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瀅,石麗君,竇 霞
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甘肅 蘭州 730020
小兒增食靈口服液質量標準研究
劉 瀅,石麗君,竇 霞
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甘肅 蘭州 730020
目的:制備小兒增食靈口服液,并制定其質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層色譜法對方中蒼術及茯苓進行鑒別,HPLC法測定甘草酸含量。結果:建立的薄層色譜法能夠對方中蒼術及茯苓準確定性,甘草酸的含量測定法能夠快速準確地對方中甘草定量測定,加樣回收率為99.09%,RSD為0.87%。結論:該方法可用于小兒增食靈口服液的質量控制。
小兒增食靈口服液;質量標準;甘草酸胺
小兒增食靈口服液是在國家級名老中醫張士卿教授多年臨床經驗方的基礎上研制而成,是張士卿教授將厭食癥機理與“脾健不在補而貴在運”的指導思想相結合,經過多年臨床應用創制而成。其臨床效果良好,使用廣泛。為更好控制本制劑質量,課題組開展了小兒增食靈口服液質量標準研究。
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安捷倫科技公司);MWD型紫外可見檢測器(美國安捷倫科技公司);Waters XTerra RP18(250 mm×4.6 mm,5 μm)色譜柱;甘草酸銨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10731-200205,供含量測定用);甲醇、色譜純(美國天地公司);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小兒增食靈口服液(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自制,批號:121010)。
2.1 處方 蒼術、茯苓、雞內金、烏梅、檳榔、甘草。
2.2 工藝制備[1]按處方稱取以上6味藥材,加水浸泡8~10小時后,用水蒸氣蒸餾法收集蒸餾液300 mL,繼續煎煮2小時,濾過,藥渣再煎煮2次,1 h/次,合并3次煎煮液,濾過,濾液濃縮至600 mL,離心10分鐘(3 000 r/min),靜置,取上清液,加苯甲酸鈉,單糖漿攪拌溶解,加蒸餾水至1 000 mL,檢驗分裝即得。
2.3 質量標準研究
2.3.1 性狀 本品為棕色液體,味酸甜,略澀。
2.3.2 鑒別
2.3.2.1 蒼術的薄層鑒別 取本品30 mL,加鹽酸10 mL,置水浴上加熱30分鐘,立即冷卻用30 mL氯仿提取2次,合并氯仿提取液,蒸干,加正己烷2 mL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蒼術對照藥材0.5 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另取除蒼術以外的其他藥材按制備工藝制成空白對照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新制備的供試品溶液、對照藥材溶液、空白對照溶液各5 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2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5%對二甲氨基苯甲醛的10%硫酸乙醇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并顯有相同的污綠色主斑點(蒼術素),空白對照無干擾。
2.3.2.2 茯苓的薄層鑒別 取本品10 mL,濃縮至2 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茯苓對照藥材1 g,加水5 mL回流提取30分鐘,濾過,濾液作為對照藥材溶液。取除茯苓以外的其他藥材按制備工藝制成空白對照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供試品溶液、對照藥材溶液、空白對照溶液各5 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醚(1∶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磷鉬酸乙醇溶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空白對照無干擾。2.3.3 檢查[2]按合劑(《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IJ)項下有關規定,對小兒增食靈口服液進行裝量差異及微生物限度等項目檢查,結果符合相關規定。
2.3.4 小兒增食靈口服液中甘草酸含量測定
2.3.4.1 色譜條件 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作為填充劑;流動相為甲醇-0.2 mol/L醋酸銨-冰醋酸(67∶33∶1);檢測波長為250 nm。理論板數按甘草酸峰計算,應不低于5 000。
2.3.4.2 溶液的制備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甘草酸銨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136 μg的溶液,即得。供試品溶液的制備:精密量取裝量差異項下本品10 mL,置25 mL容量瓶中,加流動相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陰性對照品溶液制備:取陰性樣品(缺青風藤),按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備陰性供試品溶液。
2.3.4.3 系統適用性研究 在上述條件下,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供試品溶液、陰性供試品溶液各1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結果表明,陰性供試品對甘草酸峰無干擾。甘草酸峰理論塔板數大于5 000,分離度大于1.5,已達到基線分離,拖尾因子符合要求。見圖1。

