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昌宇
春節臨近,正是人們舉家歡聚,親朋好友共敘友情的時候,也是餐飲部門生意最為火爆之時。
但有不良商家,為了招攬顧客,留住更多的回頭客,置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于不顧,藐視社會公德,公然在食品中違法添加國家明令禁止的罌粟堿、嗎啡、可待因、那可丁、蒂巴因等罌粟殼成分,極大地侵害了廣大消費者的身心健康。
還有不良商家,為利所驅,在一些腐爛、變質的食品上違法添加含罌粟殼成分的添加劑,讓那些原本臭不可聞的食品,立馬又變得“鮮香無比”起來,讓人防不勝防。
對此,監管部門要追根溯源,主動作為。既要將專項整治與日常巡查結合起來,加強對餐飲服務部門的食品安全監管。同時,也要針時涉事餐館,倒查上游企業,將不法商販納入常態化的監管之列。
而公安部門,既要加大對不法分子在食品中違法添加罌粟殼成分,擾亂餐飲市場,非法獲利行為的打擊力度,還要對不良商家違規銷售含罌粟殼成分藥品的不軌行為,施以重罰。
對于消費者來說,一旦發現上述違法犯罪行為,也要大膽舉報,這不僅是維護自身權益的需要,對他人的身心健康也是一種莫大的關愛。同時,也能大大擠壓犯罪分子非法盈利的利潤空間。對他們的囂張氣餡,更是一種有力的震懾。
食品安全維系著人們的身心健康,關乎人們的福祉,與我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打擊食品違法添加的正義行動,沒有局外人。唯有各部門提高認識,齊抓共管,百姓擦亮雙眼。敢于維權,這場正義行動,才能懲惡揚善,在全社會筑起一道食品安全的大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