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不一樣的人生階段,我們對家的期冀可能會截然不同,生活在北京的Dan和Ivy夫婦,對這一點算是深有體會。由于擁有不少傳承自老輩人的中式家具,他們之前的家一直秉持著濃郁的中國風。夫妻倆甚至曾暗暗許下約定,無論今后搬進什么樣的家,都要始終將一些老家具帶在身邊,就像一段段共同的記憶,隨著他們進入每一段新的生活。
然而最近幾年間,隨著3個孩子依次降生,他們不禁感到,孩子們已經逐步成了日常生活的主角,一個更適合他們居住、玩樂和學習的家便成了眾望所歸?!斑@個家是要陪伴孩子們度過童年的,會鐫刻在他們大部分的兒時記憶里,因此對這個家我們考慮了很多?!盌an解釋道?!凹抑幸谢荨⒂泻诎濉⒂星锴В尯⒆觽冇羞\動、有樂趣,當然還要明亮整潔,充滿陽光!”太太Ivy說。
說來也巧,從事航空行業的Dan平日里是名副其實的“空中飛人”,每次在機場候機時,他常喜歡買上一本《安邸AD》打發時光。正是在兩年前的一期雜志上,他看到了設計師Silvia Minciarelli的幾個兒童房項目,細讀文字,頓時覺得這位女設計師對兒童空間的闡述與自己十分投緣。就這樣,夫婦倆決定將這個充滿親子之愛的新家托付給Silvia。
聊起這個家的設計過程,Dan不經意間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便是“我們充分尊重設計師的意見”。因此,當Silviar含蓄地提議,將夫婦倆非常想加進新公寓中的中式老家具擺放到大門口外用作鞋架時,他們立刻會意:不是任何“混搭”都能討巧的。因此,他們非常開明地放棄了曾經的想法,忍痛與全部的中式老家具暫時別離,唯一帶進新家的,便是畫家楊明特地為他們繪制的一張油畫全家福。而正是根據這幅畫,Silvia為新家定下了整體的色調。
這間280平方米的平層公寓最初被開發商設計為四居室,精裝修的空間中,力圖打造奢華氛圍的大理石、深色地板和墻面軟包,適合一個成熟的都市精英家庭,卻缺失了“家有寶貝”的那種輕靈與活力。而只看了Silvia的第一稿設計,主人夫婦便覺得眼前一亮,同意了全部拆掉重裝的大方案。為了讓孩子們和父母一起互動的公共空間變得更大,連接大部分房間的走廊也被拓寬,不再是一條局促到令人想快速通過的小過道,而成了視野開闊、可看亦可玩的一條游廊,靠墻一側布滿錯落的小黑板,靠客廳的一側排列著通透的白色擱架,點綴上女主人Ivy最愛的花草綠植,更讓整個家都鮮活起來。
悉心照顧3個正在成長中的孩子,讓做全職媽媽的Ivy依然有很多事可忙。想把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條,她發現Silva的設計還真能夠幫上她的忙。走廊中的那些黑板,不僅是孩子們大搞創作的舞臺,還記錄著每周更新的日程表。3個小朋友每人都有各自的課業和澡外活動,全家人每星期還要一起去看戲劇、芭蕾,詳細的日程表能時時提醒她為各項事務做好充分的準備。做母親已多年的Silva,設計和生活經驗俱足,她將原本的封閉式廚房一分為二,中餐廚房依然封閉,西餐廚房則向客廳開放,還將定制的廚房島臺分成了高、矮兩段,平日里Ivy在廚房中制作美味時,能方便地照看在客廳中游戲的孩子,而孩子們亦能夠在低矮的島臺上與媽媽互動,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孩子們懵懂的心中,在航空行業經營著公司的爸爸Dan可是位“開飛機的男神”。而Dan也絲毫未讓孩子們失望,他總是十分重視工作之余能跟兒女們相處的短暫時光,還曾帶孩子們登上公司旗下的飛機,讓他們穿著特別定制的小號制服,跟老師傅體驗“飛機維修”,并為他們頒發“結業證書”。而孩子們也繼承了爸爸的運動細胞,小小年紀就在運動上各有所長。為此,Silvia定制了一座全尺寸的乒乓球桌,擺在廚房對面的客廳中,平時是實用的大餐桌,球網一豎,客廳立時就成了孩子們跟爸爸PK球技的運動場,給一家人平添了不少樂趣。
心思縝密、重視細節,是主人一家對Silvia的設計團隊特別滿意之處。無論兒童房中那些Silvia標志性的夢幻衣櫥和床具,還是走廊黑板、廚房防濺擋板和客廳餐桌臺面上那幾處材質不同,卻細細調成近似的藍色,抑或是Dan書房中那扇多功能的推拉門和可以360度旋轉的電視墻……許多潛藏在角落中的貼心設計,也許沒有在明面上施以華美的裝飾,卻是對每日生活最殷切的關照。
每到過年,平日里總在環球旅行,已經出版過好幾本攝影集的奶奶便會過來和兒孫們團聚。在一家人其樂融融的自制“春晚”上,爸爸會變身為魔術師,讓歡笑把家中最后的一點留白都給填滿。此時,客廳墻上的那幅油畫全家福就成了現實場景的真實寫照。雖然藝術家在創作它時,家中的小兒子Bo還沒有出生,一家人也正打算重新再畫一幅,不過小家伙自有理論:“在這張畫里,我就是爸爸媽媽頭上的那束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