圖1 本品HPLC色譜圖
2.3.4.4 線性關系考察 精密稱取甘草酸銨對照品15.70 mg,置25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搖勻。得濃度為628 μg/mL的標準品儲備液,分別精密吸取上述溶液0.5,1.0,2.0,4.0,10 mL置10 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分別進樣10 μL,以進樣濃度為橫坐標(X),峰面積為縱坐標(Y),繪制標準曲線。結果表明甘草酸在31.4~628 μg/mL范圍內呈良好線性關系,回歸方程為Y=4.859 2X+4.449 1,r=0.999 9。
2.3.4.5 精密度試驗 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125.6 μg/mL)10 μL,重復進樣6次,測得峰面積積分值,計算RSD=0.92%。
2.3.4.6 穩定性試驗 取本品按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精密吸取供試品溶液10 μL,分別于第0、1、2、4、8、12小時各進樣一次,共進樣6次,測得峰面積積分值,計算RSD=1.38%。結果表明供試品溶液在12小時內穩定。
2.3.4.7 重復性試驗 精密量取本品6份,按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精密吸取供試品溶液10 μL,進行測定,計算含量,甘草酸平均含量為0.37 mg/mL,RSD=1.48%,結果表明該法測定甘草酸含量重復性良好。
2.3.4.8 加樣回收率試驗 精密量取本品6份,每份約5 mL,置25 mL容量瓶內,分別精密加入約2.0 mg的甘草酸銨對照品溶液2 mL,按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進行含量測定,并計算回收率。結果表明回收率符合要求(95%~105%),表明該方法回收率良好,結果見表1。

表1 加樣回收率試驗結果
2.3.4.9 樣品含量測定 取本品3批(批號:121010、121101、130103、)制劑樣品,按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分別精密吸取供試品溶液、對照品溶液各1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測定,計算,結果見表2。

表2 樣品中甘草酸的含量測定結果
小兒厭食癥是兒科常見病、多發病。中醫理論認為,脾以運為健,胃以和為貴,小兒厭食,不僅責之脾氣虛弱,脾運不健,同時還存在胃有食積,中焦氣滯,濕困熱郁,兼或蟲癥內擾等,以致胃失和降的病理變化。小兒增食靈口服液方中蒼術味微苦,芳香悅胃,功能醒脾助運,開郁寬中,疏化水濕,正合脾之習性,故為君藥;茯苓性平,作用和緩,可健脾補中,與蒼術相配燥濕而不傷脾,補脾而不斂濕,又補中有運,補運結合;雞內金消食化積;檳榔下氣殺蟲,二藥配合,理氣和胃,是謂臣藥;烏梅助檳榔以安蛔,合甘草而化陰,故能生津而護胃,3藥相合共為佐使。全方攻守相宜,動靜相和,能使中焦調暢,健脾和胃,水谷精微得到運化,從而使厭食得愈。且現代藥理研究亦表明[1],蒼術、茯苓含有豐富的多糖,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加胃腸激素分泌;雞內金、檳榔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諸味合用,可促進胃腸消化功能,因而小兒厭食癥得以治愈[3-5]。
本研究建立的薄層色譜法能夠對方中蒼術及茯苓準確定性,甘草酸的含量測定法能夠快速準確地對方中甘草定量測定,加樣回收率為99.09%,RSD為0.87%,該方法可用于小兒增食靈口服液的質量控制。
[1] 董昆山.現代臨床中藥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8:307-569.
[2]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附錄9.
[3] 吳麗萍,王艷麗.小兒增食靈合劑對小兒厭食癥動物模型胃蛋白酶活性和胃酸分泌量的影響[J].中醫兒科雜志,2007,3(3):26-28.
[4] 王曉玲,徐銀伍,陳運峰.健兒消食口服液的質量標準研究[J].中國藥事,2004,18(10):630-632.
[5] 吳麗萍,任耀全,王艷麗.小兒增食靈合劑對小兒厭食癥大鼠促胃液素水平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10,18(5):297-299.
Study on Quality Standard of Children ZengShiLing Oral Liquid
LIU Ying,SHI Lijun,DOU Xia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ans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Lanzhou 730020,China
A
1004-6852(2016)11-0021-03
2015-12-27
劉瀅(1963—),女,主任藥師。研究方向:醫院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