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叔叔您好!請問您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樣兒?”
“叔叔,請問您在飛船發射升空的時候緊張嗎?”
“叔 叔,在 太 空中怎 樣 吃 飯、睡 覺呢?”
……

現場聽課同學的問題一個接一個。這究竟是一場什么樣的課,讓孩子們如此興奮和喜歡呢?
原來,這是一場精彩的“太空課堂”授課。2015年11月5日,由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8所《軍事文摘·科學少年》雜志聯合青島市黃島區教育體育局發起的全國中小學生“太空課堂”山東站活動走進山東省青島市。執行“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的英雄航天員張曉光親臨“太空課堂”現場,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堂精彩生動的航天科普知識講座,受到了授課現場同學的熱烈歡迎。
當張曉光身著出征服精神抖擻地出現在富有濃郁航天科技教育特色的青島市黃島區太行山路小學時,同學們情不自禁地發出了陣陣歡呼聲,能與心目中的航天英雄面對面交流使同學們無比興奮,早準備了一肚子的問題要向張曉光叔叔請教呢。
在“太空課堂”上,張曉光從自己成為一名航天員的親身經歷講起,結合我國航天科技發展和科學技術創新,以航天人強烈的愛國情懷和深入淺出的語言為同學們講述了中國航天事業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發展歷程,并為獲得“雛鷹爭章”的少先隊員們頒發了太空獎章,寄語同學們要從小樹立遠大理想,長大后加入中國航天隊伍,牢記國家的尊嚴與使命,熱愛科學、勤于實踐,勇攀科學高峰,為偉大祖國屹立世界強國之林貢獻一份力量。
授課現場氣氛熱烈,同學們被英雄航天員張曉光叔叔的精神所感染,在互動環節大家踴躍提問。張曉光耐心地為這些對太空、對航天充滿好奇心的同學們一一作答,精彩的闡述贏得大家的陣陣掌聲。整個授課過程深入淺出、生動活潑,既加深了青少年對航天知識的了解,也激發了大家對神秘太空的向往,受到在場學生的熱烈歡迎。
2013年6月20日,張曉光曾作為攝像師于中國最高的講臺—離地面300多千米的“天宮一號”上,在失重環境下,用束縛帶把自己固定在艙壁上,再用手持攝像機保持長時間穩定拍攝,把圖像傳回地面課堂,與王亞平、聶海勝兩名航天員共同為全國青少年進行太空授課。
本次全國中小學生“太空課堂”山東站活動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主辦,二院208所《軍事文摘·科學少年》雜志、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教育體育局承辦,得到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和中國航天基金會的指導與大力支持。
全國中小學生“太空課堂”于2014年5月7日在北京正式啟動,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我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少將親授第一課。全國中小學生“太空課堂”啟動一年多來,通過在《軍事文摘·科學少年》雜志開辟“航天員與小讀者面對面”互動欄目、舉辦“太空課堂院士名家進校園”“太空課堂走進中西部地區”“全國中小學生太空課堂夏令營”等多種形式,在全社會特別是青少年中間掀起了關注航天、熱愛航天、探索航天的熱潮,全國中小學生“太空課堂”成為傳承航天精神、傳播航天技術、放飛航天夢想、凝聚中國航天事業創立近60年來,中國航天人始終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發展道路,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輝煌 成就。《軍事文摘·科學少年》作為面向青少年進行航天科普教育的權威刊物,將始終以“為孩子插上夢想飛天的翅膀”為己任,繼續推 進全國中小 學生“太空課堂”活動在全國青少年中深入開展,激發他們認識航天、關注航天、投身航天、筑夢航天的理想與情懷,讓中國航天事業薪火相傳、永續輝煌,以航天夢助力中國夢早日實現!
小鏈接
在美麗的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有一座綠樹掩映的美麗學校—太行山路小學。學校建于2009年9月,占地30畝,建筑總面積12648平方米。建校以來,學校一直堅持“正氣樹人、品質立校”的辦學理念,秉承“不誠無物、見賢思齊”的校訓,努力打造“文明正氣、靈慧陽光”的校風。
學校在發展中獲得多項榮譽:世界創造力獎及國際發明特色學校、山東省規范化學校、山東省綠色學校、青島市海洋科普示范學校、青島市校園足球重點學校、青島市紅十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