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明 李承宇

莫斯科大學
莫斯科大學是俄羅斯的最高學府,其主樓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學樓,也是“七姐妹”中建筑規模最大、最壯觀的,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這座高高聳立的主樓。主樓上的尖頂頂部是麥穗環繞的鍍金五角星徽標。左側的副樓上裝著圓形大鐘,右側的副樓上裝著圓形溫度計。
主樓氣勢軒昂,樓體布局對稱,裝飾富麗堂皇,樓前的巨大廣場更能襯托出樓體的偉岸和磅礴氣勢。“英雄般的建筑”“史詩般的結構”“無與倫比的輝煌”,這些贊美都屬于莫斯科大學的主樓。
莫斯科有七座大型高層建筑,被稱為“莫斯科七姐妹”,它們有著共同的建筑風格:樓體設計為階梯狀,樓體越高面積越小,以襯托中央主樓的上升之勢。主樓頂部有類似哥特式的尖頂,兩側或四角建有矮一些的配樓,整座建筑看起來像個巨大的多層“生日蛋糕”,而上面的尖頂就像是蛋糕上的生日蠟燭。
烏克蘭飯店
烏克蘭飯店是“七姐妹”中第二高的建筑,也是到目前為止歐洲最高的酒店。烏克蘭飯店有各類客房近500間,設計精良,裝修豪華,服務設備齊全,曾長期被用來接待外國國家元首。飯店的側樓樓頂裝飾著成熟的麥穗圖案,因為烏克蘭是前蘇聯的糧倉,因此與烏克蘭有關的建筑設計上都被賦予了麥穗的元素。改造后重新開放的烏克蘭飯店收藏了上千幅俄羅斯藝術家的繪畫真跡,還有大量的雕塑作品,簡直就是一座古典主義的藝術博物館。
勞動模范公寓
勞動模范公寓是莫斯科的第一棟“摩天大樓”,為常規的鋼架結構,帶有一個六角形的裙樓。盡管這座樓不是很高大,但其五個層次的收斂結構使整座建筑顯得非常雄偉。這座樓當初是福利房,優先分配給在科學、文化、戲劇和電影等領域做出杰出貢獻的勞動模范,因此也被稱為“藝術家公寓”。樓內有著名的芭蕾皇后烏蘭諾娃的故居,現已被開辟為博物館。樓的外墻上還有多塊記載了著名人士名字的紀念牌匾。
外交部大樓
外交部大樓的設計充分體現了前蘇聯強硬的外交風格,起初是按照對稱、哥特式的建筑風格設計的,大樓主體的頂部是平式結構,承重結構從上到下,貫穿整個建筑。在大樓要竣工時加了尖頂,所以我們現在還能看到尖頂的顏色和樓體是不一樣的。由于鋼板做的尖頂承受不了巨大的五角星的重量,使其成為“七姐妹”中唯一一座在尖頂上沒有安裝五角星的大樓。由于建筑材料不耐臟,外交部大樓顯得陳舊而滄桑,好像一位留著胡楂的老人。
重工業部大樓
在前蘇聯時代,重工業是國家的核心,所以重工業部大樓是前蘇聯重工業部的行政機關大樓。據說由于土質松軟,而大樓的重量很大,設計師設計時故意讓樓歪了一點,與垂直軸稍有偏離。當凍土融化時,整座建筑利用自重壓實了地基,樓體略有下沉。一年后,大樓歸于水平,尖頂不再是歪斜的,而是垂直于地面。
文化人公寓
文化人公寓也是福利住宅樓,由一座主樓和兩座側樓組成。這座公寓樓基本上是分配給宇航員、飛行員和飛機設計師的,所以又被稱為“航空工作人員之家”。塔樓下的防空洞能容納公寓的所有住戶。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塔樓的上半截居然是有些發白,為什么顏色會不太一致呢?可能是因為材料不是同一產地的吧。
列寧格勒酒店
列寧格勒酒店的樓體建筑面積小,是莫斯科七姐妹中“體形”最小的一位,但由于沒有配樓,主樓顯得更加挺拔有力。酒店裝修奢華而精美。據說當初因為外部華麗的大理石設計讓這座建筑失去了斯大林獎。前廳的吊燈長達15.5米,通過內部的螺旋梯能照到7層,被作為世界最長的銅制花瓣式吊頂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我心中的“莫斯科七兄弟”
