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學上,積極經濟管理和消極經濟管理是是政府行使經濟職能的兩種不同的經濟管理方式。兩種經濟管理方式的關系對現代經濟學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對消極經濟管理與積極經濟管理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分析,為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參考。
社會不斷的發展下,促進了經濟的不斷增長,目前,國內的傳統計劃經濟已經逐漸被市場經濟制度所取代。政府在經濟方面的管理離不開積極經濟管理和消極經濟管理兩種形式,政府通過它們來實現基本的經濟職能。政府進行經濟管理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市場資源的最優化配置,但現實經濟中,政府的干預調控能力是有限的,無法完全達到政府預期的經濟狀態。消極經濟管理與積極經濟管理的很好的彌補了政府對經濟調控能力的單一,在有經濟計劃的情況下,政府能很好的運用兩種管理形式的關系激發市場經濟,從而完善改革經濟體系。
一、消極經濟管理的形成原因、目的與手段
1.消極經濟管理的形成原因。消極經濟管理的成因受經濟體系、價格變化和市場競爭三個因素的影響。第一,經濟體系因素,國內現在的經濟體系還不夠完善,在市場經濟體系中的假設與現實經濟不相符合是,政府需要用消極經濟管理的方法對經濟進行必要的干預,對經濟進行宏觀的調控。第二,價格變化,它受很多的外界因素影響,比如A產地的水果比B產地的水果銷售價格高很多,這樣高的價格變動,會影響消費者傾向于買B產地的水果,而A產地的水果會被冷落,在價格相差很大時會出現較高的經濟損失等問題。所以需要國家用消極經濟管理的手段干預經濟活動。第三,市場競爭,在市場經濟的多樣化發展下經濟活動缺乏有序的秩序,出現了壟斷等不公正的手段.
2.消極經濟管理的目的。消極經濟管理是政府的經濟管理的重要職能,它的目標是讓現實經濟與古典經濟假設理論的情況盡可能的相符合,從而,促進整個市場經濟的有序、優化和快速健康的發展。
3.消極經濟管理的手段。一般,國家進行消極經濟管理采用經濟、行政和法律三種手段進行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干預經濟,使其往國家偏好的方向發展。
二、積極經濟管理的形成原因、目的與手段
1.積極經濟管理的形成原因。影響積極經濟管理的主要有兩個因素,分別是經濟安全和資源配置。第一,在經濟安全上,國家需要通過積極經濟管理來確保我國市場經濟與國外的經濟進行交流時的安全問題。第二,資源配置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市場經濟能夠實現部分的資源最優化的配置,但這是不全面的,所以需要國家運用積極經濟管理進行干預,使經濟向資源配置最優化的方向發展。
2.積極經濟管理的目的。積極經濟管理也是政府進行經濟管理的基本職能之一,其目的是使國家經濟發展與理想中的目標相一致,使政府能最大化的管理市場經濟。
3.積極經濟管理的手段。積極經濟管理的手段與消極經濟管理的手段一樣,也是從經濟、行政和法律三個方面進行對市場經濟的宏觀干預。但積極經濟管理運用較多的是對經濟的引導,不是直接性的干預,如限制進口,調整稅率,保護出口物品等,從中確保我國經濟的安全。
三、消極經濟管理與積極經濟管理的聯系
消極經濟管理的形成因素是包含在積極經濟管理內的,總體來說,消極經濟管理的進行受經濟體系、價格彈性假設和市場競爭三個因素影響。資源最優化以人權和財產權權利體系為基礎,現實經濟不能全面的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需要國家進行消極經濟管理來調控。而積極經濟管理的目的包括了消極經濟管理的目的,從大局上看,消極經濟管理的目的是讓市場資源配置達到最優化,這種最優化的資源配置往往與現實中的不一樣,在這種情況下,政府需要通過對人身權和財產權權利體系的調整,市場經濟自我完善,讓資源配置最優化達到理想預期中的狀態??傃灾?,國家在進行經濟管理時,需建立在消極管理的基礎上,做好積極經濟管理,在不違背市場經濟,保證市場經濟有序,統一的前提下通過經濟、行政和法律手段進行管理??梢哉f,積極經濟管理的最終目的是讓消極經濟管理有序的進行。
從管理手段上看兩者的關系,消極經濟管理和積極經濟管理都是由經濟計劃,經濟調控和經濟決策形成的,因為經濟計劃有著特殊的對立性,導致兩者的關系也是相互對立的。消極經濟管理和積極經濟管理的經濟調控手段在管理方面是相同的,都是通過法律、行政和經濟等手段進行干預,而達到政府的預想狀態。
四、結語
在經濟學上,消極經濟管理和積極經濟管理是兩種重要的管理模式,政府對市場經濟進行管理主要通過消極經濟管理和積極經濟管理,它們間的關系對立又不可分割。積極經濟管理是以消極經濟管理為基礎,但兩者的管理手段都是相同的。準確的把握好兩者間的關系有助于國內市場經濟快速、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