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瑛
摘 要: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人均收入有所增加,但是勞動就業問題依舊十分嚴峻,雖然我國政府實施了“陽光工程”政策,主要是為了利用政策的制定,加強對農村務工人員就業能力的提升,在我國很多地區起到了極大的效果。不過在勞動就業培訓過程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不明確,這樣就容易導致各類資源的浪費。接下來在本文中就我國地方政府的職能和就業培訓現狀展開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確保地方政府在勞動就業培訓中準確定位。
關鍵詞:地方政府;勞動就業培訓;現狀;策略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大量農村勞動力開始進入城市,但是由于地方政府無法準確定位自己的角色,導致勞動就業培訓效果并不理想。表現為對農村勞動力的實際培訓率不高,培訓效果不盡人意,有針對性的培訓少。(最好做些數據統計說明更好)因此,我國地方政府必須要結合就業實際情況,充分發展政府職能,統籌規劃,做好就業信息的收集工作,從而解決我國勞動就業問題。
一、入城就業農民的現狀
由于我國農村經濟水平較差,師資力量薄弱,很多進城務工的農民文化素質較低,有很多人都是文盲,無法快速融入到現代城市工作中。由于農民工文化素質較低,進城后只能選擇一些不需要學歷的工作,比如建筑業或服務業等體力勞動相關的工作,對新技術接受能力較差,而且行業工資水平較低,無法有效改善農民工的生活質量。我國政府針對此類情況也制訂了相關政策,要求用人單位要對農村務工人員進行專業培訓,但是這將會造成培訓不專業、培訓效率低、企業成本增加等問題,很多企業并沒有對此加強重視。這些農村務工人員在企業薪酬低,很難成為企業業務骨干。當前我國政府必須要結合實際情況,根據市場特點,制定科學合理地培訓計劃,要增加勞動就業崗位,從而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二、地方政府的職能
在勞動就業培訓中地方政府主要起到推動作用,所有培訓相關事項都需要由地方政府負責,比如培訓內容、培訓方式、培訓目標、培訓資金等多方面內容,從而提高農村務工人員的就業率。地方政府要加強對勞動就業培訓的資金投入,明確各部門的職責,要加強對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尤其是縣(區)級政府部門要完善勞動就業管理機構,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建立信息化網站,要對當地農村務工人員的信息進行注冊、登記,實行培訓和需求信息的共享,加強對農村勞動就業培訓的宣傳,制定健全的入城就業農民工培訓方案。但是很多農民工根本就對勞動就業培訓不了解,沒有積極參與到勞動就業培訓活動中。同時早期進城自主就業的農村人群較多,有些農民工就通過老鄉或朋友進城務工,就業范圍較為狹窄,不能及時了解就業市場信息,政府部門就需要給農民工提供更多就業渠道,加強對農民工自身技能的提升,有效調動農民工的積極性,有計劃地做好安排,從根源上解決勞動就業培訓問題。
三、地方政府解決勞動就業培訓問題所采取的措施
(一)明確政府定位
我國政府必須要根據我國實際就業情況,準確定位地方政府的職責,要能充分利用政府職能改善勞動就業問題,解決農村勞動力供大于求的現狀,要起到推動作用。首先,地方政府要明確服務對象是人民,要解決農民工的實際困難,引導農民工自身去解決就業問題。其次,地方政府還要對自己的角色準確定位,要作為活動的發起者和組織者,對社會各類資源進行整合,以發展的角度去推動勞動就業工作。
(二)從社會角度統籌規劃工作
當前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較多,而且城鎮下崗失業人群正在不斷增加,地方政府必須要從社會角度統籌規劃勞動就業工作,要加強對這類人群的培訓工作,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現如今地方政府必須要加強對勞動者專業技能的培訓,很多農村務工人員的工作都不固定,隨時都會面臨著失業,如果掌握較多的技能,就可以快速就業,減少失業后所帶來的經濟負擔。地方政府必須要對市場環境進行綜合分析,要降低公共投入成本,實現和諧社會的建設,做到公共利益最大化。
(三)加強對各類資源的組合
地方政府的重要職能就是組合各類社會資源,協調政府相關部門之間的合作,比如建設、勞動和社會保障、財政、教育和農業等多個部門,要從市場就業崗位、資金、教育力量等多方面加以考慮,根據部門職能的不同合理分工,明確各部門的工作范圍,各司其職。同時地方政府還要加強對教育資源的整合,制定統一的勞動就業培訓教材,要明確培訓目標,合理選擇培訓內容,針對社會上熱門行業技術進行培訓。此外還要加強對勞動就業培訓資金的投入,通過中介機構增加就業崗位,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
(四)收集就業市場信息,健全就業政策
許多進城打工的農民工對就業市場信息不了解,缺乏就業信息獲知渠道,就只能從事重體力勞動。地方政府應該加強對就業市場信息的收集,搭建就業市場信息平臺,實現就業信息的共享。健全就業政策,要根據農民工的優勢擴展就業渠道,定期在社會上設立招聘會,專門為農民工和下崗人群服務,幫助農民工解決實質性問題。
(五)監督與服務于農民工培訓工作
首先,地方政府要制定年度培訓目標并列入考核,做好檢查與監督工作;要落實培訓農民工的計劃,規范使用培訓經費,評估政府扶持項目;檢查與督促各類用工單位與教育培訓機構等。其次,要對勞動力的市場的供求狀況進行定期調查,并對不同級別、不同工種的農民工收入水平與職業供求進行定期調查,向全社會及時公布調查結果。再次,地方政府要制定勞動培訓標準,要統一管理所有教育機構,加強對收費標準、課程安排、就業率、工資水平等因素的調查,從根本上緩解我國勞動就業壓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勞動就業問題十分嚴峻,地方政府必須要準確定位自己的角色,統籌規劃,加強對社會資源的整合,幫助農民工收集就業信息,落實農民工培訓工作,從而提高農民工勞動就業率。
參考文獻:
[1]宋綿翠.在勞動就業培訓中應強化的四個價值觀——讀李開復《做最好的自己》感悟思考[J].經濟師,2012(04).
[2]高景芳,于春敏.論和諧勞動關系構建中的政府角色定位——基于“國家悖論”的理論分析[J].理論與改革,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