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升,對于生活環境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多在設計上融入了綠色低碳理念的建筑映入人們的眼簾,在建筑的建造環節應用綠色的理念對于環境來說是一件好事,因為可以很大程度的減小環境的承載壓力,對于生活在建筑內的居民來說可以有效的節省生存上的資源使用開銷。文章通過建筑設計中融入的綠色理念進行了相關的分析與研究,僅供專業人士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綠色建筑;技術選擇;設計策略
綠色建筑理念在現代人們的生活中并不陌生,因為在實際的城市建造過程中已經將這種理念進行推廣,只是在推廣的過程中綠色理念也隨著時代的發展內容上也在發生著變化與革新。綠色理念在含義上是現代經濟發展演變過程中的一種環保意識的體現,這種環保意識體現在建筑建造過程中的每一方面,例如在建造的過程中就應用環保的建筑材料,或是在施工的過程中將環保的理念進行體現,盡量不污染周圍的環境,所以說綠色理念在建筑上的體現應是多方面的,多層次的。
一、綠色建筑設計技術概括分析
(一)規劃設計技術。建筑場地的設計、綠化場地的設計,以及整體布局的規劃,在綠色建筑整體規劃布局方面,主要包括建筑的朝向選擇、建筑的間距控制等。
(二)單體設計技術。建筑單體設計技術的應用,在關鍵技術應用選擇方面,應當結合實際開發工程項目的具體情況。不同體形系數大小的建筑,對于整個建筑能耗的影響程度是比較顯著的,換言之,綠色建筑體形系數越小,那么單位范圍內建筑的面積所能夠對應的建筑外表面積也就越小,進而就會影響(正面影響)著整個綠色建筑外圍護結構的傳熱性能,其傳熱過程中的損失程度也會極大地減少。除此(綠色建筑體形)之外,關于綠色建筑單體設計技術的應用,還包括其他多個方面,像綠色建筑通風、窗墻面積比、遮陽效果、外墻的設計等。圖 1 表示的是綠色建筑設計中建筑遮陽效果圖(遮陽有助于降低整個建筑的能耗,同時還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室內居住環境的舒適性)。
(三)材料利用技術。綠色建筑的材料利用技術,主要是指采用清潔生產的應用技術,或者是選用那些天然的資源、能源,大量使用那些農業產業發展領域所生產、制造出來的無毒害、無污染以及可回收再利用的建筑材料。當前在國內許多綠色建筑工程建設領域,多使用到的建筑材料多為混凝土砌塊、GRC 條板、預制輕鋼龍骨內隔墻、紙面石膏板等,而這些均屬于綠色建材的范疇。
(四)能源利用技術。當前使用最多的就是太陽能,同時也包括地熱能與風能,這些均屬于綠色能源。因此,在綠色建筑設計技術處理方面,應當更多地選擇該類無污染、可再生的清潔能源。
二、實例分析
我國東部的某島嶼,是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第二大島。隨著國內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當前,位于三角經濟區南部。當前我國國內關于綠色建筑的規劃、設計研究領域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但是總體上來看,綠色建筑的目標系統及其相應設計技術比較繁雜,基于其作為一項相對開放的生態系統來說,這座島嶼上在綠色理念應用上就做的比較成功,島嶼的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首先,合理安排建筑的設計與施工程序。包括場地與綠色規劃、建筑的設計以及建筑室內環境的評估、建材水資源的節約與利用。東山島項目開發在設計之初,主要結合當地的氣候資源特點,使建筑項目的設計建造與當地氣候相適應。其次,改造區域內建筑、公共場所的使用、運營和管理體系,使其做到統籌規劃。東山島也擁有著自身的一段歷史記憶,而旅游產業及技術產業的開發,也是為了進一步擴大其經濟影響力,借助于島嶼自身所具備的休閑娛樂與度假功能,與周邊三角經濟地帶協調統籌發展,進而全面輻射整個周邊區域。在具體設計技術選擇與處理方法手段方面,該工程建筑項目主要采用大眾參與模式,結合科學化管理機制,使之(建筑室內)與戶外空間的經濟性進行相互機制的價值評估,并對其管理運營模式進行評價。在此基礎上制定并通過了一系列制度措施,例如無害種植、產值分配等。
