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導報訊 記者耿倩 3月9日,記者從山西省科技廳獲悉,為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山西組織編制了《山西省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辦法》及7個配套專項管理辦法(以下簡稱“1+7”管理辦法),以期建立統一、規范的、適應新體系的科技計劃管理辦法,有效避免各部門在科技計劃和項目管理上各自為政,提高財政科研資金使用效益。
隨著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科技計劃面臨的形勢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據了解,當前山西省實施的科技計劃管理辦法是原山西省科委于1991年制定出臺的,已實施25年,這些管理辦法已無法滿足當前管理需求,為此,山西省印發了《山西省深化省級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改革方案》),《改革方案》將統籌15個部門的33個科技計劃、專項和基金,構建總體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的5大類科技計劃管理新體系。
根據《改革方案》精神,山西組織編制了“1+7”管理辦法。辦法覆蓋了新的5大類科技計劃和項目管理的全過程。“1”是主體管理辦法,明確了5大類科技計劃的管理機制、支持重點、組織實施、監督管理和信息化等,是各類計劃全過程管理的通用管理辦法。“7”是專項管理辦法,是依據5大類科技計劃特點,為滿足具體項目管理需求而制定的配套管理辦法。“1+7”管理辦法按照新科技管理體制的要求,明確實行廳際聯席會議制度,依托戰略咨詢與綜合評審委員會提出意見,擇優選定項目管理專業機構,承擔科技計劃項目的評審、立項、過程管理和結題驗收等工作。區別以往管理辦法,進一步健全了科技計劃項目的產生方式和立項機制等,確定了科技計劃的監管機制和信息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