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都區職業技術學校坐落在臨汾市東城,是臨汾市唯一一所公辦職業學校。學校1984年建校,在市委、市政府及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從原來的占地不足10畝的第一職業中學喬遷新址,成長為占地面積達150畝的規模大、設備全的現代化職業學校。學校以“注重德能,突出特色,培養實用型人才”為辦學理念,立足校情、生情,推動學校可持續發展,促進師生技能提升,為學生選擇職業方向和人生發展提供平臺,展現出職業教育的獨特魅力。新一屆領導班子上任之后,學校的發展更加迅速,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學生技能在同類學校中獨占鰲頭,對口高考升學率達90%、就業率達100%。校委會將校園文化建設、德育教育列為學校工作的重點,校企合作、家校交流、實踐活動、技能比武、頂崗實習等各項工作精彩紛呈,建成了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充滿活力的“和諧校園”。
風清氣正 建設務實創新領導班子
各項管理堅持以人為本。學校以黃彤哲(校長)、梁增壽(黨支部書記)、黃偉民(工會主席)、李文偉(分管教學工作副校長)、李睿(分管學生工作副校長)成立校委會,大力推動管理體制改革,實行教代會和工會參與民主管理。經校委會研究制定了“科學管理、民主參與、依法決策、認真落實”的臨汾市16字工作思路,確定了“安全、穩定、規范、提升”的8字育人目標。校委會提出領導班子要做到“五有、五要、五不”:工作有計劃,有行動,有落實,有監督,有反饋;要互相信任,不猜疑;要互相交流,不隔閡;要互相支持,不拆臺;要互相諒解,不推諉;要互相關心,不冷漠。校委會工作形成“各司其職、分工協作、統一步調、作風民主”的工作模式,各項工作有一個良好的運行環境。
對于中層干部與學科教師的管理,實行全員聘任制,中層干部則實行競爭上崗。2014年8月通過公開競聘,學校組建了新的中層隊伍,形成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動態用人格局。學校積極引進社會力量參與學校管理,如邀請轄區派出所警官等有關專業人員擔任學校法律顧問,定期來校作法律知識專題報告;邀請社區領導、家長代表參加學校“遠離毒品、珍愛生命”宣傳活動及安全消防演練,觀摩“教師評教評學”,觀看“學生技能大賽”等學校事務。學校形成了風清氣正、人人專心干好本職工作的良好氛圍,新一屆領導班子也建設成為團結奮進、務實創新的領導班子。
尊師重教 打造素質過硬教師隊伍
教師是學校工作的主體。學校堅持實施“名師工程”方案,重視師德師風建設,在教師隊伍中鼓勵先進、弘揚正氣、發揮榜樣的力量,在校園內營造“育人做楷模,教學爭先進”的良好氛圍。學校定期組織教師學習《教師法》《義務教育法》等法律法規,讓每一位教師學法、知法、懂法;聘請名師李愛鳳作“如何做學生們心目中的好老師”現場報告;每學期學校均要開展“觀摩教學”賽講活動,評選出學期“十佳”教師,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
2015年12月,學校為進一步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適時展開了“講師德、正師風、強素質、樹形象”演講大賽,全體教職工積極參加。盧新忠老師的演講《28年的堅守》引起了全體教師的共鳴,贏得了老師們的陣陣掌聲。
為保障師生能夠安全用餐,學校多次召開學校食品安全會,就食堂管理制定了“工作人員個人衛生制度”、“餐具消毒衛生制度”、“食品冷藏衛生制度”、“配菜衛生制度”、“食品采購衛生制度”等,黨支部書記梁增壽負責學生食堂監督工作并親自組織后勤及餐廳人員學習《食堂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食堂工作人員崗位職責》等相關制度。
理實結合 培養“技能精、效率高”人才
