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宣傳工作在黨的工作中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黨加強思想理論建設、促進政治溝通、提高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的重要法寶。北京是全國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前沿陣地,擁有得天獨厚的理論資源,同時也面臨各種思潮激烈交鋒的復雜局面。市屬理論宣傳單位應當適應理論宣傳工作的新形勢,打破各自為政、資源分散的格局,建立合作辦報辦刊辦網的常態化機制,構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的“大理論”宣傳陣地,牢牢掌握黨在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
當前理論宣傳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
當前,理論宣傳工作迎來前所未有的寶貴機遇期,主要表現在:
理論宣傳的方向更加清晰。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進一步豐富、完善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新時期理論宣傳工作指明了方向。
理論宣傳的基礎資源更加豐富。理論界專家學者深入學習研究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歷次會議精神,圍繞重大觀點、重要論斷,形成了一批有分量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近年來全國各地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報刊網絡理論宣傳陣地四大平臺建設順利開展,為理論宣傳工作提供了更加扎實的基礎。
干部群眾對于理論知識的需求更加旺盛。隨著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理論學習的重要性,廣大干部群眾對理論學習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加。與此同時,改革進入“深水區”,各級干部在實際工作中不約而同地遇到了一些難點和熱點問題,迫切需要從理論分析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理論宣傳的舞臺更加廣闊。隨著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力量迅速崛起,越來越多的黨報黨刊開始嘗試利用網站專題、視頻、自媒體等新型平臺宣傳重大主題,有的甚至發展出“線上+線下”的理論宣講方式,更具親和力和滲透力。
在為積極形勢感到歡欣鼓舞的同時,也必須正視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長期以來,理論宣傳工作領域存在資源分散、媒體融合度不高等現象,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首先,理論宣傳主體單位較多,存在力量分散、資源浪費、各自為戰的現象。當前從事理論宣傳的既有報刊、電臺、電視臺、網站等媒體單位,又有社科院所、高等院校等研究機構,單位間溝通合作不夠深入,雖在一些重大報道主題中能夠做到共同發聲,但更深層面的資源共享、聯合策劃較少;一些不同單位的理論宣傳產品在目標受眾、內容手段方面嚴重交叉重復,造成資源浪費,且非常影響受眾的閱讀體驗。
其次,對新媒體重視和利用程度不夠,存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資源融合度不高的現象。理論宣傳單位以黨報黨刊為主,過去較長一段時間,由于媒體資源短缺,傳統黨報黨刊傳播方式形成了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單向傳播,“我刊載什么受眾只能看到什么”。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媒體形態,已經徹底顛覆了傳統的信息生產和傳播方式,然而主要依靠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集體訂購的黨報黨刊,還未真切體會到市場反饋回來的“寒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單向傳播的慣性思維,存在與受眾閱讀需求脫節現象。此外,一些理論宣傳工作者存在“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理,只求完成規定動作,主動創新意識不強,對于媒體融合存在畏難情緒,憚于手段創新。
現階段理論宣傳資源整合的可行性分析
單絲不成線,獨木難為林。在國內外傳播格局劇烈變化的新形勢下,做好黨的理論宣傳工作,必須跨出單位“小圈子”,主動參與構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大宣傳”平臺,想方設法擴大傳播優勢,打造具備強大社會影響力的理論宣傳旗艦品牌。
當前,理論宣傳戰線的資源整合具有現實可行性。
首先,國內主流媒體已經拉開資源整合大幕。媒體資源,是指媒體所擁有的思想、文化、信息等“軟資源”和人才、技術、載體等“硬資源”。媒體資源整合,是指媒體根據各種資源的內在聯系和相互關系,按照行業對口、技術對接,有序集聚、優化重構的原則,對媒體內部與外部資源進行調整、重組,旨在產生“1+1>2”的效益。近年來,為改變媒體資源“小而全”、“低而散”的格局,一些傳統主流媒體紛紛開始進行內部整合。一些業務相近、資源相通、渠道相同的媒體單位,也主動打破地域和部門限制,跨地區跨部門組建媒體集團公司。
其次,本市在理論宣傳資源整合方面擁有良好基礎。當前,北京主要擁有四類理論宣傳陣地:一是以《前線》《〈北京日報〉理論周刊》《北京支部生活》等為代表的黨報黨刊理論宣傳媒體;二是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新視野》等為代表的社科理論刊物;三是以北京市委講師團為代表的理論宣講機構;四是以千龍網和宣講家網站為代表的網絡新媒體。可以說,北京市理論宣傳戰線已經初步形成了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從對內宣傳到對外宣傳、從線上到線下、從理論熱點到工作熱點全覆蓋的基本格局,梯次清楚、特色鮮明。多年來,這些單位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優勢和工作特色,在理論宣傳領域都取得了顯著成果。近年來,本市多家理論宣傳單位為適應媒體傳播格局的變化,拓展了自己的戰線,建設了自己的新媒體平臺,這雖然有助于理論宣傳工作的“百花齊放”,但其中難免有交叉重復、甚至資源浪費的情況,如果能將這些資源有效統籌整合,將更加有利于打造北京市理論宣傳工作的旗艦品牌。
