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研究廣西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現狀及對策,可以從生師比、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和“雙師”結構等維度進行分析。在優質師資的質與量上,廣西仍存在較大差距,“雙師型”師資、高學歷師資相對短缺,通過實施教師互聘制來實現優質資源共享,是推進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高職院校;教師互聘;雙師型
[中圖分類號] G65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01-0037-02
近幾年來,廣西高職院校已進入一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的時期。師資隊伍的建設也應該走內涵式建設與發展的道路。
一、廣西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現狀
(一)廣西高職院校分布情況
截至2015年1月,全國共有1286所高等職業院校,其中廣西有高等職業院校37所。從表1中可以看出,廣西高職院校主要分布在首府南寧市,且分布不均衡。
廣西高職院校類型主要分為地方教育部門主管院校13所、地方非教育部門主管院校7所、民辦院校9所、其他部門8所;綜合大學9所,理工院校12所,農業院校2所,醫藥院校1所,師范院校3所,財經院校5所,藝術院校兩所,政法院校、體育院校、林業院校各1所。
(二)廣西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現狀
師資隊伍是辦學的主體力量,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基礎,是提高教育質量、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關鍵。
我們分別從生師比、專任教師數量、兼職教師數量、高級職稱所占比例、雙師素質教師所占比例、省級及以上教學名師數量來進行分析。從表2中我們可以看出,廣西高職院校師資學歷層次偏低、高職稱人數所占比例偏低、雙師素質教師所占比例偏低、省級及以上教學名師人數偏少。在優質師資的質與量上,廣西高職院校師資力量比較短缺。
二、廣西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特點
近十年來,廣西各有關部門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進師資隊伍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但相對其他中東部地區來說,在優質師資的質與量上,仍存在較大差距。
(一)廣西高職院校師資隊伍數量尚能滿足學生規模需要
廣西除了河池市生師比不達標以外,大部分各地區高職院校生師比均低于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指標》生師比18:1的合格標準,并已達到或高于生師比16∶1的優秀標準。由此看來,廣西高職院校師資隊伍數量不足的現象已得到改善,數量上已能滿足在校生規模的要求。因此,數量建設已不是當前廣西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首要任務。
(二)師資分布不均衡
高級職稱教師的平均比例是24%,高于《普通高等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指標》規定的不低于20%的要求。但廣西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水平主要是南寧、柳州、桂林三大城市比較強,而其他城市相對薄弱,且發展不平衡。這種狀況與廣西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區域產業結構和高職教育發展經歷等密切相關。
(三)校際合作少
廣西高職院校大部分兼職教師集中在南寧市,而作為北部灣經濟區的重要區域北海市、欽州市兼職教師為0。這說明廣西高職院校之間缺少合作,沒有形成教師互聘的機制。廣西高職院校之間實施教師互聘制,有利于實現優質資源共享,促進人才有序流動,加強校際學術交流,緩解師資結構性短缺,推進師資管理,降低辦學成本。
(四)雙師素質教師比例偏低
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指標》要求雙師素質教師比例要達到80%,而廣西雙師素質教師比例平均為30%,還相差50%。因此,廣西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要以“雙師型”教師為重點,完善“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體系,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職業學校從教制度。
三、對“十三五”期間廣西高職師資隊伍建設的思考
“十三五”期間,廣西高職師資隊伍要分別從高級職稱教師數量增加、學歷職稱層次提高、增強“雙師型”教師培養等方面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在“雙師型”師資、高學歷師資相對短缺的廣西,實施教師互聘制,以此來實現優質資源共享,能有效地推進師資隊伍建設。而教師互聘制的實施需要各高校、企業、政府相關部門的共同參與和支持。
(一)建立師資互聘的管理制度
一方面,在高職院校間形成互認互聘的師資管理制度,確定聘方、教師本人責任和受聘方的三方協議;同時明確互聘教師工作內容及管理方式,建立師資互聘的管理制度,制定教師互聘的相關程序。另一方面,各高職院校應積極完善相關人事政策,鼓勵高職院校聘請企業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高技能人才等擔任專兼職教師。要注重從行業和企業引進有豐富工作經驗的技術專家、應用型人才,讓企業中的高級技術人才走上高職院校教育的講臺。
(二)構建教師互聘共享機制
建立“互聘教師信息管理平臺”,該平臺主要有幾大功能:信息發布功能(各高職院校發布互聘教師供求信息,教師可登錄發布專兼職教師自薦信息)、互聘教師管理、信息檢索等功能,為高職院校互聘教師工作有序、高效的開展提供保障。
(三)成立師資共享協調組織機構
要爭取政府的參與和支持建立有序、持久的教師互聘機制,真正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實行教師流動共享初期,政府、院校管理部門要進行行政協調,協助高職院校共享機制的建立。然后慢慢向企業、學校自主協調轉化。師資共享協調組織應組織和指導高職院校教師互聘中的管理工作,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開設網站,編印簡報定期發布信息。
總之,教師互聘共享機制的建立和發展,需要學校、企業、社會、政府的緊密合作與支持,需要我們改變觀念、創新體制,只有如此,教師互聘共享機制才能夠真正落實及運行。
[ 參 考 文 獻 ]
[1] 職業教育評估網[EB / OL].http://www.zgzjpg.cn /
[2] 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采集與管理平臺[EB / OL].http://crpdc.gzvtc.cn / xin / log / login.aspx
[3] 杜慧勇.淺議學習型教師團隊的建設[J].大學教育,2012(9):34.
[責任編輯:陳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