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辛子
我第一次見到山見了先生,是在大阪的“關西漢語角”。“關西漢語角”是我和幾位日本朋友一起辦起來的,主要為學習中文的日本人提供一個練習中文會話的空間,是一個純義務、純草根的中日交流場所。任何對中文感興趣的人,都可以免費自由參加。因此山見了先生也來了,他說自己的中文是自學的,喜歡看小說的他還問我喜歡哪些中國作家的書,希望我能推薦給他。于是我推薦了沈從文的《邊城》。沈從文是我最喜歡的中國作家,《邊城》則是我最喜歡的現代中文小說。小時候我在湖南鄉下長大,那里的青山綠水,當地人樸實自然的情感,都是我非常熟悉的。在異國他鄉的夜晚,我曾反復讀著這本薄薄的小說,徹夜難眠。它令我回憶起童年的歲月,以及家鄉已經失去的一切美好,使我的內心充滿惆悵。
這之后不久,山見了先生再來漢語角時,卻是來跟我告別的。原來,他辭去了公司的工作,決定移居熊本鄉下。自此我們就再也沒有見過面。但因為有網絡交流工具,我依舊經常得到他的消息。
在熊本的鄉下,山見了先生白天出門勞動,晚上回家看書自學中文,并在網絡上努力使用中文記錄日常生活。例如,他這樣寫道:“邊喝燒酒,邊讀書。投入時,人很純粹地在故事里;醉時,影子與月亮陪我。”
有一次,山見了先生用中文寫下這么一段話:“想理解作品,先要理解作者,所以我抄寫完了《從文自傳》,有爬了一座山的感覺。不會讀的字、記不清楚的四聲、不明白的單詞一個一個查清后,在行間添寫了注解。以后看得方便、快樂。這本作品中沈從文寫的是他年輕時的故事。雖然那個時代殺人的事件太多,但他描寫的庶民的淳樸與活潑的生命力讓人感到很舒服。印象最深的一句是:‘學習本身同游戲就無法分開。重看一次后開始抄寫他的代表作品《邊城》。嗯,好玩兒。”
在這段文字下面,是山見了先生一字一句抄寫出來的《從文自傳》。這令我感到驚訝:大家都使用電腦或手機拷貝、截屏,并與紙質圖書漸行漸遠,卻有一位從城市搬到鄉下的日本人,安安靜靜地抄寫一位中國作家的書……我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好,只覺得,住到鄉下去抄書,這件事是多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