爸爸說這些高樓都是在同一時期先后建造的,因為樣貌相似、風格雷同,就像一個家庭里先后出生的孩子,所以被稱為莫斯科七姐妹。但在我看來,這些大樓都是高大威猛、雄偉壯麗的,北京、上海的現代摩天大樓和它們相比反而顯得秀氣、苗條,所以我覺得稱它們為“莫斯科七兄弟”更貼切。
外交部大樓
還有一些國家也有這樣的建筑
這種建筑風格對很多國家的建筑都有影響。比如德國柏林的卡爾·馬克思林蔭大道就有這樣的建筑群,波蘭首都華沙的科學文化宮和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的出版大廈也是這類的建筑,在烏克蘭首都基輔也有一片完整的斯大林建筑群。而在朝鮮的平壤,類似的建筑到現在仍隨處可見。
中國版的“斯大林式”建筑
爸爸告訴我,這種類型的建筑叫“斯大林式”建筑。剛看到這些高樓,我就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北京展覽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上海展覽中心都是這樣的風格,一層一層生日蛋糕似的主樓,上面還有尖頂。只是我們國家的樓體底座面積沒有那么大,樓的高度沒那么高,層數也沒那么多。就連清華大學主樓、北京火車站、人民大會堂等,也很像“七姐妹”的底座部分。聽爸爸說,我國的很多建筑也受了前蘇聯風格的影響,有的甚至就是前蘇聯的專家設計的,所以我國很多建筑和“七姐妹”這種“斯大林式”風格的建筑長得特別像。
高造價的建筑形式
聽爸爸說,這種斯大林式建筑的結構設計并不合理,因為工程技術的落后和設計經驗上的缺乏,使這些建筑物在同樣高度的情況下,體積更龐大,耗費的建筑材料也更多,單位造價也比其他建筑要高得多,而樓體的重量更是遠遠大于美國的摩天大樓。
不過,單看莫斯科七姐妹的外形,還是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的。
布局對稱,端莊俊美。因為建筑格局基本上是對稱的,看上去平衡穩重、端莊舒適,就像高大威猛的人一樣,因為勻稱而顯得玉樹臨風。
巍峨高大,雄偉壯麗。無論在哪里,建筑都拔地而起、扶搖直上、高聳入云,可謂是“氣勢磅礴,英雄史詩一般”。
穩健厚重,堅實可靠。在建筑結構上,下面大、上面小,如山峰和金字塔一樣深深地依托著大地,讓人感受到它的堅實穩固。
色彩柔和,氣質脫俗?!捌呓忝谩倍酁槊装谆蛎S色的建筑,就像女子潔白無瑕的肌膚,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更顯得和諧雅致,有一種清麗脫俗的氣質。
最短命的建筑風格
斯大林式建筑形式的黃金期有10年左右,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新的領導者決定用更經濟更高效的建造方式,也就是六七層的無電梯樓房建筑來代替這些充滿多余裝飾和形成巨大浪費的建筑,斯大林式的建筑也就此告一段落。
有人說建筑藝術是凝固的旋律,總是攜帶著時代樂章的旋律。
有人說建筑藝術是凝固的歷史,總是體現著當時人們的意識和思考。
六七十年過去了,透過“莫斯科七姐妹”,我們依然可以看出俄羅斯在美學設計和建筑構思上具有世界一流的實力。時至今日,漂亮的建筑,獨特的外觀,“莫斯科七姐妹”仍是莫斯科的重要旅游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