分管教學工作的副校長李文偉業務熟練,責任心強,工作上踏踏實實、兢兢業業,有責任有擔當。來到職業技術學校之后,每件事都安排得有條不紊,為解決學校的實際問題尋求良方,虛心聽取多方意見,各項工作認真落實。教務科在他的領導下,持續開展“五項工作”,突出“十個活動”。教學常規的管理上采用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理(論)實(踐)相結合教學模式”:每學期都要通過學期學業、品德檢測工作,評選出學習成績好、道德品質高的“優秀學生”;通過學生技能比武大賽活動,評選出“技術高、理論強”的“學生高手”及“專業教師能人”。賈志軍老師精通程序設計與平臺操作,在省級多媒體課件大賽中榮獲一等獎,在他的指導培訓下,2014~2015年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參加省級計算機技能大賽,取得一等獎2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13名的好成績,賈志軍也被評為優秀指導教師一等獎,為學校爭得了榮譽。郝興老師是汽修專業的權威專家,他的學生藝高人膽大,在每學期的技能比武活動中,汽修專業學生的“發動機故障檢修”、“汽車電器元件故常排查”總是吸引全校師生的現場觀看;他的學生在2015年全省汽車技能大賽中,30余名參賽者中有10名學生榮獲二等獎,其余均獲得三等獎;郝興的學生擁有過硬的技術本領,在實習崗位很快就成為骨干力量。
為了提高畢業生就業率,學校著力完善設備配置,建立實訓基地。2014年初,學校多方籌集資金,為每位老師配備一臺筆記本電腦,建立校園網全覆蓋,建設多媒體教室,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校領導與各專業老師多次進行市場調查與實地考察,為數控專業、機電專業、汽修專業配備實訓設備,學生不出校門就可以順利完成實踐操作。
校企合作、頂崗實習是職業學校一項非常關鍵的工作環節。在2013年之前,學生頂崗實習工作進展緩慢。面對這種情況,李文偉經過多次走進全國各地各大企業聯系溝通,深入調查,行程上萬公里,寫出了十幾萬字的調查報告,與北京、青島、廣州等地的知名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實訓基地,每學期都會邀請企業負責人來校為學生及家長作實習動員報告。李文偉一切為學生著想,每年高三年級的學生都是在他的護送下順利進入實習單位,頂崗實習結束后,畢業生可順利就業,就業率達100%,年薪可達3~5萬元。
文化引領 激勵師生不斷追求卓越
校園環境是潤物無聲的春雨,校園文化是沉默而有風范的老師,對師生們起著無聲勝有聲的教育作用。步入校園,可以看到每一面墻、每一株植物、每一條走廊都在“說話”:二十四孝道長廊、古今中外名人學法廣場、學生才藝展示平臺、現代文明、科技成就、名言警句等蘊含著做人的真理。當二十四孝道長廊矗立在教學廣場時,全校師生利用一個月的時間,“每日一孝”,熟讀、理解“二十四孝”:全校師生各抒己見,從不同角度談體會,寫心得500余篇。學校語文教研組、德育處老師共同進行查閱與審批,從500余篇心得體會中挑選出百篇精品,上傳至學校網站,師生們只要上網就可以隨時看到自己的作品,將中國傳統文化“孝道教育”深入人心,落到實處。“二十四孝”、“名言警句”的精髓思想教育、影響、熏陶著廣大師生。學校于2015年5月聘請國學講師來學校作國學講座,在師生中引起強烈反響;2015年10月,特邀山東衛視嘉賓主持劉文軍教授來校作“孝道與幸福”專題講座,為600名學生與家長上了一堂生動的傳統文化“孝道教育”德育課。學校每學期都要召開兩次家長會,建立家校交流平臺,讓家長知道孩子在校的情況,更好地配合學校教育孩子,也為學校進一步了解學生家庭實際情況提供了渠道。
關心學生的生活更能促進德育滲透。分管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副校長李睿對工作認真負責,不言辛苦。他總是把學校工作放在首位,清晨,當校園大門剛剛開啟的時候,就可以見到李睿騎著他那輛心愛的坐騎——“賽車”一路趕來,直奔廣播室,打開播音器,嘹亮的運動員進行曲響徹校園,同學們在晨跑中開始了一天的學習生活。李睿關心每一位學生,哪個學生在紀律上有不良表現,他總會耐心說服教育;哪個學生家庭有困難,他總會熱心幫助。
校園處處是德育教育之地:“開學典禮”、“軍事訓練”、“地震、火災逃生演習”、“法律課堂”、“道德講座”、“家長會”、“學雷鋒做好事”社團活動、“感恩父母 放飛夢想”演講賽、“五四青年節”歌詠比賽、“經典詩詞朗誦”等一系列主題活動奠定了學生的道德基礎,打好了學生的人生底色。校園文化和德育教育的緊密結合是堯都區職業技術學校的一大亮點,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注重文化引領,激勵著全體師生追求卓越。
一個好的領導班子就是一所好學校。只有出色的領導班子才能帶出優秀的教師團隊,才能培養出技能超群、出類拔萃的學生。堯都區職業技術學校全體職校人正沿著清晰的工作思路,向“全市一流、全省知名、全國有影響力的學校”邁進!邰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