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印 郭軍霞
摘要:德單5號是由北京德農種業培育,具有良好綜合性狀,屬高產穩產品種。如果再配有行之有效的高產栽培技術,很容易獲得高產。
關鍵詞:德單5號;高產特性;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565.4 文獻標識碼:A
德單5號是由北京德農種業培育,先于2010年通過河南省審定,后在安徽、山東、河北等省通過審定,具有良好綜合性狀,屬高產穩產品種。本文重點論述該品種的高產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措施:
1德單5號的高產特性
1.1綜合性狀好
黃淮地區夏播生育期100天左右,株高257厘米,穗位110-121厘米左右,葉色深綠,葉片上沖,果穗長20厘米,穗行數14行到16行,行粒數35粒左右,千粒重320克,出籽率高達90%。
1.2苗期出苗快
拱土能力強,苗齊、苗壯、苗勻。
1.3植株清秀。莖稈粗壯
葉片上舉,增強了品種的耐密性、田間通風及透光能力,光能利用率高,光合作用產物轉化快,利于干物質的形成與積累,從而提高產量。
1.4抗倒、抗病,活稈成熟、不早衰
該品種根系發達,株型緊湊,株高穗位適中,抗倒性強;抗病性強,具有高抗青枯病、銹病的特性;活桿成熟、保綠性好,可以延長籽粒的灌漿時間。
1.5抗旱、耐澇
該品種的氣生根比較發達,根部通透性好,具有耐澇耐旱的優點。
1.6果穗大小均勻一致
無邊行優勢,不空棵、不禿尖;穗位高低基本一致、苞葉緊,有利于機收。
1.7角質好、色澤好
商品性能高。
2高產栽培技術措施
2.1做到適期播種
黃淮地區夏該品種的最佳播期6月10-15日,如果播早了,容易發生粗縮病;播期推遲則生育期受到影響,不利于該品種的成熟。該品種北京德農種業全部采用進口包衣劑,不需二次拌種;播種前要曬種,提高芽率和芽勢。
2.2合理密植
密度4500-5000株/畝,如果超高產地塊可以再增加500株/畝,行距采用60厘米或50厘米。
2.3播深要適宜
適宜播深是根據土質、土壤墑情和種子大小而定,一般4~6厘米為宜。如果土壤質地粘重、墑情較好,可適當淺些;土壤質地疏松、易于干燥的砂壤土,可適當深些;但一般不超過8厘米。應注意在土壤墑情、肥力較好的土壤播種過淺,會在苗期產生大量的無效分蘗。播種時達到行距一致,接行準確,下粒均勻、深淺一致,覆土良好、鎮壓緊實,一播全苗。種肥同播時,嚴防種、肥混合,種子與肥料間距應在5厘米以上。
2.4化學除草
施藥一般分苗前和苗后除草兩種方式。播后苗前除草的方法:玉米播種后3天噴施,可用48%玉草靈、42%玉草凈、異丙草莠等畝用200毫升,50%乙草胺畝200-250毫升,畝用水量45公斤均勻噴霧。苗后除草的方法:(1)玉米3至5葉,雜草2至4葉時,可用80%玉農樂畝4-6克、48%玉寶、50%金鋤畝90克、玉黃大地畝100毫升進行玉米行間噴霧,盡量不要把藥劑直接噴到玉米苗上;(2)玉米10葉以上時(玉米拔節后高度60厘米以上),可用克無蹤除草劑行間定向噴霧,必須帶防護罩,避免噴到玉米上。
2.5配方施肥
底肥:除施足農家肥外,根據地力合理施用化肥,一般畝施復合肥(氮肥含量25%以上)40公斤或者尿素20公斤+過磷酸鈣15-25公斤+氯化鉀10-15公斤;硫酸鋅1~2公斤/畝,硫酸鉬1公斤/畝,硼砂1公斤/畝。追肥:一是苗肥,玉米6-8葉時施肥,畝施尿素5公斤左右;二是穗肥,玉米抽雄前10-15天畝施尿素8-10公斤;三是根外施肥,主要是葉面肥噴施,一般苗期、拔節期、灌漿期施用,根據長勢,可適當噴施尿素、磷酸二氫鉀或者微肥等。
2.6澆好關鍵水
玉米小喇叭口、大喇叭口期是玉米需水的關鍵期,特別是在大喇叭口,墑情不足一定要進行澆水。玉米大喇叭口正值高溫季節,植株需水量、蒸發量都很大,是玉米需水關鍵期。澆水還可以改變田間小氣候,有利于玉米揚花授粉,提高果穗結實率,達到玉米高產高效。小喇叭口澆水量宜小,大喇叭口澆水量要足。同時注意天氣變化,做到旱能澆、澇能排。
2.7綜合防治病蟲害
地下害蟲嚴重的地塊,播種前畝用50%的辛硫磷乳油或甲拌磷拌種;苗期發生地老虎,用50%辛硫磷乳油兌水澆根或傍晚噴霧于玉米根部(地表面)防治;發生菜青蟲、斜紋夜蛾、棉鈴蟲,用威克達或抑太保兌水噴霧防治;玉米大喇叭口期用呋喃丹點心葉防治玉米螟蟲;抽雄時發生蚜蟲,用抗蚜威、氧化樂果等農藥噴霧防治。防治灰斑病,用40%硫環唑膠懸劑300倍液或75%三環唑2000倍液進行噴霧。大、小斑病可用甲基托布清、多菌靈、甲霜靈猛鋅等,殺菌劑進行防治。
2.8收獲
玉米完全成熟后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