心肌收縮力加強、血管外周阻力增加、水鈉潴留導致的血容量增加以及神經或內分泌因素引起周圍動脈收縮等[6]。另外,以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為主的精神神經活動和某些內分泌激素變化亦可改變血壓,如腎病患者出現腎臟血流灌注壓降低、有效循環血容量降低或交感神經活性增加時,均可刺激腎素的分泌,腎素是一種蛋白水解酶,能催化血管緊張素原水解為血管緊張素I(ANGI),當無活性的血管緊張素I流經各種血管床尤其是肺循環時,被轉換酶(ACE)轉化為有活性的血管緊張素Ⅱ(ANGⅡ)[7]。ANGⅡ具有收縮血管的作用,從而使血壓升高,同時間接地刺激醛固酮的分泌,引起水鈉潴留而使血容量增加,從而提高血壓[8]。
本實驗兩組患者均使用硝苯地平進行藥物治療,其具有抑制Ca2+內流作用,使血清內鉀離子、鈣離子升高而使血管平滑肌松弛,冠狀動脈擴張使冠脈血流量增加,同時擴張周圍小動脈,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從而降低血壓。實驗組患者在使用硝苯地平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川芎澤瀉散,結果發現兩組患者的SBP、DBP水平均有下降,而川芎澤瀉散與硝苯地平聯用的患者其SBP、DBP水平的下降程度大于單純使用硝苯地平的患者,說明川芎澤瀉散亦有降壓作用。有研究表明,澤瀉具有利尿的作用,通過降低血容量從而達到降壓的目的。本實驗中,硝苯地平的抑制Ca2+內流作用與川芎澤瀉散的利尿作用聯合治療高血壓,效果更佳。研究結果亦發現,實驗組治療高血壓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主要是由于川芎澤瀉散對頭暈、目眩等臨床癥狀的改善作用[9]。川芎嗪是中藥川芎的有效成分,主要用于治療缺血性心、腦疾病,具有擴管、降壓、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環的作用,同時佐決明子、鉤藤、桑寄生、全蝎等平肝降火息風,有效地改善頭暈目眩等癥狀[10]。本實驗中,治療后,兩組患者的SBP、DBP水平均有下降,但實驗組患者SBP、DBP水平的下降程度大于對照組患者;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8.53%,高于對照組58.82%, 且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8.82%)低于對照組患者(23.53%),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川芎澤瀉散與硝苯地平聯合使用治療高血壓病不但可以有效降低血壓,還可以改善由高血壓引起的頭暈、目眩等臨床癥狀,且療效明顯,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葛元鴻,徐學君,張新宇.高血壓腦出血遲發型腦水腫的原因及其發生機制[J].實用醫學雜志,2015,31(11);1871-1873.
[2]蔡毅,崔華,范利.北京市軍隊老年男性高血壓患者心腦血管疾病患病率調查[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5,21(11);1298-1303.
[3]范芳芳.高血壓疾病防治的中國特點[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5,35(4);276-278.
[4]陳建華,宋和平,陸瑾.國內外高血壓診斷標準比較[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2(5);527-528.
[5]張春炳.高血壓治療“新指南”的3個特點——解讀《2014年美國成人高血壓治療指南(JNC8)》(下)[J].家庭用藥,2014,0(7);18-18.
[6]王勇,王斯,陳曉平.高血壓社區管理的現狀及展望[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5,23(7);630-632.
[7]李川,周嘉,梁杏歡.醛固酮與腎素的比值在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與原發性高血壓鑒別中的應用[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5,23(6);582-585.
[8]鄭佳文.RAAS檢測在高血壓病中的循證診療價值[J].江蘇醫藥,2014,40(20);2489-2490.
[9]張鴻.川芎清腦顆粒治療高血壓頭痛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神經免疫學和神經病學雜志,2014,21(5);377-378.
[10]張洪平,史海霞,薛永亮,等.抗高血壓病中藥的研究進展[J].時珍國醫國藥,2010,21(6);1489-1490.
(收稿日期:2015.00.00)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05-00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