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煜
摘 要:在傳統外貿面臨發展困境的形勢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成為外貿發展的新希望,不僅受到政府政策戰略支持,也逐漸受到外貿企業的關注,不少外貿企業早已低調進入這個領域,并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因而,對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給外貿企業帶來的經濟效益進行探討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跨境電子;商務小額貿易;外貿企業
近年來,中國的出口增速逐漸趨緩,2015年我國外貿形勢復雜嚴峻,下行壓力加大,全國進出口總值24.58萬億元,同比下降7%。其中出口下降1.8%,進口下降13.2%。盡管進出口增速下降,但從國際比較看,我國出口增速仍好于全球主要經濟體和新興市場國家,占全球市場份額穩中有升,結構調整和動力轉換加快,外貿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隨著小額外貿平臺的興起,小額外貿交易額也快速增長。由于在價格以及滿足顧客個性化要求方面的獨特優勢,外貿B2C發展十分迅速。出口B2C 約占外貿電子商務總量的20%左右,成為跨境貿易電子商務中增長最為迅速的部分,年增長率達到100%。跨境電子商務是未來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趨勢,商務發展空間巨大、利潤更為豐厚。借助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擁有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有利條件,應積極探索形成適合小商品市場特點,低成本、高效、快捷、安全的跨境電子商務模式,打造領先我國的網上國際商貿城。
一、我國外貿形勢現狀分析
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3683.3億美元,同比增長8.4%,其中出口增長11.6%、進口增長4.6%,貿易順差為 454.1億美元。今年前10 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達3.53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8%,出口和進口分別增長5.8%和1.6%。這與我國全年7.5%的外貿增長目標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外貿下行壓力將是我國長期要面臨的挑戰。中國要從貿易大國轉型升級成為貿易強國,需要提高貿易附加值,增加技術含量和品牌競爭力,要通過優化結構帶動增長,不能為增長而增長。此外,在穩增長過程中應同時注重結構調整和附加值的提升,從而找出新的增長點。2015年中國外貿發展面臨的挑戰突出體現在:外部需求難有明顯回升;中國外貿競爭優勢轉換青黃不接;貿易摩擦形勢依然嚴峻復雜等。面對外貿發展的復雜形勢,中國政府將深入落實穩定外貿增長和加強進口的政策措施,大力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進一步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改善財政和金融服務,有效應對貿易摩擦,增強外貿發展潛力。從國家層面來看,金磚國家合作、打造東盟自貿區升級版以及自貿區談判,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絲綢之路經濟帶、長江經濟帶、京津冀一體化等戰略的推進 落實,都將給外貿增長帶來動力。在全球貿易緩慢增長之時,外貿企業應當立足產品和管理模式的創新,抓住有利時機加快轉型升級;國家要注重利 用外資促進轉型升級,抓緊打造競爭新優勢。
二、小額跨境電子商務的制約因素
互聯網時代的信息流動暢通無阻,但是跨境貨物流動并不自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2015年發布的規定表明:個人郵寄進境物品,進口稅稅額在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關予以免征;個人郵寄出境物品,出口稅稅額在20元(含20元)以下的,海關予以免征。如果小額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地貨物超過海關規定的免稅數量或金額,就要按要求申報,從而涉及一系列繁瑣的手續和較大的開支,因此小額跨境電子商務的貿易額和貿易量受到很大制約。
其次,物流業的發展程度也深刻影響小額跨境電子商務。今年最后幾個月,跨境小額交易賣家最常用的物流渠道之一香港郵政小包因業務太多,迅速達到吞吐上限,貨物嚴重積壓、遲到,買家投訴猛增,逼迫很多依賴香港郵政的中國賣家另尋其它更貴的郵政公司,物流成本大增。再次,引發市場高增長的高利潤基礎正在逐漸消融。2008年開始的經濟危機中,外需的縮水導致很多大貿易商積壓大量庫存,因此他們轉而試水小額貿易,但供應增加并沒有伴之以國外買家的明顯增加,賣方壓價競爭,因,此攤低了原有賣家的利潤。另外,推廣成本高昂也是缺乏品牌影響力的外貿電子商務網站需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目前,各家爭奪買家所使用的方法完全雷同。即在搜索引擎和門戶網站上投放廣告和針對搜索引擎的SE0(網頁優化技術)。
三、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對策建議
鼓勵外貿企業積極自建具有信息撮合、詢盤報價、電子合同、電子結算、貿易融資、通關物流等專業的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并借助阿里巴巴、eBay的經驗,利用自身小商品城中的實體商戶和多年的外貿經驗打造一站式中小賣家外貿網絡直銷服務平臺,拓展海外市場,促進對外貿易電子商務應用模式從主要以展示信息為主向幫助用戶實現在線交易的轉變。鼓勵外貿企業和市場商戶利用環球商業聯盟平臺(IBU online)、敦煌網、 eBay、中國制造網、ECVV等外貿B2B平臺,開展網絡零售和小額批發,直接拓展境外零售市場,快速實現商品的全世界銷售,同時,加大對外貿電商企業的宣傳,實現外貿電商與傳統優質供應商高質量無縫對接,為外貿電商建立穩定優質的供應鏈。轉變市場走出去模式,統籌資源,嘗試到歐洲、美國等設立第三方倉儲,用集聚來降低成本共享資源,解決跨境電子商務物流問題,實現快速、低成本、安全的貨物投遞。同時整合資源,推出更好的物流產品。鼓勵企業通過電子商務完善進出口代理業務,培育一批集報關、退稅、國際物流、海外倉儲、匯兌服務于一體的跨境電子商務服務企業,為中小企業開展國際電子商務提供支撐。大力發展對外貿易撮合、認證征信等電子商務增值服務。建立有效的國際化電子商務運營模式,提高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服務水平。加快打通結匯限制,借助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打通結匯限制等關鍵環節,消除跨境電子商務壁壘,培育與其他電子商務發達地區的比較優勢。
參考文獻:
[1]李振欣.跨境電子商務第三方物流模式研究[J].電子商務,2016.
[2]曹淑艷.關注跨境電子商務發展[J].北京觀察,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