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施工測量在整個建筑工程中,放樣精度至關重要。一旦放樣測量出現失誤,則會對整個工程中的放線、開挖、打樁、立模、鋼筋綁扎以及混凝土等工作產生不利影響,進而影響到整個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從而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文章重點就建筑工程測量定位放線誤差控制技術進行探討。
關鍵詞:建筑工程;測量定位;放線;誤差控制
一、建筑工程對放樣的精度要求以及特征
(一)開挖地基。不管是哪種建筑工程,對其進行設計的時候都需要將工程設計在一個非常穩定的土層(巖石層)的基礎上,如果在沒有建設之前就長期與大氣接觸,基本上都是經歷風化非常柔軟的地基,因此需要在建設之前予以清除,比如建設公路或者鐵路、樓房或者廠房等;而相對的,有一些例如大壩、地鐵或者隧道等,在開工之后就要立刻進行土方的挖掘,因此對于測量放樣沒有非常高的精度要求。
(二)安裝機電設備以及金屬結構。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當中,第一步土木建設占據比較大的施工工程量,偶爾還會實施預埋件的施工工作,而第三步的工序往往會和第二步進行交替操作,也就是說在初期混凝土澆筑完畢之后安裝機體的一部分,之后再次澆筑混凝土。
二、在建設建筑工程的過程當中定位放樣的方法
施工放樣的成果交付通常屬于馬上或數小時后,因此沒有足夠的時間對成果的正確性進行復查。因此,在作業中明確自我校核條件是放樣作業人員必須滿足的工作要求,保證問題與錯誤得到有效地解決和糾正。
(一)直線段定位放樣。所謂直線段定位放樣,通常在公路線型當中可以認為是最簡單且最易于操作的。一些地形相對平坦的地區,使用GPS經緯儀進行定向,使用鋼尺測量距離;在起伏相對較大的低段則設置直緩點或者緩直點,進行設站定向,使用測距儀來進行測量距離。
(二)曲線定位放樣。所謂曲線定位,比較常見的是圓曲線以及其他類型的線型,其主要的連接方式包括:直線以及圓曲線、圓曲線以及圓曲線、圓曲線以及回旋曲線等,為了能夠更好地實現填挖路基以及構筑物,在施工的過程當中需要對中線坐標進行加密。因此,放線的過程當中使用圓曲線公式來計算坐標。
三、放樣中的校核條件
施工放樣的成果交付通常屬于馬上或數小時后,因此沒有足夠的時間對成果的正確性進行復查。因此,在作業中明確自我校核條件是放樣作業人員必須滿足的工作要求,保證問題與錯誤得到有效地解決和糾正。
(一)主要軸線點的放樣。三點前方交會法(需要兩組坐標進行校核)、單三角形法(一般包括對三角和的校核)、三邊測距交會法等是主要軸線點的正確放樣方法,其中測定軸線點位嚴禁使用二點測角交會法。
(二)工程輪廓點的放樣。該方法一般會選擇測角前方交會定點,而將第三方向作為校核;當選用測角后方交會定點方法時,一般需要對四個已知方向進行觀測。校核條件包括了四組坐標,放樣建筑物輪廓點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都需要在放樣定點后進行,對相鄰輪廓點的間距進行測量,并對測量結果進行討論,以便發現粗差;選擇光電測距極坐標法進行放樣時,如果現場僅需要一個放樣點,則另一點的放樣數據也應設計,并將其側放在現場,對兩點間的設計間距進行準確丈量作以校核;如果精密放樣點屬于規則圖形,還需要對施工現場放樣點間的幾何關系進行檢查,而如果放樣三角高程利用采光電測距儀或者水準儀,必須進行往返觀測。
(三)用方向法(包括極坐標法)放樣。使用儀器進行測站定向的時候,需要后視2個確定的方向,以此來觀測方位角是否符合。如果是比較簡單且沒有極高的精度要求的情況下需要做到在水平角上觀測。如果需要一定的高程或者要進行傾斜改正操作的時候,則需要對天頂距進行一次觀測,防止在放樣的過程當中僅僅進行半測回且沒有校核條件的情況發生。
四、在放樣工作中如何進行現場平差
