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執著;凈心;等候;幸福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5-6009(2016)50-0078-02
一、村小雨中情
1996年8月,懷揣父母賣蔬菜得來的一沓零錢,我踏上了鹽城師范的求學之旅。三年師范畢業后,19歲的我回到了村里,做了一名村小教師。8月26號,天下著雨,是我到學校報到的日子。上班路上,我撐著傘和泥濘的道路較上了勁:左腳放下去,拔不起右腳,使出全身的勁拔出了右腳卻不見了腳上的鞋子,騰出撐傘的右手,伸進地上那一汪黏稠的泥坑里,摸到了鞋子,死命拔出來,卻發現鞋子已經臟得不成樣子了。看著泥鞋子,我幾分鐘一動都沒動,我暗暗問自己,難道這就是我追求的生活?當欲哭無淚的我左手打傘,右手提著一雙鞋子赤腳來到學校時,學校的同事打水的打水,刷鞋的刷鞋,擦頭發的擦頭發……看著五六位年過半百的“老”師,熱情地為我做這做那,一顆受傷的心突然充滿陽光。他們頭發花白,在這所條件最艱苦的農村小學已經辛辛苦苦耕耘了半輩子了。那一瞬間,我做了一個決定:我要向他們學習,扎根村小,立足生我養我的這片土地。
全校共13名教師,我是唯一正規學校畢業的師范生。校長說:“這里,你最厲害,你教六年級語文吧,做班主任。”就這樣,我一腳就跨進了學生的天地,一頭就扎進了語文的海洋,一生就投進了教育的懷抱。
幾個月后的一個星期天,天又下起了大雨。我正在家看著書,忽然聽到門外有幾個聲音喊著:“老師!老師!”我伸頭一看,幾個“泥猴子”進入了我的視野。他們有的兩個合撐一把傘,有的披著塑料布,有的頭上頂著衣服,高高卷至大腿的褲腿上沾滿了泥土,泥臉上卻布滿最美的笑容。“老師,跟我們走,找你去學校有事呢!”“什么事?在這里說不行嗎?”“不行,現在開始,你什么話都不能說,只能跟著我們走!”我只好乖乖地由他們左右各一人,前后簇擁著往學校艱難地走去。進校門前,他們拿出紅領巾,將我的眼睛遮了起來,我什么也看不見,任由他們四個人拉著,小心翼翼地摸索著進了教室。
到了教室,隨著紅領巾拿開時帶來的一陣涼風,我慢慢睜開了迷迷糊糊的眼睛。只見教室高處的幾根梁柱上、橫梁上掛滿了五顏六色的,只有結婚時才舍得買來裝飾房間的彩紙,桌子被擺成了一個圓圈,上面放著好多毛絨娃娃,娃娃邊上有幾瓶當時5分錢一瓶的飲料,幾個杯子放在一旁。在我納悶的瞬間,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老師,生日快樂!”原來,今天是我生日,我忘記了,我的爸爸媽媽也沒有想起來,而這群我從來沒有跟他們說過我生日的學生卻牢牢地記住了。后來我才知道,他們是在我工作手冊上看到我的個人信息。他們知道我的生日要到了,一周前就在班長的組織下進行秘密策劃。王明的哥哥剛結婚時間不長,他就跟父母商量把哥哥婚房里的彩帶借來裝飾教室,順便把哥哥結婚的玩具娃娃也帶來了;李紅組織大家籌錢買飲料,你五分,我一角,他二角,誰擺桌子,誰去請老師,怎樣瞞住老師給老師驚喜,都在策劃中。全班“地下工作”干得熱火朝天,只有我一人被蒙在鼓里。看著笑顏盛開的學生,我的眼淚奪眶而出,哽咽著說不出話來,只能深深地向所有學生鞠了一躬。是的,從那一刻起,我更加堅定了我做一名好教師的信念。
雨,村小的雨,淅淅瀝瀝的雨,打濕了我的眼眶,溫潤了我的心靈,最終匯成了一條讓我執著于教師,執著于教育的河流。
二、鎮小霧中花
四年后,我離開了熱愛的村小,被調到鎮中心小學,接手一個畢業班。鎮中心小學的學生比村小的學生見的“世面”大些,各種復雜的“問題”也多些。這些學生很大一部分是留守兒童,因為沒人管,他們不愛學習,想辦法跟教師作對,打架斗毆,偷拿家里錢物,結伴吸煙。看著這群學生,這個班級,我猶如鉆進了茫茫濃霧,看不清方向,不知道出口在哪里。在這灰色的霧霾中,我只能摸索著行進。
開學后沒兩天,我走進教室,發現黑板上有一行粉筆字:所有的老師都是渾蛋!雪白的粉筆字,漆黑的板面,潦草的字跡,粗魯的言語,深深地擊打著我的內心。是誰對教師有這樣大的成見?這些學生都經歷過什么?我拿起黑板擦,邊擦邊對所有學生說:“如果在你的心目中,所有的老師都是混蛋,那請你別把我當老師,我希望成為你們每一個人的朋友。”追尋著學生們的目光,我注意到了最后一排個子矮小,高昂著頭,眼看上方,手托下巴,兩腿不停晃動的男孩。
