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洋溢著快樂與幸福的學習環境會讓學生在玩耍中自覺地掌握課堂知識,游戲教學還可以避免傳統說教方式壓抑學生個性和思維的情況,有助于開發學生的智力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合作學習理論 多元智能理論 小學數學 應用研究
一、游戲教學的理論基礎
(一)合作學習理論。合作學習最早是在美國被人們提出來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合作學習理念得到完善并已經成為教學的重要部分。在20世紀90年代初,合作學習開始在我國有了初步的探索和發展。在現階段“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合作學習還具有很廣泛的開拓發展空間。
(二)多元智能理論。多元智能是由美國教育工作者提出的,霍華德顛覆人們的傳統認識,提出人存在著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如果有學生在某科目表現不好,教師要耐心引導而非打擊批評。過去對智力的認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利于反映每個學生的真實水平,也不利于挖掘學生的潛在能量。多元智能理論應用范圍較廣,幼兒園、小學甚至研究院以及國際MBA課程中都有所應用,該理論有助于形成正確的智力觀、評價觀、教學觀、學生觀以及發展觀,在教學改革中意義重大。
二、數學教學中游戲設計的原則
在數學教學中,游戲設計并不是隨心所欲的,在數學教學中要堅持思想性、趣味性、直觀性,游戲設計必須對課堂教學有積極的作用,讓學生在玩耍中學習,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吸收和理解。游戲的設計是以課堂教學目標為出發點,因此游戲要能夠激發學生的深度思考,讓學生通過游戲對某個問題的認識更加有深度。例如在學習“鐘表”的時候,教師可以請一些學生到講臺上表演,通過多樣化形式來展示鐘表一秒、一分鐘、一小時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該游戲并不是真的要學生去跳一分鐘或者一個小時,而是讓學生以自己對時間的理解通過自己所獨有的形式來表達。我們看到有的學生會用跳一步表示一秒,用夸張的慢動作展示一分鐘的概念,用靜止表示一個小時的緩慢。在游戲中,學生會對時間的快慢有一個認識,同時對時分秒針各自的狀態也大致了解。緊接著,教師再問學生:“同學們,既然你們這么擅長對時間的表現,那么我想請問有哪一位學生可以為我們表演一個人的一輩子有多長呢?”這時候,教室瞬間安靜了下來,同學們開始思考人的一輩子需要經歷多少個鐘表上的時分秒,這時候,學生對人生會若有所思,對時間的概念認識也就更加深刻了。
三、基于教育游戲理論的小學數學教學研究
(一)游戲有利于數學課堂氛圍營造
小學生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也總是精力滿滿,教師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游戲讓學生在無意中學會知識。歡樂愉快的游戲給學生更深刻的印象,學生的性格也會在游戲中慢慢形成。例如在學習“分類”這個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設置一個“找家人”的小游戲,將準備好的各類型圖片以多媒體形式播放給學生看,讓學生自由發言,按照學生們的認識將動物、水果、家具等圖片分門別類,學生可以自由交流、探討,也可以發表自己的反對意見。教師要對學生的溝通進行有意識的引導,問學生為什么要這樣分類、那樣分類、哪里不對等等問題。在游戲中,數學課堂氛圍變得和諧融洽,學生通過交流增強了彼此的情感。
(二)游戲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過去教學中,學生規規矩矩聽老師講解知識,不能任意打斷教師上課,嚴肅的教學氛圍難以吸引某些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數學要跟進改革的步伐,在適當的時候引入游戲,輔助數學教學。游戲的設計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從學生實際的認知水平出發,將教學、游戲、生活有機結合在一起,增強數學知識的實用性。
(三)引入游戲,挖掘學生潛力
在學習小學空間部分的知識點時,很多數學教師十分頭痛,如何讓學生認識二維事物、三維事物呢?此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一個折紙和剪紙游戲,讓學生們先按照自己的心意折成或者剪成自己喜歡的形狀,教師可以有意識地記住學生們的操作情況,看哪些同學表現比較好,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為之后的教學奠定基礎。接著,教師播放課件,將教材中需要掌握的幾種圖形展示給學生,鼓勵學生嘗試動手去制作出這些形狀。緊接著,教師結合當堂所需掌握的圖形讓做得比較好的學生起來回答他是如何做到的。在分享與交流中,教師將圖形理論知識融入游戲中,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完成了教學目標。僅僅是一個圖形教學課堂,教師營造了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一些對數學并不感興趣的學生會因為小游戲培養起學習的興趣,有的學生會發現自己在剪紙或者折紙方面的天賦,也有的學生會在游戲中隱約意識到圖形之間的緊密聯系。無論是哪種情況,都給小學數學教學課堂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學生的潛力也得到開發。
結束語
轉換思維方式,需要教學工作者將教育游戲當作一種教學媒介,同時又將其視為環境教學的一部分,有效的游戲教學可以大大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鄧海霞.教育游戲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J].科學中國人,2016(30).
[2]徐曉琪.淺談程序教學在教學游戲中的運用[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07).
[3]李曉君.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學周刊,2011(17).
[4]沈建芹.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略探[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0(12).
(作者單位:山西省臨縣南關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