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本分析是一個企業亙古不變的主題,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技術的發展,各種分析方法也與時俱進,不斷完善,本文通過分析制約成本的工作量、價格、時率和質量四項因素,提出了新的成本分析方法--“成本四元分析法”。
隨著油田進入高含水開發后期,受各種因素影響,成本控制日益困難。近年來,各級管理者越來越重視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在運行過程中,在管理結構、方式和方法上仍然存在一些與現行管理要求不相適應的地方,容易造成成本投入結構不合理,給成本管理和原油生產帶來不良影響。為了解決以上問題,必須盡快形成一種適合生產和成本投入特點的分析方法。在實際管理中發現,生產和成本的投入,總是受工作量、價格、時率和質量四項因素的制約,將這四項因素分別進行分析、研究后逐步形成了一套新的成本管理思路。
一、目前成本分析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對成本形勢優劣的判斷還僅停留在經驗上;沒有形成一套科學合理的判斷方法。在判斷生產經營狀況時,往往只以自身經驗作為依據,缺少科學合理的分析判斷方法。如只注重表面報表數據忽略內在因素。
二是重靜態分析輕動態控制。當前的成本管理往往只是單純關注于某個問題點或關鍵點,屬于靜態的分析,忽略了整個面,整個過程影響因素的考慮。
三是重結果分析輕原因分析。主要表現在只重視成本投入多少產出多少,不重視成本投入的影響因素。
二、成本“四元分析法”概念
成本四元分析法簡單說就是打開分析影響成本產生的主要因素,它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成本投入產出分析,而是通過分析影響成本的要素,來確定成本構成的科學性、合理性,是成本發生過程中影響因素的分析,通過影響因素分析最大限度降低成本的投入。 “四元”指 工作量、價格、時率和質量。
通過長期經驗積累分析發現,所有成本都是受工作量、價格、時率和質量四項因素制約的,要達到全面控制成本的目的,就需要把影響成本的每一個要素,都從工作量、價格、時間和質量四項因素進行分析,即將每個成本要素的單位成本,分解到工作量、價格、時間和質量四項分別獨立的課題中去,并加以研究,找出影響成本的原因,從而實現對成本控制的目的。
這種成本分析和控制的方法,稱為“成本四元分析法”。它是成本管理的核心,是每一環節進行分析的主要方法,具體內容如下:
三、成本“四元分析法”具體內容
1、工作量分析
工作量分為三類:
一是現存工作量,對于現有工作量,是否可通過優化方案、精簡工序、強化運行來降低成本。
二是能預測工作量,是指成本還沒有發生,但根據生產情況能夠預測發生的工作量,如根據生產情況,提前預測出下一步的作業工作量,做好成本安排和協調。
三是突發性工作量。在生產過程中因意外原因造成的工作量,如設備故障或因施工不當造成停電、穿孔等。這種工作量不能提前預測,只能根據設備狀況,提前做好維護管理工作,加強運行與管理,做好防范措施。
工作量分析的目的是如何通過減少工作量,或優化工作量,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2、價格分析
影響價格的因素有兩種: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
(1)外部因素主要受市場物價變動、上級部門價格調整的影響,但市場價格變動對企業來說是不可控因素,所以又以上級部門價格調整為主因,近年來的大宗物資采購帶來了一些價格優勢,但是上級部門對二級企業的內部定價。
(2)內部因素主要是通過內部挖潛和有效的運行,不斷豐富單位時間內工作量和減少價格構成因素,從客觀上達到降低價格的目的。
3、時率時效分析
時率時效包括時間量的損耗、時機的損耗和措施執行期的損耗三種類型。時率時效分析就是要針對這三種損耗,進行改進和消減。
(1)時間損耗是指時率的損失,如1小時能完成的工作卻花了2小時,增加了1小時的時率成本,又如,生產過程中工序與工序之間銜接性損耗。
應對措施:時率的損失可以采取優化作業措施方案,加強各單位和各工作環節之間的銜接以及采取價值工程等現代化管理方法等方法。如,通過實時監控縮短停井開井時間等。
(2)時機的損耗是指在規定的時間內由于相應的配套工作沒有跟上產生的工作等待時間。時機的損耗一方面可以造成作業時間延長,時間量損耗增大,另一方面,也往往使措施執行期延長。因此,實際上可以認為是時間量損耗和措施執行期損耗的總和。
應對措施:可以通過采取網絡規劃、平行施工等措施削減時機的損耗。如采取作業隊整體搬家、作業誤工考核等。
(3)措施執行期的損耗,措施制定后,由于沒有及時執行而產生的損耗即為措施執行期的損耗。
應對措施:措施執行期的延長,可以采取優化決策方案的辦法,使措施工作量盡量做到同期化和雁行化。
4、質量分析
質量是效益的保證,它不能單獨存在,而是存在于工作、時間、價格當中。沒有高質量的工作、是對成本的浪費;沒有高質量的時間,就沒有高效的工作;沒有科學的勞務定價,可能會影響各單位的工作熱情。因此任何一項工作必須從質量方面加以分析。主要包括:①決策質量,如施工設計的審核 ②施工工藝的優選③施工程序的設計 ④施工材料的選用,⑤施工質量的監督⑥作業成功率的提高等。
應對措施:措施執行期的延長,可以采取優化決策方案的辦法,使措施工作量盡量做到同期化和雁行化。
四、“成本四元分析法”的特點
1、整體性與分系統的統一。
“成本四元分析法”是成本管理各環節都適用的方法,它運用的對象不僅是針對整個單位成本,而且也包括單項成本。工作量、價格、時率和質量問題無論在總成本還是分項成本中都會同時存在,不會存在只有工作量、沒有時率、沒有質量的問題。同樣,在每個成本環節或每項成本中采用“四元分析法”進行成本分析與控制時都需要將這四項要素分項打開逐一分析后再相互融合。但每項成本管理的目標又都是圍繞總成本目標服務的,從而達到分系統與整體性的統一。
2、自我組織性。各分項元素的分析都是單獨運行的,都有其自身特有的分析體系、分析方法和界定標準,在總目標的指導下,可以進行有目的的自我組織,根據成本所處的環節,參照不同階段的預案,制定有針對性的具體措施,向著總體目標努力,因此,各分項元素具有較強的獨立性。
3、相互制約性。四元分析法中的四項分析元素表面看是彼此獨立的分析環節,相互沒有任何直接影響,但是打開分析可以發現其相互之間具有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作用。其中又以工作量和其他三個元素間的關系最密切。
4、具有韻律性。韻律性的好壞,體現出各系統成本管理的水平,若每個分析元素在沒有外部因素的影響下,經過建立每一分析元素可行的管理預案與措施,做到前饋控制、過程控制、后饋控制相結合,達到分系統的協調運行,促使成本的運行形成一種和諧、充滿活力的氣氛,進而激發出工作的動力。
五、油田企業實施“成本四元分析法”的意義
1、實現了成本的過程精細管理。對生產的整個過程進行監控、分析,針對不同狀況制定不同的措施,實現了全過程的分析、管理。
2、實現了對成本形勢的量化判斷,提高了對成本形勢的控制能力。對成本形式的把握不再以某個人主觀判斷為主,而是通過科學合理的計算方法來完成。
3、完善了成本管理體系,成本管理步入程序化、正規化、科學化。有利于優化成本投入結構,有利于實現油田高效良性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