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捧歷史巨著《紅船》,沿著作家黃亞洲雄渾、壯闊的追尋之筆,目光再度聚焦于嘉興湖上微波蕩漾的那艘巨船,不禁令人心情格外激動。小說全景再現了1919年到1928年十年間,中國共產黨從誕生、發展到壯大的歷史進程,深刻展現了其披荊斬棘的艱難與輝煌,由弱小逐漸走向成熟的發展脈絡。《紅船》稱得上是近年來兼具歷史厚重感和文學感染力,又富有深厚思想內涵的長篇佳作。
小說以簡潔、流暢的文筆,濃墨重彩地勾勒了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誕生、第一次國共合作、北伐戰爭、中山艦事件、“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井岡山會師等重大歷史事件,生動傳神地塑造了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周恩來等百余位個性鮮明、命運迥異的歷史人物,寫他們在那個特定歷史時期的思索與進取、沉浮與抉擇。作者追憶歷史脈絡清晰,不急不緩徐徐道來;刻畫人物性格鮮明,敘事節奏疏密得當,洋洋灑灑五十余萬字,結構緊湊、構思精巧。
小說在謀篇布局中,始終緊扣時代激越的音符,為我們明白曉暢地詮釋了“紅船精神”。當巴黎和會出賣中國的消息傳來,是共產黨人肩負起民族的擔當,帶領全國人民發出了正義的吶喊,敲響了“自由、平等”的警世鐘聲。“紅船精神”在那一刻,照亮了全體國人砥礪前行的征途。當朱毛紅軍在井岡山勝利會師時,是共產黨人扛起了民族解放的大旗,與一切反動勢力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紅船精神”在那一刻,點燃了勞苦大眾翻身做主人的革命理想信念。
時光悠悠,歲月走遠,時至今日,“紅船精神”依然歷久彌新。不管時代如何發展,對于中國共產黨和每一名黨員來說,都需要時時回望黨誕生的最初歷史。“紅船精神”源于建黨歷史,“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紅船》中共產黨人的憂患、奮斗、責任、擔當,通過一場場歷史巨幕、一個個鮮活形象,讓我們不斷地感受、領悟和銘記,思想境界也不斷得到拓展和提升。
《紅船》是一面鏡子,能讓我們正衣冠,也給了我們很多感悟和思考。面對新的歷史,怎樣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惟有銘記那段可歌可泣的崢嶸歲月,繼承偉人、先烈留下的寶貴精神遺產,才能不忘初心,永葆黨性,為黨的事業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