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霞,高小恒,展 銳,張麗平,劉春雨,李文娟,安玉玲
甘肅省中醫院,甘肅 蘭州730050
隴中牌中藥洗劑外敷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護理體會*
張雪霞,高小恒,展 銳,張麗平,劉春雨,李文娟,安玉玲
甘肅省中醫院,甘肅 蘭州730050
目的:探討我院中藥洗劑外敷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效果及護理體會。方法:將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56例隨機分為觀察組30例和對照組26例,觀察組運用中藥洗劑外敷進行治療護理,對照組采用推拿按摩手法治療并護理,連續治療10天為1個療程,治療3個療程后觀察臨床療效及腰痛、步行能力、直褪抬高試驗、感覺障礙、運動障礙等主要癥狀、體征、日?;顒痈纳魄闆r。結果:觀察組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P<O.05);腰痛、步行能力、直褪抬高試驗、感覺障礙、運動障礙等主要癥狀、體征、日常活動改善優于對照組(P<O.05)。結論:中藥洗劑外敷治療并護理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效果明顯。
腰椎間盤突出癥;中藥洗劑;臨床療效;護理體會
腰椎間盤突出癥屬中醫“腰腿痛”“痹病”范疇。腰椎間盤突出癥早期使用保守治療并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可預防病癥進一步加重。近年來,筆者使用中藥洗劑外敷治療、護理該病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將2014年5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56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41~65歲,平均52歲。對照組26例中男16例,女10例;年齡42~65歲,平均53歲。2組患者性別、年齡、發病時間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制定。1)患者在發病前有慢性腰痛且腰部有外傷、慢性損傷或受涼病史;2)疼痛呈放射性,腹腔壓力增加;3)腰部生理曲線消失,脊柱向側面彎曲,受壓部位有疼痛,下肢放射痛;4)受累神經支配區域反應遲鈍或過敏,抬腿試驗(+),跟腱反射減弱或者消失;5)X線檢查顯示腰椎間盤突出。
1.3 排除標準參考《中藥新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草案)》[2]制定排除標準:1)不符合上述診斷標準的患者;2)合并有慢性心、肝、腎等疾病的患者;3)未遵醫囑或主動中斷治療者;4)用藥期間同時接受其他療法的患者。
1.4 方法
1.4.1 觀察組 采用我院自制中藥洗劑,將中藥洗劑布袋浸泡于不銹鋼盆內加水1 000 mL,黃酒40 mL,醋200 mL浸泡30分鐘,小火煎煮沸騰20~30分鐘后,取出藥包,輕擠出藥液至不滴水,將藥包于腰部疼痛處熱敷半小時左右,為防止燙傷和中藥包熱量過快散發,可在中藥包下墊棉質毛巾4~6層,上加毛巾被覆蓋,藥包溫度降低可逐漸取出藥包下毛巾,直至將中藥包直接放在腰部[4],每劑使用1天,2次/d。連續治療10天為1個療程,共3個療程。
1.4.2 護理要點 1)有效護患溝通,防止服務態度生、冷、硬。有調查[3]顯示65%的護理風險來自護士語言使用不當;2)絕對臥硬板床休息3周,3周或壓迫癥狀緩解后,戴腰圍下床活動,不得做彎腰,持重物的動作,后期逐漸增加腰背部肌肉的功能鍛煉;3)中藥洗劑熱敷時,藥液溫度在50~70℃[5]冷卻及時更換,熱敷過程要多詢問,勤觀察,防止燙傷;4)定時幫患者改變體位,做到軸位翻身,防止腰部扭傷。囑患者多飲水,防止泌尿系感染,指導患者練習床上使用便器,以減少便秘,尿潴留的發生;5)經保守治療無效,可根據突出程度行相關手術治療。
1.4.3 對照組 采用推拿按摩方法。囑患者俯臥位,術者在病變部位處實施按揉,彈撥,松散后,采用腰部后伸扳法[6]。
1.5 療效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7]制定療效標準。治愈:癥狀體征消失,無壓痛點,直腿抬高試驗80°以上,活動自如,恢復正常工作;顯效:癥狀明顯改善,活動較自如,腰部有輕度疼痛,直腿抬高試驗70°,可勝任日常工作;有效:癥狀有改善,腰部疼痛緩解;可以正常行走;未愈:癥狀無明顯改善。
采用日本骨科學會腰痛疾患療效評定標準(JapaneseOrthopedicAssociation,JOA)[8]進行評分,各項功能均正常為29分,各項功能均喪失為0分。并計算改善率,改善率=(治療后評分一治療前評分)/(29-治療前評分)×100%。臨床療效根據改善率分為臨床控制(改善率>175%),顯效(75%>改善率>50%),有效(50%>改善率>30%),無效(改善率<30%)。近期療效:療程結束后3個月內的治療效果。
1.6 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觀察組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 P<O.05 ),見表1。
2.2 主要指標改善情況2組治療前后及治療后組間主要癥狀、體征、日?;顒颖容^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O.05 ),結果見表2。
2.3 隨訪3月2組癥狀評分及改善率治療后3月隨訪2組患者癥狀評分及改善率,見表3。

