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建筑施工技術也得到了不斷地發展,很多新的施工技術被廣泛引用到建筑工程中,對建筑工程的發展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們應該高度重視建筑工程中新技術的應用。本文首先對施工新技術的發展現狀進行了簡介,然后,談論了新技術創新的重要性,最后,就新技術在建筑工程的應用問題進行探析,旨在與大家進行建筑施工新技術方面的探討。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新技術
施工技術的不斷創新是確保建筑工程質量提升的關鍵因素,新的施工技術給建筑施工企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因此,我們應該高度重視新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一、建筑施工新技術的現狀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建筑施工技術也得到了不斷地提升,由原來單一的技術發展成多元化的施工技術,已經達到一個比較成熟的水平。尤其是近年來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新的施工技術、新工藝、新設備不斷涌現出來,使原來很多存在的難題都迎刃而解,破除了很多限制技術發展方面的瓶頸。新的施工技術的不斷引導和推廣,大大改變過去施工效率低下的現狀,使施工效率達到了新的高度。一是新的施工技術使施工成本大大降低,增加了單位時間能夠完成的工作量;二是使工程施工的安全度大大提升,將施工風險降低了更低的程度。目前建設部推廣的的一些新技術,如深基坑支護技術、高強高性能混凝土技術、高效鋼筋和預應力混凝土技術、粗直徑鋼筋連接技術、新型模板和腳手架運用技術、建筑節能和新型墻體運用技術、新型建筑防水和塑料管運用技術、鋼結構技術、大型構件和設備的整體安裝技術、企業的計算機運用和管理技術。
二、施工技術創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析
任何新技術的誕生、發展,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需要經歷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從初級階段到高級階段的發展過程。施工技術的創新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是社會競爭的必然結果。因此,施工技術創新有其自身的重要性,也要一定必要性和必然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發展生產力的需要。社會的發展主要是依靠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力發展得越快,社會進步就越快,反之,生產力發展緩慢,社會的發展也將受到一定的制約。生產力不僅僅指某一種生產效率,還包括該行業具有怎樣的發展前景。近年來,我國的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得到了不斷地創新,新的技術大量的涌現出來,但是,這與發展社會生產力的要求來看,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這是擺在我們面前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因此,進行建筑施工技術的創新,是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實現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故此,作為各個建筑施工企業,應該加強對新施工技術的研發和推廣使用,不斷創新施工技術,以促使社會生產力不斷地發展。
(二)經濟時代的要求。我國正處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各個方面和諧、快速發展的經濟時代。建筑施工技術的不斷創新,是經濟時代背景下提出的基本要求。從經濟時代的發展來看,必須原有的、與經濟時代不相符合的施工技術進行創新,淘汰落后的施工技術,更新管理理念,提高生產效率,以促使建筑施工企業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實現更好更快地可持續發展。
(三)建筑行業的必經之路。隨著社會的發展,各個行業的競爭機制正在不斷完善。從建筑行業的競爭來看,大有愈演愈烈的之勢,建筑施工企業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在這種物競天擇的競爭機制下,只有在市場競爭中比別的企具有更雄厚的經濟實力、技術實力,才能搶占建筑市場制高點,才能突破建筑施工企業發展的瓶頸。當然,競爭機制的構建,不單單是某一兩個施工企業之間的事情,而是整個行業應該在主管部門的引導和監管之下,積極探索出一條有利于整個行業發展的競爭機制。眾所周知,技術的競爭是企業競爭的根本,技術競爭的實質是人才的競爭。作為建筑施工企業,應該創新高新技術專業人才的引進與培養機制,拓寬人才引進渠道,提高專業技術人才的待遇,使建筑施工企業能夠吸納大量的優秀人才,能夠留住人才,為施工技術的持續創新提供強大的、源源不斷地人力資源支撐。同時加大對施工技術創新方面的投入和研發,促使建筑施工企業走上技術創新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三、施工新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一)防水新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防水技術的根本實質就是指防水滲漏和有害性裂縫的防控技術。在實際操作中,必須堅持“質量第一,兼顧經濟”的設計原則,選擇最佳的防水材料,采用最合適的防水施工工藝。一是從屋面防水工程來看,可以采用聚合物水泥基復合涂膜技術。采用此新技術必須做好基層處、板縫處和節點處的處理。二是在塔樓及裙樓屋面進行施工的時候,應該采用分遍涂布的方式進行涂膜。待第一次涂抹的涂料完全干燥變成膜之后,在進行第二遍涂料的涂布施工。涂料的鋪設方向應該是互相垂直的,在最上面涂層進行施工時,應該嚴格控制涂層的厚度,其厚度必須大于1mm。在涂膜防水層的收頭處,必須多涂抹幾遍,以防止發生流淌、堆積等問題。三是在進行外墻防水施工時,為了嚴防抹灰層出現開裂和空鼓的問題,可以充分發揮加氣砼磚墻的優勢,在抹灰之前。可以用鋼絲網將兩種材料隔離起來。在固定好鋼絲網之后,再處理好基面,將108膠水(20%)與水泥(15%)摻合起來,調配成漿體進行涂刷,待處理好基面后,再做好抹灰層的施工。在進行砌筑時,不可直接將干磚或含水過多的磚投入使用,不得采用隨澆隨砌的方式。
(二)大體積混凝土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大體積混凝土技術是一種新型的建筑施工技術,在當前的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十分廣泛地應用。在進行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時,其中的水泥用量比較多,因此,其水化熱作用十分強烈,混凝土土內部溫度會急劇升高。當溫度應力超過極限時,就會致使混凝土產生裂縫,因此,必須對混凝土澆筑的塊體大小進行嚴格控制,切實有效地控制水化熱而導致的溫升問題,盡可能縮小混凝土塊體里面與外面的溫度差距。在具體施工中,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以及溫度應力進行計算,再考慮采用整澆或是分段澆筑。然后,做好混凝土運輸、澆筑、振搗機械及勞動力相關方面的計算。
(三)鋼筋連接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鋼筋連接施工中有需要規范的問題,比如機械連接、焊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應按受拉區不宜控制。如遇鋼筋數量單數時,百分率略超過些也是符合要求的。綁扎接頭面積百分率控制:受拉鋼筋梁、板、墻類不宜大,當工程中確有必要增大接頭面積百分率時,梁受拉鋼筋不應大于50%,其他構件可根據實際情況放寬。因此梁中受拉鋼筋接頭面積百分率是一個底線,不應越過,其他構件則可以放寬,但必須滿足搭接長度的要求。如般柱子鋼筋,也可設置一個搭接頭,這將方便于施工。
四、結語
總之,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技術是關系著工程質量、安全和效益的關鍵因素,是施工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影響施工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關鍵,能夠有效地提升施工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不但助推企業實現更好更快地發展。因此,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建筑施工技術創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力引進施工新技術,不斷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水平。
參考文獻:
[1]顏世偉.建筑工程施工新技術應用的探討[J].科技致富向導,2013,(06).
[2]宮立君,侯杰.建筑工程施工中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J].中國房地產業,2014,(03).
[3]周炳鋒.探析建筑工程施工新技術[J].科技致富向導,2015,(12).
[4]侯杰,彭秀玲.建筑工程施工中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J].科技致富向導,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