這座島嶼是“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旅游經濟開發區”。因此,在進一步開發旅游項目的過程中,節能環保應當處在一個首要的位置,這也是旅游產業得以發展的根本。在選用采光照明方面,應當選用LED信號系統、居住感應探頭、光纖等。對于建筑外墻的設計,盡可能地使用綠色環保型的玻璃幕墻,并選用一些性能比較好、比較穩定的大面積透光玻璃,此舉的目的在于節能,最大限度地吸收與利用光照明系統。節能環保的意識應貫穿于建筑的方方面面,才能將綠色理念的意義最大限度的發揮。
三、綠色建筑設計的基本原則
(一)高效性。在建筑工程進行建造的過程中首先要進行考慮的是周圍的環境,看是否能與周圍的環境進行充分的融合,盡量將建筑工程建造過程中使用的材料與資源都轉化為具有環保效益的材料。將周圍的自然資源也進行合理的運用,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應將建筑的使用的周期考慮進整體的規劃中來,盡量使用綠色概念上的材料,這樣的材料對周圍的環境沒有什么污染,也不會對環境的承載力造成什么壓力,并且許多的綠色概念使用材料可以進行循環的利用,綠色理念的建筑使用材料一般情況下在使用的年限上也較普通的材料要多,不用經常的進行更換,在這上面也體現了其節能性,節省了建筑使用者在維護上的開支。
(二)地域性。在不同的地方綠色理念上的使用內容也會有所差異,因為不同的地方無論是氣候上還是地理上都存在很多的不同,例如我國的北方地區冬季的氣候溫差與溫度的起始線都要比南方的大,所以在進行保溫材料上的選擇時不僅要考慮其保暖的特性,還有將厚度與規格等標準進行相應的考慮。南方則不同,在進行材料上的選擇時,可能考慮的方面較北方要少,并且考慮的主導因素也會與北方有所偏差。所以綜合南方與北方上的這些差異可以看出,綠色理念的應用需要依據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盡量因地制宜。只有遵循這個原則才能使得綠色理念得到充分的發揮。
(三)協同性。建筑建造的本身價值是具有經濟效應的,因為建筑進行建造的主要作用就是供居民使用與居住,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經濟上的往來。但是在建筑的建設過程中加入了綠色的設計理念以后,此時建筑的本身就有了一定的社會效能了,從社會發展的協調性角度來看,可以知道此時的建筑可以為生態的可持續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所以設計在進行設計與規劃的過程中一定要將綠色理念上的應用與周邊的環境進行充分的融合與考慮。將建筑對與環境上的保護價值進行最大限度的發揮。
四、結語
社會中的綠色建筑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科學技術的進步建造上的數量越來越多,并且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所以建筑的綠色理念上的應用應得到建筑公司與設計人員的關注與重視。在綠色建筑材料上的開發與利用也應得到城市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因為現如今環境上的形勢越來越嚴峻,綠色理念在未來的發展與進步中一定會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對于綠色理念上的周邊產品開發應有政府進行組織帶動,打造出具有頂尖設計意識的設計開發團隊,利用優先的政策支持進行技術上的開發與研究,為建筑工程的綠色理念的應用面變更加的廣泛。
參考文獻:
[1]梁月明.論綠色建筑設計策略[A].2016年1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6.
[2]2015年綠色建筑設計發展七大趨勢[A].防水工程與材料《會訊》第3期(總146)[C].2015.
[3]王棟,楊錦春.解析有機統一原理在綠色建筑設計發展過程中的運用[A].《工業建筑》2016年增刊Ⅰ[C].2016.
[4]桂思瑞.淺析綠色建筑設計的原則及要點[A].2016年1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