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勵
摘 要:建設工程項目經理,是項目實施管理活動中的最高直接決策者和第一直接責任人,是目標順利實現的核心人物。在項目經理職業資格標準體系與國際接軌的同時,應充分考慮中國的文化情景、社會背景和法律法規等的要求,結合項目經理自身的發展,構建符合中國實踐的項目經理執業能力指標體系。
關鍵詞:建設工程項目經理;因子分析;執業能力指標
一、項目經理執業能力指標體系概述
國內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項目經理執業能力指標體系,有關項目經理執業能力的要求只能從相關考試和規范中進行歸納。國內的資格考試重點強調的是專業知識,以一級建造師為例,重點考察了綜合知識與能力、專業知識與能力,但對能力的衡量指標并未明確提出,2011年住房與城鄉建設部頒布了《建設工程項目經理執業導則》提出了項目經理能力包括四個方面:管理能力、知識水平、品德修養和身體素質,但是只限于簡要的描述,未給出明確的評價標準。
近年來,國內對于項目經理執業能力標準體系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項目經理勝任力研究方面。認為項目經理職業資格標準應該成為評判工程項目經理能力的依據,在此基礎上構建了基于業績的項目經理能力模型,從勝任角度,將能力劃分為基礎能力、技術能力、專業能力、人際能力和智力能力,五大要素相互交叉構成能力標準。從管理技能、人際關系、個人特質三個方面構建了項目經理勝任力模型,提出以項目成功關鍵因素作為項目管理者勝任力的績效指標。對第三方監理進行調查,分析了項目經理對項目成功的影響,將能力分為技術能力,協調能力和領導力能力,結果顯示對項目經理要求最高的是技術能力,其次是管理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再次之。通過對項目經理的工作分析和與績優項目經理的訪談,構建了項目經理能力指標,涵蓋了認知力、動力、人際關系、影響力、團隊組織、決策力6個一類指標。
二、項目經理執業能力指標體系的構建
首先,在對國內外文獻分析的基礎上,本文提煉出項目經理應具備的通用因素結構,如具備項目管理知識和經驗的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其次,用行為事件訪談法獲取有關項目經理執業能力的數據資料,該方法通常是問卷和訪談相結合的方式,問卷調查方式采用現場填寫,現場回收的方式進行,以便在問卷填寫過程中對提出的疑問及時解答,保證問卷的填寫質量。一般訪談者使用錄音設備記錄下內容,隨后進行整理匯總,形成完整詳盡的訪談記錄,為后期的內容分析和指標提煉做準備。第三,根據關鍵指標“集”編制問卷。先對指標“集”所反應的能力指標進行命名,然后再對每個能力指標進行闡述,如對“自我控制能力”指標闡述為“能夠很好地控制自我情緒,采取積極行動發現并解決問題”。最后,能力指標具體因素結構的確定。將收集的有效問卷隨機分為兩部分,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對其中一部分測量數據進行分析,得到項目經理能力指標可能的因素結構;再運用驗證性因素分析對另一部分數據進行分析,進一步驗證得到的項目經理能力指標因素結構是否合理。
(一)能力指標“集”的確定
首先,對訪談記錄進行整理;其次,在借鑒國內外已有文獻的基礎上,結合訪談內容,本著排斥性、相關性、客觀性的原則對訪談記錄進行篩選和歸類,主要歸類步驟如下:第一,判斷所列事件是否屬于關鍵事件。第二,按事件的相似性進行歸類。第三,對關鍵事件進行對比、分析和修正,整理出結果形成每個事件的關鍵指標“集”。最終,篩選出的關鍵事件涵蓋了15個關鍵指標“集”,對最終獲得的指標進行了命名。
(二)能力指標問卷設計
為了保證問卷的科學性和研究結果的可靠性,進行了大量的文獻分析,借鑒了國外的指標體系,同時結合了建造師職業資格考試大綱、《建設工程項目經理職業標準》和《建設工程項目經理執業導則》對項目經理能力的要求,篩選出反映項目經理能力的描述。其次,利用個人資源對項目經理進行了深入訪談,共同探討了本研究所涉及的指標體系,使指標不僅限于理論上的研究,更能與實際接軌。第三,專家訪談,初始問卷設計完成后,征詢了專家和學者的意見,對問卷的結構和邏輯進行了改進,形成初步調查問卷。最后,小范圍測試,根據收回的意見反饋,對一些能力指標描述做了修改,形成最終問卷。測量問卷涵蓋了21個測量條目,其中每個條目采用五點測量尺度,即“不重要”、“比較不重要”、“一般重要”、“比較重要”、“非常重要”。為保證能力指標設計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問卷最后設置了開放性試題:“您認為一位成功的項目經理還需要具備哪些其他能力?”。由信度和效度分析結果表明總體樣本的相關系數在0.01上顯著相關,即問卷的總體和各維度之間的相關效度比較好,總體信度達0.842,因此問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三)數據收集
本文通過發放紙質問卷和電子問卷,對建筑企業中與項目經理有關的人員(包括項目工程部經理,項目經理,土建主管,合約主管,設計主管)發放調查問卷共350份,收回266份,有效問卷223份,回收有效率為63.71%,問卷發放渠道主要為借助學校工程管理碩士培訓的機會,參與培訓的人員學歷高,工作年限普遍較長;其次,充分利用本課題組專家團隊參與造價工程師,建造師授課培訓的機會,獲得了大量的有效數據;最后,一部分問卷發放給相關企業人員。
三、結論
本文在對現有研究和實踐的基礎上,根據我國建設工程的實際情況,融合組織行為學研究的內容,構建了我國建設工程項目經理能力評判的研究指標體系。研究結果顯示,由于中西方在文化上的差異,中國更注重群體關系與和諧,而西方突出個體感知和意愿,因此群體關系能力的因子負荷量比較大。研究結果也顯示了項目經理職業提升能力的重要性,這是建筑市場競爭的加劇,建筑技術變化日新月異,項目管理日漸信息化條件下,對項目經理的新要求,同時,對于快速發展中的中國來講,這一點符合項目經理對于自身未來的發展具有更強的意識和主動性的判斷。
參考文獻:
[1]廖奇云.基于業績評判的國際項目經理職業資格標準體系的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08.
[2]徐慧玲.國際工程總承包項目經理勝任力研究[D].徐州:中國礦業大學,2006.
[3]國際項目管理協會.國際項目管理專業資質認證標準[M].中國(雙法)項目管理研究委員會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