進行現場平差在一般工程施工中都需要進行,因此,現場平差屬于施工現場消除測量誤差的統稱。在進行一個方向線測放時,定點時最好選擇正、倒鏡,在現場一般要選擇兩方向線的中點設定為最后方向值。在大部分建筑領域中,對放樣測量的精度要求比較高,其主要是保證工程建筑物中所含構件的嚴密,有效地避免了放樣中較大誤差的發生,導致工程質量受到影響,即嚴密性;同時,還應做到松散的建筑部位彼此間聯系松馳,即松散性。這類工程部位,由于施工時具備一定的彈性,可以不用嚴格按照設計圖紙上三維尺寸的規定進行施工,因此其放樣后果對整個建筑工程的影響要低于嚴密性的部位。在放樣工作中,根據施工條件的變化,選擇合適的措施來確保嚴密區段嚴密性,而工程部位松散的區段中可以平均承受由于控制測量所帶來的誤差,消除其對工程質量的影響,以達到現場平差的效果。與一般平差任務相比,現場平差誤差并未消除,而是將其放到一個對工程施工不產生影響的范圍,從而消除誤差帶來的影響。如此,嚴密區段具有良好的嚴密關系,而控制網的測設誤差就被擠壓到松散區段。根據實際條件,歸納出現場測量平差的幾條標準:(1)在現場對一組觀測值進行調整,從而有效消除儀器觀測值過程中出現的不符合要求的數值;(2)對工程嚴密部位選擇一次性主副軸控制,將其測量誤差控制在最小值;(3)在(1)、(2)兩條的基礎上,將工程控制網測設的花費降到最低。
五、放樣后做好復測工作
測量復測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確保建筑工程整體質量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同時還要對建筑物高程數據以及平面位置是否符合設計要求進行復測。實踐表明,忽視復測工作通常容易造成施工測量事故。
(一)圖紙設計的復核。首先是對設計圖紙進行復核,測量人員首先需要對施工設計圖紙當中標注的尺寸展開全面校核;對總平面圖當中的建筑物具體坐標以及相關的數據等進行校對;對平面圖以及基礎圖當中軸線的位置、標高的具體尺寸、符號等內容是否完全符合;分段的長度能否和各段長度綜合保持一致。如果建筑物是矩形建筑物,那么核對其兩對邊的尺寸能否保持一致,假如局部的尺寸出現了變更,是否可能會影響到其他的尺寸。
(二)建筑物定位的復測。對建筑物定位進行復測,在建筑物定位之后,根據其定位控制樁來對建筑物的角點坐標、幾何尺寸以及標高等和設計圖紙當中標注的數據進行對比,檢查是否統一,是否能夠滿足工程精度的要求。觀察整體的建筑物方向準確與否,是否由于樁移位而造成位置偏移等意外情況,如果一旦發現了任何問題,就要在短時間內進行及時的糾正。
(三)水準點高程的復測。最后是對水準點的高程進行復測,在施工現場當中適當引入水準點之后,需要及時展開復測,并且需要往返觀測2次。進行水準點的測設的時候,需要保證與圖紙每個標明數據進行準確的校核,避免由于高程的使用失誤而導致整個建筑物的高程明顯降低,或者是升高等異常情況,釀成嚴重的后果。
(四)原始觀測記錄的復核。在進行室外實測記錄時,最好回到室內復核應更換測量員,通過反復校對提高數據的精確度。對于原始計算項目,可用校對公式、加法還原檢查法或其他方法,以確保各類差錯得到有效地糾正和解決。
綜上所述,施工測量在整個建筑工程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整個工程施工中需要給予高度的重視。同時還應該強化施工測量的管理力度,做到操作規范化,確保測量工作的精準度,進而全面提升整個工程的質量水平。
參考文獻:
[1]黨江河.淺談測量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主要工作[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01.
[2]潘仁才.淺談工程測量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運用[J].四川建材,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