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干凈整潔的白大褂,一副普通的眼鏡架在并不挺拔的鼻梁上,簡單又不失嚴謹……2月19日,《科學導報》記者來到山西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見到了正在做實驗的森林綜合利用研究所所長張素華,雖然只是一個很簡單的步驟,但張素華沒有絲毫的懈怠,仍然專心致志、一絲不茍。“科研必須有一個嚴謹?shù)膽B(tài)度,想要取得成功,就不能忽視每一個細節(jié)。”做完實驗的張素華一邊收拾用具一邊對記者說。
扎根三晉
1988年6月,畢業(yè)于東北林業(yè)大學的張素華追隨著愛情從熟悉的遼寧來到了完全陌生的太原。“因為自己學的是林產(chǎn)化工專業(yè),當時正好趕上林業(yè)科學研究院招聘,我就應聘進入了山西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一直工作到現(xiàn)在。”張素華向記者說道。遠離家鄉(xiāng)的張素華在承受孤獨的同時,將精力全部投入到工作之中。
“一說起科研工作,很多人可能覺得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其實在研究過程中也有許多樂趣。”張素華回憶道,“在做沙棘全果渣中原花青素提取的時候,只有文獻資料說明原花青素存在,但是沒有任何文獻記載如何提取原花青素、含量是多少,所有的一切只能靠自己摸索。”遇到困難的張素華并沒有放棄,反而有了更大的動力。一次偶然的機會,張素華在岢嵐進行大型實驗時發(fā)現(xiàn),濃縮后的提取液因設備原因,在泄漏后遇到地面上的水發(fā)生了沉淀,這讓張素華欣喜萬分,經(jīng)過不斷嘗試后,終于得到了原花青素。
在原花青素成功提取后,張素華又接手了草酸鈣的提取。同樣是只有文獻記載,只知道草酸和石灰水可以產(chǎn)生草酸鈣,但如何產(chǎn)生卻沒有人知道,張素華又開始了新的探索。“草酸鈣的提取讓我更加驚喜,因為不知道如何提取,所以我將草酸加入到石灰水中,一邊思考一邊不停地攪拌,當攪拌到一定時間后,草酸鈣一下結(jié)晶出來,這讓我們立馬明白了草酸鈣的制作工藝。”張素華說道。在享受成功的喜悅時,張素華也養(yǎng)成了嚴謹?shù)目蒲袘B(tài)度。“每一個細節(jié)都有可能決定科研的成敗”成了張素華至今謹記在心的一句話。(下轉(zhuǎn)A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