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中國最高領導人的演講,通常被國際社會視為觀察中國經濟的“風向標”。去年秋冬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了APEC第23次領導非正式會議,并先后發表題為《發揮亞太引領作用,應對世界經濟挑戰》、《深化伙伴關系,共促亞太繁榮》的重要講話,闡述中國對亞太和全球經濟發展的看法,為深化亞太合作、推動亞太共同發展提供“中國方案”。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向世界傳遞了中國自信、中國智慧、中國的大國擔當,吸引了全世界關注的目光。
為亞太發展確立方向
1989年,澳大利亞前總理霍克倡議成立APEC時,正值世界即將開啟“后冷戰時代”。國際形勢總體趨緩,經濟全球化、貿易投資自由化和區域集團化的趨勢逐漸成為潮流。同時,亞洲地區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也明顯上升。“21世紀將是亞太世紀”逐漸成為國際輿論的熱門話題。在現實目標的引領下,APEC以其獨特的合作方式為推動區域貿易投資自由化,加強成員間經濟技術合作等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對WTO全球多邊貿易合作的發展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復蘇乏力。亞太經合組織約涵蓋世界人口的40%、經濟總量的57%、貿易總量的48%。雖然仍是全球經濟發展速度最快、潛力最大、合作最為活躍的地區,但亞太經濟也面臨增長基礎不穩、新舊動力轉換、結構調整不徹底等種種挑戰。面臨各種新的挑戰,APEC尤其需要與時俱進的發展眼光、開拓進取的創新思維。2013年巴厘島會議,習近平主席提出“亞太命運共同體”,表示中國希望同亞太伙伴們攜手同心,共同創建引領世界、惠及各方、造福子孫的美好亞太。2014年,習近平主席闡述了“亞太夢想”的概念,凸顯了中國推動亞太地區繁榮發展的決心。2015年,習近平主席建議,APEC各經濟體要著眼長遠,完善亞太中長期合作戰略架構,謀劃大手筆、塑造大格局,引領新未來,保持合作的戰略性、前瞻性、進取性。要改革創新,努力創新發展理念、發展模式、發展路徑,為亞太經濟尋求新的增長動力。要堅持構建開放型經濟,堅持大開放、大融合、大發展,推進亞太一體化,推動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盡早建成亞太自由貿易區,使亞太經濟血脈更加通暢。要堅持落實發展議程,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引領亞太普惠包容發展之路。習近平主席尤其強調,唯有讓改革和創新兩只手一起發力,方能擰動亞太經濟的閥門,經濟河流之水才能活起來,才能源源不斷地向前流淌。
構造開放性、包容性經濟,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
開放的地區主義是APEC長期以來堅持的一項原則,這一原則使APEC在最大限度地發揮區內貿易長處的同時,又可以避免因對區域外的歧視政策而縮小區外的經濟利益。這一原則引領亞太走出獨具特色、充滿活力的區域經濟合作道路。然而,當前,新的區域自由貿易安排不斷涌現,引發大家對碎片化傾向的種種擔憂。對此,習近平主席提出:“我們要加快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要平等參與、充分協商,最大程度增強自由貿易安排的開放性和包容性。”
開放性、包容性是合作和共同發展的必要前提。APEC從1993年以來,就最大限度地承認APEC成員多樣性,無論是發展階段、發展水平,還是文化、社會制度、宗教都不一樣,因此需要秉持漸進性、靈活性、自主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共同制定奮斗目標,每個成員根據目標制定路線,共建APEC大家庭精神。正是開放性、包容性成就了APEC,也只有開放性、包容性才能夠確保它的可持續增長,達成亞太合作發展的新平臺。
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是實現“包容性增長”的重要手段之一。建立亞太自貿區是APEC成員的“夙愿”。該倡議早在2006年提出,但因種種原因進展緩慢。北京APEC會議批準了亞太自貿區的路線圖,決定從2015年起正式啟動亞太自貿區聯合戰略研究。在APEC貿易部長會上通過的《亞太自貿區聯合戰略研究工作大綱》確定了研究的時間節點、框架結構、起草方式和最終目標,并成立核心起草小組。把建設亞太自由貿易區確立為APEC新的發展方向,其意義在于將目前亞太地區的各個自貿區整合起來,降低各國間自貿協定重疊化、碎片化的風險,規避“意大利面碗”困境。
中國有信心繼續成為亞太經濟的引擎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走勢受到各界高度關注。2015年中國經濟增速進一步放緩,有人認為中國經濟將就此一蹶不振,給世界經濟帶來負面影響。對此,習近平主席用“四個沒有變”講明中國經濟形勢和運行態勢總體是好的,向上向好的發展趨勢沒有變,即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地大的特征沒有變,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這充分展示了中方的高度自信。這份信心來自于全面深化改革、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決心和行動,來自于中國經濟強勁內生動力和中國政府堅強有力的政策引導。
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對中國“十三五”期間的發展進行頂層設計,習近平主席結合《建議》,用五個“更加注重”系統闡述闡釋中國全面深化改革、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政策舉措。
更加注重“效益質量”。中央決策層不再強調超高速增長,未來更不會為了追求速度而推出大規模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效益和質量,強調“要深入研究保持經濟增長的舉措和辦法”。習近平主席明確指出,這些舉措和辦法不僅包括“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還有“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互促互進”等。
