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地方高校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地方高校應該以研究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為抓手,建立適合地方高校的研究生創新人才培養的運行機制。地方高校研究生創新人才培養是一項長期工作。應依托培養計劃,做好研究生培養各個環節、層面、平臺等要素構建,使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工作通過制度性系統設計,得到有效落實。
[關鍵詞]研究生教育;地方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機制
[中圖分類號] C9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01-0050-02
地方高校是按行政隸屬關系由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原部委所屬的下放行業性高校等根據當地社會、經濟、文化、等發展情況建立的區域性、地方性大學。[1]
地方高校承擔著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任務,研究生規模較小。很多地方高校擴張后面臨著做強、做優的策略調整問題,而進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一、地方高校研究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新機遇
1999年高校擴招加快了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其在中國經濟連續30多年的高速增長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據《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年度報告》[2012]提供的數據,2002年我國在校研究生達500873人(博士生108737人,碩士生392136人),2011年增加到1644991人(博士生271055人,碩士生1373936人),10年增加了3.28倍。[2]其中一部分高校在這十年中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
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持續穩定發展吃下了定心丸。在未來10年,國民經濟仍將快速發展,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更加緊迫。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化,教育資源配置的市場化已不可逆轉,這為地方高校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帶來新的機遇。教育部重點大學是研究生拔尖創新人才的領跑者,地方高校是追趕者,在未來十年以內,必定會有更多的地方高校在研究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中脫穎而出。
二、地方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分析
(一)地方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可滿足高等教育區域化、地方化發展的需求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地方高等教育管理權限逐步擴大,這改變了過去權限過于集中的弊端。擴大地方政府對高等教育的決策管理權,有助于促使地方政府加大對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推動高等學校為地方的社會經濟提供更直接的服務。
依附地方經濟,同時為地方經濟發展做貢獻,正是地方高校存在的前提和發展的動力。在知識經濟時代,人才成為支撐發展的第一生產力。目前,國家大力實施人才強國、人才強省戰略,目的是依靠人才開發和科技進步來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研究生教育的高層次性,決定了它可以為學校各個方面的工作帶來推動。
(二)研究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是地方高校內涵式發展的需要
前文提到,地方高校在高等教育大眾化實現之后,普遍面臨著做強、做優的問題。由于學科實力、科研水平等普遍偏弱,地方高校做強、做優的愿望就更為迫切。據筆者粗略統計,在2004年到2012年的全國優秀博士論文評選中,每年均有一些地方高校的博士生脫穎而出,獲評全國優秀博士論文。(見表1)
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也可以提升高校的管理水平,從而提升高校的各方面工作。
(三)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的實施可滿足研究生自我實現的需求
拔尖創新人才既包括在科學領域做出創造性研究成果的拔尖人才和學科帶頭人,也包括生產、技術等領域有重大發明創造以及在經營、管理和促進社會發展與進步等方面有突出成就的杰出人才。對研究生而言,拔尖創新人才主要指具有厚實專業基礎、寬廣的國際視野和超強的實踐動手能力的厚博精深型人才。
地方高校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對研究生群體的個性化發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可以促使其實現自己的夢想,協助導師完成科研計劃,為學校增光添彩。
三、發揮頂層設計作用,建立地方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運行機制
十八屆三中全會規劃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將使我國人均收入大幅增加,居民對教育的提升愿望也將逐級增強,社會對人才需求的重心持續上移。地方高校應審時度勢,抓住機遇,制定相關的制度,促使拔尖創新人才持續穩定成長。
(一)以廣東省“創新強校工程”為契機,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
最近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考察調研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時,指示廣東要辦更多高水平的名牌大學。[3]為此廣東教育廳、財政廳提出“創新強校工程”,為廣東建設高水平大學提供數十億元的資金以資助拔尖創新人才。例如,省級優秀學位論文評選的開展,使得各高校也越來越重視研究生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據統計,地方高校在省級優秀學位論文評選中,占有相當的份額,見表2、表3。
(二)廣東工業大學研究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的探索
教育部推出的“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2011計劃)將協同創新提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廣東工業大學積極推動產學研合作,主動搭建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對提升協同創新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廣東工業大學建成的廣州國家現代服務業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東莞華南設計創新院和佛山-廣東工業大學數控裝備協同創新研究院,已爭取到經費3.03億元人民幣。近三年,學校組建的協同創新平臺,大力引進多方面專業學者,同時引進創新團隊,增加科研經費,力度前所未有。
目前我校正積極推進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工作,期待省級及以上優秀論文或其他獲獎項目的突破。學校每年預算3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研究生拔尖創新人才培育,從而提升了我校研究生培養質量,引領廣東工業大學在廣東省“創新強校”工程中脫穎而出。
(三)建立地方高校研究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運行機制的構想
建立健全選拔和管理監督科學機制,是工作機制創新的核心,對于推進工作科學化、民主化、制度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研究生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涉及多個方面,也有本人的成才欲望等內因的作用。(見圖1)
地方高校研究生創新人才培養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應依托培養計劃,做好研究生培養各個環節、層面、平臺等要素構建,使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工作通過制度性系統設計,得到有效落實。
[ 參 考 文 獻 ]
[1] 張應春.試談地方高校發展研究生教育之策略[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3(7):30-32.
[2]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年度報告課題組.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數據中心.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年度報告[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207-208.
[3] http://www.gd.gov.cn / gdgk / gdyw / 201404 / t20140405_196240.htm.
[責任編輯:陳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