再次,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規劃建設為本市理論宣傳資源整合提供了現實條件。如能以城市副中心建設為契機,打破市屬理論宣傳單位條塊分割的體制壁壘,按照同行業同業態合并同類項,成立報刊媒體集團,統籌媒體資源,將大大提升北京市理論宣傳品牌在全國范圍內的整體競爭力。
整合媒體資源打造北京市“大理論”宣傳陣地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隨著形勢發展,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創新理念、內容、體裁、形式、方法、手段、業態、體制、機制,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新形勢下,高度重視理論宣傳,大膽創新、積極探索,綜合利用各種媒體平臺,打造“大理論”宣傳陣地,切實將首都資源優勢轉化為宣傳強勢,對于做好“兩個鞏固”、動員廣大干部群眾奮力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北京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首先,做好“四個統籌”,切實推進現有理論宣傳資源和力量的優化整合。具體包括:
做好隊伍統籌,通過建立“理論宣傳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實現理論宣傳報道統一策劃、集中部署。建議以定期會與專題會相結合的形式召開,相關部門派員參加,協調各自宣傳報道重點,明確報道分工,并就某一重大理論專題組織座談,達到相互交流、彼此借鑒、取長補短、凝神聚力的目的。
做好資源統籌,通過建立“理論資源基礎數據庫”,推動理論宣傳資源的高效利用。可以依托黨報黨刊已有的海量理論資源,利用大數據手段,開發統一的、共享的“理論資源基礎數據庫”,實現一條理論信息生成后立即放入大數據庫系統內,報刊、網絡、微信、微博、手機報、客戶端都可以同時從后臺選擇符合自己的新聞產品進行深加工,使各種媒體平臺實現真正的資源共享。
做好平臺統籌,通過打造“理論宣傳新媒體中心”,實現對理論傳播新媒體平臺的統一管理。建議成立理論宣傳新媒體中心,或在本市新成立的新媒體集團中增設理論宣傳平臺,整合市屬媒體中涉及理論宣傳內容的新媒體產品,解決理論宣傳領域存在的新媒體產品獨立發展、各自為戰、內容重復的問題。
做好人才統籌,通過集中培訓、輪崗鍛煉,培養一支媒體融合型的理論宣傳編輯記者隊伍。理論宣傳工作者既要具備政治家的眼光和報刊人的敏感,又要具備學者的素質和文化人的修養;在媒體融合發展的大環境下,還需要兼具傳統媒體的采寫能力和新媒體的運維能力。因此,新形勢下,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理論編輯記者是非常不易的。建議針對理論宣傳工作領域專門建立一套培訓機制,各單位選派骨干力量定期參加,集中提升思想認識和能力素質水平。同時,還可以構建不同理論宣傳單位之間的人才交流機制,使編輯記者通過體驗不同性質的媒體崗位,來掌握從不同傳播載體和終端的角度進行采訪、報道的技能,從而生產出適合各種形態的終端產品,更好地發出主流輿論的聲音。
其次,主管部門牽頭頂層設計,探索集中化、集約化、集團化發展之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新聞報刊司表示,2016年將進一步總結探索報刊平臺建設和多模式集中辦報辦刊,大力推動報刊集約化發展,在產業上解決小散弱問題。要實現集約化集團化發展的目標,就必須對現有媒體資源進行整合,而整合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程,堪稱是一場媒體變革,單憑媒體之間自愿組合難以完成。因此,建議由理論宣傳主管部門牽頭頂層設計,打破現有理論宣傳單位資源分散、封閉管理的模式,堅持以大帶小、以強帶弱,以黨報黨刊黨網為龍頭成立集團,集團下設經過資源整合的互相關聯的不同媒介業態,明確各自功能定位,統一規范、集中管理,共同開發共享資源,壯大報刊網綜合實力,打造整體競爭力,解決產品分眾化、專業化和品牌化問題。
再次,強調黨報黨刊黨網姓黨的性質,牢牢把握“大理論”宣傳陣地建設的正確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宣傳陣地,必須姓黨;新聞輿論工作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都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大理論”宣傳陣地建設必須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把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牢牢堅持黨性原則,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牢牢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牢牢堅持正面宣傳為主。著眼具體操作層面,“大理論”宣傳陣地必須對理論宣傳的業務流程和人員隊伍進行集中統一管理。針對不同傳播媒介,都要建立標準化的采編程序,從制度機制層面查漏補缺,將各種差錯防患于未然;針對不同媒體平臺的采編人員,都要培養其政治家辦報的意識,使其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找準坐標定位,牢記社會責任。總之,通過推動不同宣傳單位報刊臺網的真正融合發展,切實提高本市理論宣傳戰線的整體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
(課題組負責人:陳之昌;課題組成員:王梅、鞏琳萌、魏岳江、許海;執筆:鞏琳萌、魏岳江)
責任編輯:杜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