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維平
安徽省歙縣王村中心衛生院 245251
兒童保健干預對兒童成長發育的影響觀察
程維平
安徽省歙縣王村中心衛生院 245251
目的:探討兒童保健干預對兒童成長發育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45例加強保健護理的兒童為研究組,另選同期45例行常規保健護理的兒童為對照組,1年后,比較兩組兒童發育情況。結果:研究組營養性疾病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兒童語言能力、精細活動、大運動、社交技能、適應能力等發育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家長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兒童保健干預可有效促進兒童生長發育,降低營養性疾病發生率,值得推廣及應用。
兒童保健;成長發育;兒童
隨著醫學模式的改變,兒童保健的需求也在不斷地提高,對兒童的健康和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進一步控制對兒童生命和健康構成威脅的各種疾病,還要求兒童的心理、智能、行為等全方位發展[1]。鑒于此,本研究選取90例健康兒童進行分組研究,旨在探討兒童保健干預對兒童成長發育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45例加強保健護理的健康兒童為研究組,男23例,女22例,平均年齡(3.71±1.02)歲。另選同期45例行常規保健護理的兒童為對照組,男21例,女24例,平均年齡(3.80±0.93)歲。所有兒童聽力正常,無遺傳性或先天性疾病,兒童家長知情同意,排除不配合研究者。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保健護理,即定期到醫院體檢。而研究組加強保健護理,具體內容如下:(1)建立健康檔案:護理人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家長介紹兒童保健的重要性,仔細記錄兒童的出生史、喂養情況、相關健康體檢結果等。(2)全面體檢評估:①體檢頻率:出生6個月以內的,每個月檢查一次;7~12個月的,每兩個月檢查一次;1~2歲的,半年檢查一次;3歲以上兒童每年檢查一次。②體檢內容:測量兒童的體重、身高、頭圍、胸圍,并針對兒童的發育指標、營養指標及智力進行評估。(3)飲食護理:護理人員根據不同年齡段兒童的發育特點制定合理的營養計劃。如:嬰兒期兒童建議母乳喂養、人工喂養,適當補充維生素A、D;若兒童>6個月,適當添加輔食;幼兒期可適當補充鐵元素,如牛肉、豬肉、全麥面包、菠菜、雞蛋等。學齡前兒童可多攝入含有豐富維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提高兒童的免疫力和抵抗力。(4)智力開發:根據兒童年齡特點,利用益智類游戲或借助開發智力的玩具來鍛煉兒童的觀察力、思維能力、記憶力。(5)家長健康宣教:向兒童家長發放兒童保健知識的小冊子,使家長了解兒童成長發育的規律及特點。同時,囑家長多關注兒童的心理變化,給予正確的心理指導工作。每兩周挑選一個公休日舉行專家健康講座,教導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如何科學喂養兒童,如何預防疾病等。
1.3 觀察指標
護理1年后,比較兩組兒童營養性疾病發生率,成長發育情況以及家長滿意度。兒童成長發育情況采用Gesell發育診斷量表,此量表主要包括兒童語言能力、精細活動、大運動、社交技能、適應能力5個項目,分數越高,代表兒童成長發育越好[2]。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表,總分0~100分,其中90~100分為十分滿意;70~89分為較滿意;<70分為不滿意。滿意度=十分滿意+較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以構成比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營養性疾病發生率比較
在保健護理期間,研究組出現1例缺鐵性貧血,1例佝僂病,營養性疾病發生率為4.44%。對照組出現4例缺鐵性貧血,2例佝僂病,營養性疾病發生率為 13.33%。兩組營養性疾病發生率比較,χ2=6.408,p=0.01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兩組成長發育情況比較
研究組兒童語言能力、精細活動、大運動、社交技能、適應能力等發育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1。

表1:兩組兒童成長發育情況比較(x±s,分)
2.3 兩組家長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十分滿意29例,較滿意15例,不滿意1例,滿意度97.78%;對照組十分滿意16例,較滿意24例,不滿意5例,滿意度 88.89%。研究組家長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χ2=5.183,p=0.031)。
兒童的心理、生理特點較為特殊,免疫力和抵抗能力也相對較弱,極易受外界環境因素影響而發生各種疾病。因此,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加強保健護理十分重要。兒童保健護理是指依據兒童各年齡期的生長發育規律、特點,針對性地采取有效的保健措施,進而有效減少兒童疾病發生率,增強兒童的體質,促進其健康成長發育[3]。
本研究對照組接受常規保健護理,研究組給予體檢評估、飲食護理、智力開發、等兒童保健措施,結果顯示,研究組營養性疾病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兒童語言能力、精細活動、大運動、社交技能、適應能力等發育情況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家長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加強兒童保健干預對兒童成長發育具有積極的意義。
綜上,兒童保健干預可有效促進兒童生長發育,降低營養性疾病發生率,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值得推廣及應用。
[1]顧燕萍.兒童保健對兒童生長發育的干預作用研究[J].醫藥衛生,2015,(6):33.
[2]黃琍.加強兒童保健對嬰兒生長發育的影響[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21(10):118-119.
[3]許小菊.試論兒童保健護理在兒童成長中的影響[J].健康導報:醫學版,2015,20(4):147.
R473.72
A
1672-5018(2016)11-3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