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貴文 馮先永 趙杰昌
以前要到街道去采集指紋才能領取養老金,現在社區和村里都能辦理。這一便民舉措,與人大密切相關。
“以前,養老保險待遇指紋認證要到鎮上辦理,排隊等候要半個多小時,現在到村里就能辦理,幾分鐘就可搞定,很方便。”近日,在沙坪壩區鳳凰鎮八字橋村委會,正在辦理養老保險待遇指紋認證的村民傅國族高興地說。
像傅國族一樣,目前,在沙坪壩區24個街鎮的18萬居民都可以在本村社就近辦理養老保險指紋采集認證。
這一便民舉措的“落地”,得益于沙坪壩區人大常委會的持續跟蹤關注。
現場辦公“無縫隙”處理
“領取退休金要到街道進行指紋打卡,家離街道比較遠,我腿腳不方便,有些比我年齡大的,還要家人扶到起去,很不方便。”2014年初,沙坪壩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向和平帶隊在聯芳街道學堂堡社區開展主任接待日活動時,75歲的劉婆婆反映,“可不可以到社區打指紋嘛?”
劉婆婆說出了很多居民的心聲。
“老百姓的事無小事!”主任接待日活動結束后,向和平立即在社區會議室召開現場會,責成區人大常委會相關工委和信訪辦公室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提出解決方案,協調區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分層次全面“無縫隙”處理好群眾反映的指紋打卡問題。會后,該問題被及時轉交區人力社保局辦理。
信息采集不出村社
區人大常委會財經工委、信訪辦對此展開了民意調查,在定期開展的主任接待日和“一線工作日”活動中,充分利用和基層群眾面對面接觸的機會,廣泛聽取群眾訴求和建議。
鑒于指紋打卡權下放是老百姓的共同呼聲,區人大常委會積極回應群眾關切,督促和支持區人力社保局向區政府匯報,積極爭取,與區財政局等部門、各街鎮共同努力,把這件民生實事辦好辦實。
根據估算,為全區215個村社各配備一臺指紋采集設備,大約需要60多萬元經費。2014年年底,此項經費被果斷納入2015年財政預算。
在區人大常委會的一直跟蹤關注下,2015年9月,沙坪壩全區每個村社都配備了指紋采集認證系統,各類養老待遇領取人員足不出村社即可完成指紋、人臉信息采集。
區人社局負責人告訴筆者,凡在沙區辦理退休、領取養老待遇人員,在每年生日當月攜帶本人身份證就可以在社區和村進行指紋驗證和人臉采集,針對臥病在床或重度殘疾的離退休人員,社保部門還將提供上門認證服務。
編后語
基層群眾最痛恨的不是上面沒有惠民舉措。而是政策始終“走在路上”,服務始終“停在嘴上”,實惠沒有真正“落在身上”,造成“末梢堵塞”。
沙坪壩區人大常委會回應民所呼,通過協調跟蹤關注,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辦理指紋驗證和人臉采集,這是狠抓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具體措施。為這樣的措施和力度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