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宏
無論是2015年一系列法規的審議,還是2016年立法計劃的考量,都顯示出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在立法工作中貫徹“創新”理念、完善科學、民主立法制度,制定出符合實際、可操作性強的地方性法規,用立“良法”來為重慶改革發展、依法治市提供可靠的法制保障。
立法“亮點”頻閃
1月26日,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軒作市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時表示,2016年市人大常委會將繼續審議《重慶市行政程序條例(草案)》。這標志著這部法規草案在經歷去年一審后,將很有可能在今年走完它的立法歷程。
分析人士認為,法規在通過后,將有效遏制“行政機關不作為、慢作為,行政執法不規范、欠公正”現象,降低改革發展成本。
還有專家表示,行政法的目的和功能是建設法治政府、法治國家,沒有行政程序法,這一愿望很難達成。行政程序法旨在把行政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防止行政權任性、恣意和濫用,它、的出臺能更好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免受行政權侵害。
對于行政程序條例的立法,重慶市委高度重視,將其作為2015年市委年初確定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市8項重點專項工作之一。
市人大常委會堅持問題導向,堅持開門立法,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按照“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要求,加強草案的修改論證,全力保證立法質量。2015年2月,啟動條例立法,9月23日,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一審法規草案。
出席市四屆人大四次會議的代表們對此給予高度評價,認為這是一次開創依法行政先河的創新之舉。是市人大常委會創新履職的印證。
全面依法治市,必須從源頭上夯實立法基礎,加強重要領域立法,確保我市發展、重大改革于法有據。正是由于市人大常委會的依法履職和創新履職,過去一年重慶人大立法工作的諸多亮點,成為代表們熱議的焦點。
2015年市人大常委會審議17件法規和法規性決定草案,通過10件,包括新制定6件,修訂3件,審查批準單行條例1件。我市現行有效地方性法規203件。
《重慶市公路管理條例》明確了公路管理機構職責,規范公路管理機構日常養護管理行為,賦予鄉鎮政府和街道辦事處行政管理職權,突出了對公路使用人權益的保障。
《重慶市教育督導條例》明確了督導機構和督學的職責,強化了對督導結果的運用,注重發揮教育督導在推進素質教育、解決教育難點熱點問題等方面的作用。
《重慶市志愿服務條例》通過較為完備的制度設計,明確了志愿服務原則、志愿者權利義務、志愿服務組織職責、志愿服務的保障和激勵機制、相關的法律責任。這為重慶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促進志愿服務提供了法制保障。
《重慶市安全生產條例》強化了安監部門的職責,突出了企業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
“這些法規無疑對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了好的改變。在這些改變的背后,正是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的開拓創新、積極作為。”市人大代表李家玲說。
以創新精神立“良法”
透過人大這一窗口,人們深切地感到,依法治理寄托著全社會新的熱望,為改革發展凝聚起了更廣泛的共識。
“我們所有的幸福感都是建立在法治的社會上。有了法治保障人民才能安居樂業,國家才能富強穩定。”市人大代表郭偉說。
在代表們看來,依法治市不僅是“依法而治”,而且要強調“依良法而治”。因此,提高立法質量是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來,市四屆人大常委會圍繞提高立法質量目標,建立起一套創新的工作機制:推進立法公開和立法協商機制,新提請審議法規案主動征求全體市人大代表意見,法規案一審后全部上網征求社會公眾意見,探索涉及民生的法規案表決前風險評估機制等。
市人大常委會還拓寬法規案起草渠道,加重自主起草法規案分量。2015年人大自主提請法規案占新提請審議總量的40%。
“創新推動著重慶人大立法工作日趨科學化和民主化。”市人大代表劉渝平說。
古人云:“法者,天下之公器;變者,天下之公理。”全面推進依法治市,必須把改革創新作為重要途徑和強大動力。通過改革創新,有助于我們把握形勢、與時俱進,推動法規立、改、廢、釋并舉,使法治適應改革發展穩定需要,更好發揮法治的引領、規范和保障作用。
黨的十八屆五次全會指出,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做好新時期的人大工作,必須以這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尤其是放在首位的創新,更是人大工作與時俱進的動力和源泉。”市人大代表石詩龍認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勢下,人大工作只有銳意創新,才能創造出體現人大特點、發揮人大優勢的新舉措,才能切實履行好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職權,始終保持人大工作與時俱進。
創新理念在張軒主任的報告中得到了深刻的體現。
張軒說,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市人大常委會將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依法行使職權,堅定不移地推進依法治市。按照市委改革部署,努力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據、立法主動適應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堅持問題導向,注重有效管用,著力提高地方立法質量。
全年市人大常委會將繼續審議重慶市行政程序、大氣污染防治、環境保護、城市管線、招標投標、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等法規案。修改重慶市城鄉規劃、人口與計劃生育、旅游、港口管理、城市園林綠化和集體合同等法規。修改重慶市實施選舉法細則、實施代表法辦法、各級人大常委會人事任免工作、鄉鎮人大工作等法規。提請審議重慶市預算監督、村鎮供水、無線電管理、大足石刻保護和家庭教育促進等方面的法規案。
同時,開展對代表議案建議、街道人大工作、食品安全、失業保險、公共汽車客運、水路運輸、供水節水、市容環衛、濕地保護、天然氣管理、不動產登記、房屋征收補償、氣象災害防御和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等方面的立法調研。
要完成這樣的立法任務,保證立法的質量,使之成為“良法”、“善法”,顯然需要市人大常委會在立法工作上繼承發揚好的經驗,不斷開創新的機制。
對此,張軒表示,市人大常委會將加強法規案審議過程中的溝通協調,注重發揮相關專門委員會的優勢,做好統一審議工作。重要法規案審議前,通過舉辦專題講座、印送背景材料等方式,使常委會組成人員更好理解立法精神和主要內容,提高審議質量。堅持重要法規案表決前風險評估,探索對重要條文的單獨表決機制。
“無論是2016年的立法計劃,還是考慮在立法機制方面的創新探索,從中我們都看到了市人大常委會敢于擔當、積極作為、開拓創新的勇氣和智慧,這一切皆為重慶實施依法治市基本方略奠定堅實的基石。”劉渝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