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滌環
近年來,隨著農藥品種的增多,一些殺菌劑和化學除草劑,對水稻造成的負面影響已顯現出來,如不引起注意,對水稻生產將帶來一定的風險,值得引起重視。
乙草胺危害秧苗
乙草胺是選擇性芽前除草劑,可被植物幼芽吸收,有效成分在植物體內,于擾核酸代謝及蛋白質的合成,使幼芽、幼根停止生長。禾本科雜草受藥害后心葉卷曲萎縮,其他葉皺縮,最后整株枯死。而水稻秧田對乙草胺敏感,水稻秧田不能施乙草胺,5葉以上的大苗對乙草胺耐藥性較強。乙草胺與芐嘧磺隆的復配劑,可以在水稻移栽分蘗后施用,但要求拌毒土撒施,不能噴施,田水也不能淹秧心,否則會對稻秧產生藥害。對受乙草胺輕度藥害的秧苗,施用20-30毫克/升的赤霉素溶液等藥物可以緩解藥害,促進受害秧苗恢復;對受到嚴重藥害的秧田,用藥解救較為困難,即使能逐漸恢復,其生長發育和最終產量也會受到很大影響。乙草胺在水田環境中活性很高,即使在水稻移栽田使用,也要嚴格控制用藥量,每畝地施用乙草胺純藥用量不能超過7.5克,用藥量過大,施藥后秧苗生長會受到強烈抑制。
丁草胺危害直播稻
丁草胺為酰胺類選擇性芽前除草劑,主要通過雜草幼芽和幼小的次生根吸收,抑制體內蛋白質合成,使雜草幼株腫大、畸形、色深綠,最終死亡。稻田施用丁草胺后,一般只有少量的藥物被稻苗吸收,而且在水稻體內會迅速分解代謝,稻苗對丁草胺有較大的耐藥力。但在用藥量過大的情況下,會對水稻幼苗造成藥害,出現生長受抑、根腫大等癥狀,嚴重的會導致死苗。生產實踐表明:直播稻田每畝用丁草胺純藥超過85克,會對水稻造成不同程度的藥害;每畝純用量超過133克,就會出現明顯的藥害,其癥狀隨著使用量的增加而加重。丁草胺輕度藥害表現為直播稻植株輕度矮縮,葉色稍褪綠;中等藥害表現為植株矮縮,葉色明顯褪綠,分蘗受到抑制;重度藥害表現為植株矮縮,心葉扭曲或無心葉,葉片顏色加深,呈深綠色,無分蘗,水稻根系變黃,新根生長受到抑制,嚴重時會出現死苗。輕度藥害對水稻生長無明顯影響,中度藥害和重度藥害會使生長發育受到影響,對產量影響較大。如在施藥后遇到大雨天氣,其藥效發揮充分,則很有可能造成明顯藥害,對直播稻田的風險加大,因此用丁草胺防除直播田雜草,一定要嚴格控制用藥量,不可盲目加大。
砷制劑造成水稻不結實
現已發現,有一種登記可用于防治水稻粒瘟病的名叫稻康的農藥,其有效成份為福美砷、三氮唑核苷和有關助劑,防治對象為稻瘟病、稻曲病、紋枯病、條斑病、條紋葉枯病等。還有一種農藥,叫艾蘇美特(即40%福美砷可濕性粉劑)。可用于防治黃瓜、小麥的病害及水稻的粒瘟病等。這兩種農藥內均含有福美砷,用于防治水稻的稻瘟病,在抽穗用藥后3--4天出現藥害癥狀,穗子上開始出現大量穎殼發白的空粒,田間有近20%的白穗,其余穗子上或多或少地出現白粒。福美砷為有機砷農藥,它在水稻上不當使用,會對水稻產生藥害。在水稻雜交制種中,砷制劑可以用作殺雄劑,使水稻花粉不育。在水稻孕穗期至抽穗揚花期施用,不當使用砷制劑很可能造成水稻花粉敗育,最終導致水稻不結實或結實率下降。
烯唑醇使水稻抽穗困難
烯唑醇不當施用會使抽穗困難。目前市場上有一種名叫快活稻的農藥(其成份為12%井.烯唑可濕性粉劑)。據介紹,快活稻含烯唑醇2%、井崗霉素10%,登記用于防治水稻紋枯病(每公頃用藥量90-108克)和稻曲病(每公頃用藥量108-130克)。另二種農藥分別叫曲紋星(12%井.烯唑可濕性粉劑,含烯唑醇2%、井崗霉素10%),禾果利(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等等。其使用后,有可能出現藥害反應:前者,用藥后水稻抽穗困難,很多穗子抽出一半就停止了;后二者在使用后,水稻穗頸節問生長受到影響,出現“包頸”現象,不能正常抽穗而導致減產,已引起了稻農的注意。據研究人員介紹,使用快活稻時,其中的烯唑醇屬三唑類殺菌劑;曲紋星農藥用于防治稻曲病和紋枯病,均不同程度造成水稻不抽穗或抽穗困難,可能與農藥中含用烯唑醇有關。已知烯唑醇等三唑類殺菌劑,也是植物體內促進植物細胞伸長的赤霉素的生物合成抑制劑,既可對病菌的生長發育表現抑制作用,也可以使植物的生長發育受阻,出現抽穗困難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