下課后,我悄悄地向其他教師、學生打聽他的情況。原來,這是一個生在不幸家庭中的孩子,家里只有兩間漏雨的草房,父親在他五歲時就去世了,母親一個人艱難地撫養著他和姐姐,母親經常不問緣由地對他又打又罵。這樣不幸的遭遇,讓這顆幼小的心靈,承受了多少難以言說的悲傷。彼時,我知道了他最需要的是什么,心靈的創傷要用“心藥”醫治。于是我開始利用課余時間跟他談心,鼓勵他“人窮志不能短”:天冷了,我提醒他加厚衣服;沒錢買飯了,我就把零錢悄悄遞到他的手里;成績不好,我告訴他沒關系,我不是一個只看學生成績的教師;媽媽生病了,我陪著他一起送媽媽去醫院;冬天,我發現他手上早早地就長滿了凍瘡,我把自己的手套送給了他。當他緊緊地把手套貼在胸前,哽咽著說“老師,我會努力”的那一刻,我是幸福的、滿足的。信任和關愛拉近了距離,驅散了陰霾,滋養了心靈。就這樣,他開始改變自己。雖然學習基礎差,但他仍然努力地寫好每一個字,讀好每一篇文章,做好每一道題。班級里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擦黑板,拖地,倒垃圾,擺桌子……當看到我滿面笑容對他點頭時,他低下頭卻干得更歡了。
每當節日時,我都會收到他祝福的短信;當他工作遇到困難時,會真誠地請我幫忙出點子;當他媽媽想再婚時,他咨詢我的意見;當他交女朋友時,他高興地說過年回家一定要帶她來看望我這個他最尊敬的老師……
走近學生的生活,走進學生的心靈,凈心等待每一朵延遲綻放的花朵,靜心傾聽每一朵花兒盛開的聲音。那么你聽到的將是新的曲調,你看到的將是新的藍天,你擁有的將是新的幸福。
三、縣小風中景
五年后,我離開了鎮中心小學,考入了濱海縣永寧路實驗學校。縣小的學生機智靈活,家長要求較高,比較注重孩子的特長培養和能力訓練。每天放學后,我都能看到家長們用最快的速度領著孩子飛也似的往家跑。“今天作業多嗎?快點,還要吹笛子呢!”“今天老師布置的作業不多呀,來,把這幾頁資料做一下!”“不做作業,你還想不想要好成績?沒出息!”看著學生一臉的無奈,村小學生的生活清晰地浮在我的眼前:每天下午放學后,學生們三個一群,五個一黨,跳皮筋、打陀螺、滾鐵環、烤山芋、摘野花……太陽落山了,他們才帶著滿身的臭汗,掛著滿臉的笑容,披著夕陽的余暉,你追我,我趕你地往回跑。雖然生活是貧窮的,但他們的童年卻是最富有的。
我暗自下決定,一定要盡自己所能,盡力為學生創造一個寬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我要刮一陣風,刮一陣不留課后作業的風。
我要求學生充分利用課堂上的時間。生字詞課中學,學中寫,寫后查;閱讀課中讀,讀中悟,悟中背;作業課中做,做后批,批中糾。
因為不留課外作業,學生有了充足的課外時間,于是我在班級里發起了全員閱讀行動。我為學生準備了大量的課外閱讀書籍,激發學生讀書的熱情和欲望。讀書,從我做起。課后,我會陪著學生一起讀書;自習課上,我捧著書,走在他們中間,津津有味地看起來;離開教室時,我拿著書;放學送路隊時,我腋下也總會夾著課外書……
言傳身教,榜樣感染,是激發孩子閱讀興趣最好的辦法。
當其他孩子眉頭緊鎖,無奈地抄寫時,我們班的孩子時而放聲大笑,時而陷入沉思,時而淚眼漣漣;當其他孩子在題海里掙扎時,我們的孩子人手一本書,靜靜地徜徉在故事的精彩中;當其他孩子面對習作絞盡腦汁,寫出的文章蒼白無力時,我們的孩子在大量閱讀后可以洋洋灑灑,盡情抒發自己的內心情感。一學期下來,大多數孩子能讀50本以上的作品,還有個別孩子的閱讀數量能達到兩百多本。
回首15年教育路,我漸漸懂得,只有凈心做事,旁無雜念,靜心等候,才能看到滿園春色,百花齊放,競相爭艷。做教師,真好。做一個凈心教育的教師,真好。做一個靜心等候的教師,真好。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海縣永寧路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