更加注重創新驅動。中國經濟體量大,發展勁頭足,但在發展中有一個很大的“短板”,就是“創新不足”。因為創新能力不強,中國不少行業都處于產業鏈的低端。例如,蘋果手機雖在中國工廠完成生產,但核心技術屬于發達國家,中國企業得到的附加值只是整個手機價值的零頭。中國的發展離不開創新,尤其是在經濟下行壓力大、增速放緩的情況下,亟須依靠創新爬坡過坎。習近平主席在APEC會上強調,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發展著力點更多放在創新上,發揮創新激勵經濟增長的乘數效應,破除體制機制障礙。
更加注重公平和公正。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發展著重解決的問題是公平公正問題。十八屆五中全會多次提到公平: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完善最低工資增長機制,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做大“蛋糕”很重要,怎么分好“蛋糕”更重要,這考驗著執政者的智慧。習近平主席在APEC會議強調,著力構建公平公正、共建共享的新機制,“未來5年我們將使中國現行標準下7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脫帽”。
更加注重綠色發展。過去發展,談經濟利益比較多,談環境保護、綠色低碳比較少。談眼前效益多,談長遠發展少。因而,經濟上雖然發展很快,但也伴隨著巨大的環境代價。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已經開始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習近平主席將“更加注重綠色發展”作為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表示將“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
更加注重對外開放。中國經濟在對外開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習近平主席在APEC上的講話進一步強調:中國的大門不僅不會關上,未來還將開得更大。中國經濟將會更深入地融入世界經濟,也將從中獲得更大發展動能。
中國以踏實的行動推動合作共贏,展示大國擔當
中國于1991年加入APEC,作為中國加入的第一個區域經濟合作組織,APEC為中國融入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合作進程打開了一扇大門。通過參與APEC合作,中國與亞太地區眾多經濟體建立了更為密切的經貿關系,并不斷擴大市場開放,為此后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和構建多元化的國際經濟合作體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APEC也為中國推動建立國際和地區政治經濟新秩序、積極開展多邊和雙邊外交提供了有效渠道。另一方面,作為APEC最大的發展中成員,中國為推進APEC合作進程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為促進 “APEC方式”的確立、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和經濟技術合作“兩個輪子一起轉”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也為亞太經濟的繁榮起到了重要的拉動作用,為廣大APEC成員提供了巨大的商機和廣闊的市場。
近年來,中國在APEC合作中發揮引領作用的意愿和能力顯著提升,這在2014年北京APEC會議上得到了集中體現。此次會議以“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伙伴關系”為主題,達成了包括《亞太經合組織推動實現亞太自貿區北京路線圖》、《亞太經合組織互聯互通藍圖(2015—2025)》等在內的一系列重大成果,為 APEC合作規劃了新的目標和路徑。但中國并沒停留于此,而是以腳踏實地的行動,向亞太傳導著正能量。正如習近平主席所指出:“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任何藍圖都不會自動變為現實,實現上述目標,需要亞太各成員攜手并肩、共同努力。”
一年多來,中國在《亞太經合組織經濟創新發展、改革與增長共識》方面取得積極進展。中國自身做了很多努力,綠色經濟、創新經濟已成為發展新導向。十八屆五中全會前,環保部針對環境監測監察提出了明確目標,綠色發展已經形成廣泛共識;全會則明確要求要堅持綠色發展與可持續發展,同時要進一步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形成戰略性產品,培育新興產業。作為APEC科技創新伙伴關系機制主席,中國主辦了“科技型中小企業與包容性增長”創新政策對話會、第二屆APEC車聯網研討會等一系列活動。
同時,在引領亞洲經濟發展、推動地區經貿合作上,中國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中國出資400億美元設立絲路基金,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開發、產業合作等有關項目提供投融資支持。推動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為亞洲各國的實體經濟提供融資支持,實現資本有效配置,進而促進私營經濟發展及改善就業,宏觀上為促進亞洲國家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中國捐款1000萬美元,用于支持APEC機制和能力建設;3年中為APEC發展中成員提供1500個培訓名額,用于貿易和投資等領域能力建設項目。2015年菲律賓APEC期間,中國倡議在APEC設立了互聯互通子基金,重點支持APEC在互聯互通領域的合作項目首批捐助資金30萬美元已經到位,今后4年內中國還將捐款120萬美元。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
責任編輯:沈 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