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學君陳武健 任錫亮
?
秋冬季高山有機菜薹生產技術
安學君陳武健任錫亮
安學君,浙江寧波市農業科學研究院,315040,電話:15336624955
陳武健,寧波市寧海縣桑洲鎮農業經濟辦
任錫亮,寧波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導讀: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蔬菜品質和安全性越來越高,有機蔬菜越來越受追捧。為適應市場消費需求,寧海市寧海縣充分利用當地高山地區的環境優勢、生態優勢,開展有機菜薹種植,其生產的菜薹品質柔嫩、風味獨特,深受消費者的青睞。


菜薹,又名菜心,為十字花科蕓薹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因其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深受消費者的喜愛。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保健意識的增強,對蔬菜品質和安全性越來越高,有機蔬菜消費群體不斷擴大,市場前景看好。寧波市寧海縣桑洲鎮長田頭高山基地2011年開始進行有機胭脂米的種植,為提高單位面積經濟效益,從2012年秋季開始嘗試有機胭脂米—有機菜薹的栽培模式,因其生產的菜薹品質柔嫩、風味獨特,深受消費者的青睞,并于2014年底獲得有機產品認證證書,其中有機菜薹面積為2.5 hm2。現將其主要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寧海縣桑洲鎮長田頭高山基地,地處全國環境優美鄉鎮——桑洲鎮,屬山區丘陵地貌,海拔580 m左右,距離村莊2 km,四周植被以毛竹、茶葉為主,灌水水源為山澗泉水,清潔無污染;土質為黃泥砂土,pH值5.6,肥力中等偏下;年均降雨量1 580 mm,年均無霜期230天。
種植基地在2010年前為長期撂荒地,從2011年開始進行有機胭脂米的轉換認證,轉換期內嚴格按照有機農業的要求進行管理,于2014年12月獲有機產品認證證書。
栽培季節為秋季10月至翌年4月底,和有機胭脂米進行水旱輪作。選用菜薹品種分2類:一次性采收的,選用四九菜心、幫達菜心、特級油綠甜菜心,通常播種時間為10月中下旬,從播種到采收40天左右;多次采收的,選用耐寒性強的臘菜薹、早白菜菜薹等,于9月下旬胭脂米還未收割前播種育苗,然后移栽種植,采收時間為冬季12月中旬到翌年4月。
在有機胭脂米收割后,馬上用牛耕地,然后灌水,使土壤濕潤,稍晾干后整地作畦。一次性采收的,整地時每667m2撒施頂農牌純有機顆粒肥100~150 kg,多次采收的需施有機顆粒肥200~250kg,均勻混入土壤中。畦高15cm左右,寬1.4~1.6m,畦間距20cm。
一次性采收的品種667 m2用種量500~750 g,撒播或條播,多次采收的品種每667 m2用種量100~150 g,直接撒播在畦面上。播種后上覆0.5 cm厚的焦泥灰土,用灑水壺灑水后上覆薄薄一層稻草進行保濕。
出苗前,晴天傍晚用灑水壺澆水,保持土壤濕潤直至出苗。待幼苗出土50%以上時,將稻草拿掉,在第1片真葉展開時及時人工間苗、除草,保持苗間距3~4 cm。間苗后需澆水,保持畦面濕潤。一次性采收的,3~4片真葉時定苗,每1 m2幼苗16~20株。多次采收的苗齡25天左右即可定植,定植前1天需澆足水,使土壤保持濕潤,以免拔苗時傷及主根。定植株行距為10 cm×20 cm。
菜薹生長期需常保持田間水分充足,應根據天氣情況,適時引水灌溉。施肥以基肥為主,一般情況下不追肥。
山區秋冬季病蟲害發生輕,主要采用物理防治技術。整塊基地采用頻振式殺蟲燈誘蟲,每2 hm2安裝殺蟲燈1盞,菜薹育苗前半個月開始667 m2放置斜紋夜蛾1個、小菜蛾性引誘劑4~6個。一般情況下無需再施農藥。
花薹與外葉先端高度相同、花蕾將開而未開時為最佳采收期。寧海地區高山基地秋冬季種植的菜薹,最早于11月下旬開始進行分級分批采收,采收時切口要平而整齊,大小、長短均勻一致,采收后立即清洗、包裝。

特約欄目主持:張麗華
正高職高級工程師,現任武漢市農業機械鑒定推廣站站長。30年來一直從事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和培訓工作,先后承擔部省下達的農業機械化項目10多項,主持各類農業機械現場演示、推廣、培訓會200余場,獲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3項,省政府科技進步獎1項,地廳級科技進步獎4項。被農業部評為全國農業技術推廣先進工作者,為省政府專項津貼獲得者,被授予全國農機科普先進工作者、武漢市十佳農業女杰、全省農機化工作先進工作者等稱號。

收稿日期:2015-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