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村位于晉城市主城區和北石店新區結合部,地處北環路和暢安路的交匯處,村域面積2.3平方公里,現有村民789戶,總人口1893人。近年來,司徒村以促進社會與經濟全面協調發展、創造良好生態環境為根本目標,嚴格按照生態村建設實施方案進行建設,推動了當地生態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經濟的快速發展。
2009年啟動城中村改造后,司徒村在規劃建設中保留了上千年歷史的“天齊大廟”,并且將穿村而過的司徒河改造成一條景觀河;將原有舊村全部拆遷,新建現代化住宅小區,綠地率達29.1%。為了更好地改善生態環境、確保村民增收致富,司徒村同時啟動了“司徒小鎮”現代農業示范園區項目,依托獨特地理位置優勢,以原有和改造后的自然生態、天然無污染環境為依托,發展生態旅游觀光農業園建設,促進農林業科技成果轉化,形成集農林業高交種植、農林業科技教育為一體的新型農林業生產模式:大力調整農林業種植結構,發展花卉、苗木、林果、大棚蔬菜等特色產品生產;向外延伸,聯系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向規模要效益,實行連片規模種植,帶動群眾走農林業生產集約化道路;打造園區這一龍頭企業,通過網絡平臺實現與外界的接軌,帶領村民走科技致富道路。目前,全村水果采摘、花卉苗木銷售、大棚蔬菜、開心農場土地租金、生態農家樂、觀光旅游年收入在1000萬元以上。司徒村還實施了林果節水灌溉、林業節水工程等項目,給廣大農民群眾帶來了實惠,群眾植樹造林積極性和保護環境意識逐漸提高,達到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效合一,實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為使生態村創建活動家喻戶曉,司徒村利用各種會議、黑板報、宣傳欄、橫幅、標語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媒介和形式,廣泛深入宣傳生態村建設的重要意義。同時,司徒村非常注重群眾文化建設,在“司徒小鎮”農業園區建設了多處群眾活動廣場,其中一處被列為文化活動站供村民免費使用。司徒村還先后建起了廣場舞蹈隊、農民鑼鼓隊等,并連續開展“五好家庭”的評比活動。
經過十幾年造林和環境改造,司徒村生態環境得到較好的恢復和發展,榮獲“文明和諧村”、“經濟社會發展紅旗村”、“晉城市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等榮譽稱號,同時被列為山西省和晉城市兩級政府的“轉型綜改試驗標桿項目”。如今,這里樹木蔥蘢、鳥語花香,還有亭臺樓閣點綴其間。昔日污水橫流的荒山披上了綠裝,多年不見的喜鵲又出沒于枝頭樹梢,一些不知名的動物在田野林間嬉戲。為豐富園區的趣味性,司徒村專門建設了一個開心牧場,養殖孔雀、鴛鴦、山雞等十幾種觀賞型動物,還有一些可以認領養殖的家雞、珍珠雞、兔子等多種家禽。當人們走進司徒村,仿佛置身于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