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高度評價了我們黨為中華民族作出的偉大歷史貢獻,準確揭示了中國共產黨95年歷史給予我們的深刻啟示,號召全黨在回顧歷史中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在面向未來中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七一”重要講話從指導思想、理想信念、四個自信、兩大布局、深化改革、人民立場、和平發展和黨的建設8個方面,論述了“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這個主題。深刻認識這一主題,對于我們準確理解這篇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的豐富內涵,統一全黨思想、繼續奮斗,更好地擔負起歷史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體現了一脈相承和與時俱進的辯證統一。這是從指導思想上講的。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指出:“指導思想是一個政黨的精神旗幟。”指導思想是決定一個政黨先進性的根本因素,這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的重要原理。恩格斯有句名言:“我們黨有個很大的優點,就是有一個新的科學的世界觀作為理論基礎。”恩格斯這里講的“新的科學的世界觀”, 就是指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中國共產黨一成立,就在自己的旗幟上寫著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當然,那時候我們講的馬克思主義是指剛傳入中國不久的馬克思主義(即由馬克思、恩格斯創立并為列寧所發展的科學理論),而今天我們講的馬克思主義還包括中國化馬克思主義。
95年來,我們黨始終不渝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馬克思主義及其在中國的發展,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提供了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指導,為增進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統一提供了堅實的思想基礎。這個指導思想上的一脈相承和與時俱進的統一,是決定我們黨先進性的“理論基因”。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對此有段精辟的論述:“95年來,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完成近代以來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就在于始終把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并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這使我們黨得以擺脫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辯證的科學精神、無私無畏的博大胸懷領導和推動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不斷堅持真理、修正錯誤。”
第二,“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體現了基本綱領和最高綱領的辯證統一。這是從理想信念和四個自信上講的。指導思想是決定我們黨先進性的“理論基因”。在科學指導思想指引下,從我國的實際出發,我們黨正確制定了不同階段的奮斗綱領。如何正確制定和對待不同階段的綱領,是檢驗一個政黨是否成熟的標志。中共二大就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階段綱領,但是,由于黨那時還處于幼年時期,先后出現了從右的或“左”的方面背離民主革命階段綱領的錯誤。1940年,毛澤東同志在《新民主主義論》中對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的辯證統一作了透徹論述。他指出:“共產黨是有現在的綱領和將來的綱領,或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兩部分的。在現在,新民主主義,在將來,社會主義,這是有機構成的兩部分,而為整個共產主義思想體系所指導的。”
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也有一個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基本綱領和最高綱領關系的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此有一系列重要論述。他鮮明地批判了“共產主義渺茫論”,明確指出:我們不能因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就認為那是虛無縹緲的海市蜃樓,就不去做一個忠誠的共產黨員。他還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的最高綱領與基本綱領的統一。我們既要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懷共產主義崇高理想,矢志不移地貫徹執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做好當前每一項工作。在“七一”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對此又作出了新的論述:“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叫共產黨,就是因為從成立之日起我們黨就把共產主義確立為遠大理想。我們黨之所以能夠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歸根到底是因為我們黨有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
正是因為我們黨有科學理論為指導,能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制定了不同階段的正確綱領并領導人民為之奮斗,才取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勝利,徹底擺脫被開除球籍的危險,創造了人類社會發展史上驚天動地的發展奇跡,使中華民族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這是我們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根本基礎。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所指出的:“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有了這四個自信,我們也就能夠做到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不動搖。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引用了鄧小平同志1992年南方談話中的這段擲地有聲的話:“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只有堅持這條路線,人民才會相信你,擁護你。誰要改變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老百姓不答應,誰就會被打倒。”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黨的基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我們要堅持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作為興國之要、把四項基本原則作為立國之本、把改革開放作為強國之路,不能有絲毫動搖。
第三,“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體現了解放思想與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辯證統一。這是從全面深化改革上講的。當我們分析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短短30多年里擺脫貧困并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時,我們看到了改革的偉大力量,它有力地證明了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同時我們還看到了解放思想的偉大力量:沒有解放思想就沒有改革的起步,沒有解放思想就沒有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動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可以說,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面對中國改革到了新的歷史關頭,我們“要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勇于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不斷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
