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城建學院管理學院 財務管理專業 1244131班1號
摘 要:我國中小企業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已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目前中小企業舉步維艱,失敗率較高,企業平均壽命只有3-5年,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財務管理工作跟不上企業發展的需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要生存、發展和盈利就必須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科學地進行資本運營,而這一切都需強化財務管理。
關鍵詞:中小企業;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財務管理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文章就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中小企業在中國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統計表明,目前的中小企業已經超過800萬家,其工業總產值、利稅和出口額分別占全國的60%、40%和60%左右,并提供了75%的城鎮就業機會,可見,中小企業對于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對于整個社會的和諧都有著重大意義。事實證明,中小企業已經構成了我國經濟的一個重要層面。但由于起點低、規模小,受傳統體制和外部宏觀經濟影響,使得中小企業的發展出現了地域性差別,東部發展較快,中、西部發展較慢。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起著舉足輕重的促進作用。但由于其產出規模小、資本和技術構成較低、受傳統體制和外部宏觀經濟影響大等因素,使得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著與自身發展和市場經濟均不適應的情況。
一、我國中小企業的現狀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超過1000萬家,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它所提供的工業總產值和實現利稅分別占全國總數的60%和40%,并提供了大約75%的城鎮就業機會,成為縣及縣以下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可見,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起著舉足輕重的促進作用。但由于中小企業規模小、資本和技術構成較低、外部宏觀經濟變化對其影響大等因素的存在,使其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與自身發展和市場經濟均不適應的情況,導致其在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面臨巨大的困難。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很多中小企業由于資產規模小,抵御市場風險能力不強,財務制度不健全,同時又受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和體制的影響,導致與市場經濟不相適應的情況。分析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探討解決問題的對策,以促進中小企業的改革與發展,是當前會計界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財務管理工作作為企業微觀管理的組成部分顯得越來越重要。搞好財務管理,組織好資金運作,處理好財務關系,不僅可以保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而且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財務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著企業的興衰成敗。
二、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1.企業融資困難,資金周轉不足目前。籌集資金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前提條件,是企業資金運動全過程的起點。中小企業的資金主要來自于投資者的投資和從銀行等金融機構借入的現金。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初步建立了較為獨立、渠道多元的融資體系,但是,融資難、擔保難仍然是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最突出的問題。中國中小企業初步建立了較為獨立的多元化融資體系,然而中小企業發展的現實環境并不寬松,尤其表現在大企業和中小企業之間的不平等融資待遇狀況十分嚴重。特別是擔保難,仍然是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最突出的問題。一些投資大的項目融資更加困難。雖然國家也采取了一些向中小企業傾斜的力度,但受傳統因素的影響,落實起來有一定難度。大多數中小企業為非國有企業,更有一部分為私企,銀行對其貸款的熱情不高,又缺乏專門為中小企業提供擔保服務的中介機構。
2.財務風險意識淡薄,企業始終在高風險區運行。這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過度負債。企業要發展,就不可避免地要負債經營,充分利用財務杠桿的作用。但是,一些企業不顧成本、不惜代價,不考慮自身的償還能力,千方百計從銀行獲取貸款。在借入資金不能有效發揮作用的情況下,一些企業進入了靠貸款維持生存的惡性循環。二是短債長投。在國家實行較強的宏觀調控力度的條件下,企業要獲得固定資產貸款比較困難。一些企業就采取變通的辦法,擅自改變貸款用途,將短期借債用于投資回收期過長的長期項目投資,導致企業流動負債大大高于流動資產,使企業面臨極大的潛在支付危機;三是企業之間相互擔保,相同資產重復抵押,或為了融資而不斷投資新項目,甚至“拆東墻補西墻”,形成復雜的債務鏈。這不僅加大了銀行對企業財務狀況判斷的難度,也給財務監管帶來很大困難,造成整體負債率不斷抬高,企業經營成本和財務費用不斷加大,支付能力日漸脆弱,資金鏈條過緊并隨時可能出現斷裂。中小企業在財務會計制度的具體運用方面存在許多不規范,財務控制十分松散。存貨控制不嚴,造成資金停滯,期末存貨過多,期末存貨占用資金往往是銷售收入的成倍之多。重資金,不重財物,造成大量資產流失,浪費嚴重。對原材料產成品、半成品、低值易耗品沒有建立一套嚴格的出入庫制度,管理不到位。
3.企業財務控制薄弱,缺乏控制性。中小企業財務控制薄弱主要表現在:第一,對現金管理不嚴,造成資金閑置或不足。有些中小企業認為現金越多越好,造成現金閑置,未參加生產周轉;有些企業的資金使用缺少計劃安排,過量購置不動產,無法應付經營急需的資金,陷入財務困境。第二,應收賬款周轉緩慢,造成資金回收困難。原因是沒有建立嚴格的賒銷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應收賬款不能兌現或形成呆賬。第三,存貨控制薄弱,造成資金呆滯。很多中小企業月末存貨占用資金往往超過其營業額的兩倍以上,造成資金呆滯,周轉失靈。
總之,財務管理工作貫穿中小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系統中最重要的子系統,是企業內部管理的核心環節。中小企業應通過建立健全內部組織結構,構建完善的財務制度,加強財務控制,穩健理財,來不斷提高企業財務管理的水平,發揮財務管理在企業經營中的重要作用。中小企業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其財務管理也有其特點,中小企業只有充分考慮自身的這種特點、并不斷強化自身各項管理措施,及時進行技術、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創新,才能逐步解決其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從而推動中小企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