表l 2組臨床療效
表2 主要指標治療前后改善情況(±s) 分

表2 主要指標治療前后改善情況(±s) 分
組別 例數 時間 腰痛 步行能力 直褪抬高試驗 感覺障礙 運動障礙 日常活動觀察組 30 治療前 11.23±0.37 8.23±0.62 7.31±0.30 6.98±0.61 7.13±0.47 7.68±0.58治療后 24.38±0.98 17.21±1.21 15.45±1.08 8.69±0.67 12.89±0.94 11.99±1.17對照組 26 治療前 10.75±0.42 8.11±0.51 7.57±0.39 7.08±0.73 7.44±0.66 8.08±0.72治療后 18.25±1.22 12.26±1.68 10.05±1.38 7.99±1.63 9.39±1.01 9.09±0.94
表3 治療后3月隨訪2組癥狀評分和改善率比較(±s)

表3 治療后3月隨訪2組癥狀評分和改善率比較(±s)
注:*表示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分 3個月后回訪/分 改善率/%觀察組 30 11.64±1.77 23.21±2.18*86.32±1.38*對照組 26 11.38±1.91 14.09±2.05 61.47±2.16
本病病機本虛標實,即以腎氣虛損,筋骨失養為本,以外傷、勞損諸邪侵襲為誘因,以氣血運行不暢,脈絡瘀阻為主要發病機制。治療當以溫經通絡,益氣活血、強腰補腎,以達通則不痛的目的。我院自制中藥洗劑由當歸、紅花、蒼術、花椒、獨活、羌活、荊芥、防風、桑枝、伸筋草等藥物組成,獨活、羌活為治療風寒濕痹的常用要藥,特別是下部寒濕更為適宜;當歸、紅花活血通經,散瘀止痛;荊芥、防風為“風中之潤劑”,能勝濕止痛,但又有不燥不峻、微溫和緩;桑枝、伸筋草祛風、通絡,達四肢,利關節;縱觀全方,以“強筋”祛風濕為首要任務,輔以活血化瘀之品。以上藥物再配以黃酒、醋熱敷時可加強驅寒除濕,理氣血,溫經止痛的功效。
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效果優于對照組(P<0.05),腰痛、步行能力、直腿抬高試驗、感覺障礙及日?;顒痈纳朴^察組均優于對照組(P<0.05),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200-203.
[2] 佚名.中藥新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草案)[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1995,3(5):52-53.
[3] 張敏.護士交流技巧與病人滿意度的關系[J].中華國際護理雜志,2014,3(3):237-238.
[[4] 趙燕,張曉娟,張淑珍.藥醋熱敷配合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100例[J].中國民間療法雜志,2004,12(9):38.
5] 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護理常規技術操作規程[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206.
[6] 王昭敏.中西醫結合治療腰突癥的神經系統綜合證200例[J].中外健康文摘,2012,9(7):121.
[7]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第3輯.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7:129.
[8] 井上駿一.腰痛治療成績判定標準[J].日本整形骨科學會雜志,1983,60(2):391-394.
Nursing Experience of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otion of Longzhong Brand to the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ZHANG Xuexia,GAO Xiaoheng,ZHAN Rui,ZHANG Liping,LIU Chunyu,LI Wenjuan,AN Yuling Gansu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Lanzhou 730050,China
B
1004-6852(2016)11-0130-03
2015-09-01
蘭州市2014年科技計劃項目(編號2014-1-11)。
張雪霞(1971—)女,副主任護師。研究方向:手術室及外科臨床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