面對全面深化改革,我們只有進一步解放思想,才能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氣魄、堅忍不拔的毅力推進改革,敢于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開刀,敢于觸及深層次利益關系和矛盾,堅決沖破思想觀念束縛,堅決破除利益固化藩籬,堅決清除妨礙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習近平總書記講過,改革是一場革命,改的是體制機制,動的是既得利益,不真刀真槍干是不行的。因此,只有把解放思想與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統一起來,我們才能深刻理解“七一”重要講話重申的關于改革開放的4個基本判斷: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時期最鮮明的旗幟,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也只有把解放思想與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統一起來,我們才能夠堅持改革正確方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夠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與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緊密結合起來,并以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為指引,勇于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使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使發展更有質量,使治理更有水平,使人民更有獲得感。
第四,“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體現了黨性和人民性的辯證統一。這是從堅持人民立場上講的。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堅持人民立場是由共產黨的根本性質和奮斗目標所決定的,是黨性和人民性辯證統一的最好注釋。
被稱為是馬克思主義“出生證”的《共產黨宣言》,對此作了最早最明確的論述:“共產黨人同其他無產階級政黨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無產者不同的民族的斗爭中,共產黨人強調和堅持整個無產階級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斗爭所經歷的各個發展階段上,共產黨人始終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根據馬克思、恩格斯這段經典論述,可以清楚地看出:強調和堅持人民利益,代表人民整體的長遠的利益是由共產黨的根本性質所決定的。《共產黨宣言》還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這就清楚地指出了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是共產黨人的奮斗目標。
正是從上述意義上說,堅持人民立場是由共產黨的根本性質和奮斗目標所決定的,黨性和人民性是辯證統一的。這本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的基本觀點,但是一個時期以來,這對關系卻被一些人弄得十分混亂。黨的十八大以后,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專門就“黨性和人民性”的關系問題作了重要闡述。可以說這既是一種撥亂反正,又是對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的堅持和發展。
堅持人民立場,堅持黨性和人民性辯證統一,是我們黨長期執政、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重要法寶。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對此又作了重要闡述。他強調指出:黨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始終保持血肉聯系,是黨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正所謂“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全黨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尊重人民主體地位,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毫不動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依靠力量方面的根本保障。
第五,“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體現了統籌國內大局和國際大局的辯證統一。這是從國內大局與走和平發展道路上講的。國內大局主要是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是貫通我國基本實現現代化整個歷史時期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方略和總抓手。我們要使“五位一體”和“四個全面”相互促進、統籌聯動,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生態文明、和諧社會,實現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
統籌國內大局和國際大局包含著這個重要的觀點:對外政策是對內政策的延伸,對外政策是為對內政策服務的。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外交政策始終是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友好合作,努力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這是由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性質所決定的。在這過程中形成了我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國既在和平發展的時代條件下迅速發展自己,又以自己的發展為國際發展作出重要貢獻。我們形象地把這一國際戰略,概括為走和平發展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重申了中國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加強同各國的友好往來,同各國人民一道,不斷把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推向前進。他還特別強調了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反對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強調了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在“一帶一路”等重大國際合作中實現互利共贏。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是我國國際戰略理論的重大創新。
有倡導就要有反對。這也是我們對外的一貫立場。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用3個“反對”和9個“不”表明了我們的態度:我們反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以強凌弱。中國不覬覦他國權益,不嫉妒他國發展,但決不放棄我們的正當權益。中國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外國不要指望我們會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損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苦果。
第六,“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體現了黨的先進性和時代性的辯證統一。這是從黨的建設上講的。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提出了一個重要命題:先進性和純潔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提出這個命題是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依據的,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論述了共產黨的先進性這個根本問題:“在實踐方面,共產黨人是各國工人政黨中最堅決的、始終起推動作用的部分;在理論方面,他們勝過其余無產階級群眾的地方在于他們了解無產階級運動的條件、進程和一般結果。”中國共產黨之所以稱為共產黨,正是因為我們是按照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建立起來的,體現了共產黨的先進性。
如同黨的指導思想一定要與時俱進的道理一樣,共產黨的先進性的內涵也是要與時俱進的。今天我們講黨的先進性除了《共產黨宣言》講的這兩方面內容外,還包括良好的黨風、嚴肅的黨內政治生活、合格的黨員隊伍和保持黨的純潔性,即良好的黨內政治生態等。
為了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就必須不斷加強黨的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到什么階段,黨的建設就要推進到什么階段。” 加強黨的建設,就是要同一切弱化先進性、損害純潔性的問題作斗爭,祛病療傷,激濁揚清。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使不敢腐的震懾作用得到發揮,不能腐、不想腐的效應初步顯現,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這是我們加強黨的建設的根本目的。我們要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綜上所述,我們從六個維度闡述了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的主題即“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豐富內涵。深刻認識“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豐富內涵,對于我們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續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發展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