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幾年來有很多人去俄羅斯伏爾加格勒和伊爾庫茨克等地區包地種植蔬菜,因而需要大量的俄語翻譯。而這些俄語翻譯多數都是從“零起點”學生中選拔。筆者從事俄語教學工作多年后發現,俄語“零起點”學生在俄語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著畏難情緒,缺乏俄語學習興趣和俄語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如何培養“零起點”學生學習俄語的興趣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試圖從三方面闡述對“零起點”學生的有效的教學方法,期望和同行們交流、切磋。
一、幫助學生明確俄語學習的動機,樹立俄語學習的信心
近年來學校的俄語學生越來越少,使農業公司需要的俄語學生供不應求。另外隨著中俄兩國之間的技術文化交流和貿易往來活動的逐步擴大,給俄語人才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旅游、外貿公司和企業對俄語畢業生需求很多。因此要將俄語專業的發展前景和就業趨勢等信息及時傳達給學生。讓學生對俄語發展有一定的認識、對學習俄語有更大的信心,在以后俄語學習過程中面對困難時也容易克服并戰勝困難。
二、注重寓教于樂,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俄語教學的效率
1. 語言是人們互相之間交際和溝通的工具,那么我們就應把俄語當作交際工具、運用俄語進行思想交流,盡量使課堂成為學生用俄語進行交際的場所。這既能激發學生學習俄語的積極性,又能使他們在實踐中學習語言知識。比如在講解課文時,除了闡述重點、難點之外,我們教師還要聯系現實生活,為學生說俄語營造一個真實的情景氛圍:讓學生用俄語談論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利用所學的詞匯讓學生分組表演對話,或表演小短劇,既可創造和諧活躍的課堂教學氣氛,又能使學習變被動為主動,對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很有幫助。
2.采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迎合學生的心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講授課文時,可用錄音機播放課文,讓學生邊仔細聽,邊認真模仿,克服學習單詞的枯燥和困難;講解莫斯科或建筑類單詞時,可通過ppt給學生展示大量的圖片:莫斯科紅場、號稱世界最漂亮的莫斯科地鐵站、大劇院、圣彼得堡的冬宮、夏宮;講解飲食類課文時可給學生放映很多關于俄羅斯美食和旅游等視頻節目,形象直觀,生動真實,讓學生對俄羅斯充滿好奇和向往,激發學生學習俄語的熱情。
3. 語言不能脫離文化而存在,語言的理解和使用都以特定的文化背景為依據。因此我們教師也應當有意識地將俄羅斯文化、習俗等知識滲透于教學過程之中。例如講解單詞、課文時,給學生適當的介紹,在稱呼、送禮物的講究、迎接貴賓的習慣等方面中俄民族之間存在的差異,這樣,既能豐富教學內容,又能提高學生的文化水平和素養。
4. 我們可以經常邀請出國的畢業學生和跟俄羅斯公司有合作的企業人員或常去俄羅斯的企業家,來學校和學生座談,請他們給學生介紹他們眼中的俄羅斯,暢談在俄羅斯的有趣見聞等。讓學生對俄羅斯有更近一步的了解,激發學生對俄語學習的濃厚興趣。
三、更新教學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作為教師,我們應全身心地投入課堂教學,用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吸引學生,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對每一個學生都抱著一顆尊重的心,經常的表揚和鼓勵,用情感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和對學習的熱愛。
在傳統的俄語課堂教學中,都是老師先講語法、句式等語言規則,再讓學生練習“說”俄語,其實這些規范恰恰成為學生說俄語的障礙。尤其俄語的語法變化復雜、多樣,學生怕語法錯誤反而不敢“說”。我們可以試著改變一下:先鼓勵學生勇敢地“說”,要表達什么,只要能用俄語的一個單詞,一個短語或是一個句子說出來就可以。然后再按照 “規范的句子”反復、大量地練習“準確地說”。我們應當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精講多練。每節課堂中都盡量給予每一位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與學生營造一個融洽互動的學習氛圍。
在課堂環節設計上更具趣味性、人性化,把學生的注意力始終吸引住,設置多種教學活動來激活學生的思維。比如在課堂上結合教材介紹俄羅斯風土人情和一些喜聞樂見的民間故事,蘇聯曾發生的巨變以及當前的時事動態等;暢談俄羅斯電影,音樂,藝術等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并讓學生自己去挖掘,從中找到樂趣;還可推薦給學生一些俄文網站、廣播和書籍等讓學生沉浸在俄語的語言氛圍中,時時關注有關俄語的信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總之,在教授“零起點”學生的俄語教學過程中,只要我們教師不斷充實自身的文化素養和專業知識,始終把學生放在第一位,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俄語、運用俄語,一定能收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 桑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