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復習目標
二、網絡構建
三、專題綜述
1.單元綜述:本單元主要敘述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展,主要內容包括:西方奴隸制時代人文精神萌芽──希臘思想家(智者學派、蘇格拉底等)的光輝;14至17世紀人文主義的興起和發展──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17至18世紀理性主義的光芒──啟蒙運動。西方的人文主義精神經歷了由產生、復興到發展成熟的歷程。通過對西方歷史上的三個時期思想解放運動的學習,以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發展歷程和西方文化的精神特質。
早期的人文精神萌芽于古代希臘羅馬的文明中;近代以來,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不斷成長、資產階級的日趨成熟和科學技術的日益進步,人類開始系統論證“人”的價值和力量,發現人類才是世界的中心和主宰,指出天堂和來世是虛幻的境界,現實社會才是人類實現自己價值之所在。在一浪高過一浪的思想解放大潮中,西方人文主義思想從古代的朦朧而稚嫩逐漸發展到近代的明確而成熟,成為近代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專制、實現自己理想的強大的思想武器。
2.基本線索:本單元集中闡述了西方人文主義精神的起源及其發展,向我們展示了人文精神演進的歷程及其重大影響。隨著希臘城邦奴隸制民主政治的繁榮和公民地位的提高,智者學派與蘇格拉底等把人和人類社會作為研究主題。14~17世紀,歐洲資本主義萌芽并不斷發展,以人文主義為核心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進一步推動了人文主義思想的發展。17~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提倡理性、科學、平等和自由,使人文主義思想進一步得到弘揚。伏爾泰等啟蒙思想家的推動使啟蒙運動波及全世界,影響巨大而深遠。
3.命題規律:通過對新課改地區近三年高考試題的分析來看,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展是高考考查的重點。主要涉及獲取有效信息、比較、分析、理解、評價、應用等各方面能力;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兼有,以選擇題形式為主;主要考查古希臘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等人對人的價值的闡述,古希臘人文精神的內涵,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文藝復興人文主義的含義,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宗教改革時期人文主義的含義,主要啟蒙思想家的觀點,啟蒙運動時期人文主義思想發展的表現及作用,以及將中西方的思想進行對比,分析兩者的異同,體現了歷史學習的實用性和類比性。
4.備考建議:復習本單元時,首先要理解人文主義的含義;其次要掌握人文主義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表現和特點,特別是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張及其對社會發展的影響;最后,把同一歷史時期的中西方思想進行對比,總結兩種思想的異同,并分析產生不同的根源。
知識鏈接:一定時期的政治取決于一定時期的經濟,并對經濟、文化、思想等產生重要影響。所以復習本單元時可以適當鏈接必修1中的“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必修2中的“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必修3中的“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等相關內容,做到縱向知識和橫向知識緊密結合。
四、重點突破
1.蘇格拉底和智者學派的異同點
(1)相同點:①基本上是屬于同一時代。②智者學派強調“人是萬物的尺度”,蘇格拉底提出“認識你自己”,都肯定了人的價值,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否認絕對權威。③把人和人類社會作為探究的主題。
(2)不同點:①智者學派為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完全從個人角度和利益出發,忽視道德,追求功利。(蘇格拉底反對智者學派的“領取報酬”,強調知識的純潔與崇高。)②蘇格拉底更重視人的倫理道德,強調“美德即知識”。這是人類精神覺醒的一個重要表現,它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研究“人”的學問。
(3)認識:雖然智者學派與蘇格拉底的思想認識有差異,但是他們的思想卻是西方人文主義精神的最初體現。
2.古代希臘的蘇格拉底和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孔子的異同
(1)相同之處:①時代背景:世風日下,道德淪喪;②重要主張:強調“道德”的價值;③主要方式:重視教育的功能;④精神品質:“憂道不憂貧”的救世精神,“誨人不倦”的教育態度。
(2)區別之處:孔子側重于社會方面;蘇格拉底側重于個人方面。
3.啟蒙思想家思想主張的異同點
4.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異同點
(1)相同點:
①時代背景和社會條件相同:都是在西歐封建制度衰亡、資本主義萌芽和發展的歷史年代。
②性質相似:都是資產階級反封建的運動,并把矛頭對準了天主教會。
③都向古代尋求和吸取養料:前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后者借助了《圣經》中的原始教義。
④兩者與統治者的關系都很密切:人文主義者需要教皇、國王、貴族和富商的庇護;宗教改革與統治者關系更是緊密,馬丁·路德就是得到封建諸侯的保護。
⑤具有相同的作用:都推動了人文主義思想的傳播,促進了思想的解放,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
(2)不同點:
①對“人”的認識不同:前者認為人是萬物的尺度,而后者卻強調神的偉大、人的渺小,一切以神為中心。
②群眾基礎不同:文藝復興主要表現在思想領域和社會的上層,而宗教改革更多地表現為一場政治運動,群眾基礎也更為廣泛。
③對待宗教的態度不同:文藝復興認識并揭露教會的腐朽、罪惡,但還是對教會勢力抱著和解的態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5.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區別
6.歐洲啟蒙思想與中國
1.對中國近代化的影響:(1)推動了維新變法運動的發展。(如嚴復翻譯了許多西方名著,學習西方的“民權”思想,對維新運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2)推動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促進了辛亥革命的發生。(20世紀初,資產階級革命派大力宣傳天賦人權、自由平等學說,翻譯了盧梭、孟德斯鳩的作品。)(3)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產生。(新文化運動前期,陳獨秀等以民主、科學為指導思想。)
2.中國的新文化運動與歐洲啟蒙運動的相同之處:(1)都是思想解放運動。(2)都具有反封建斗爭的性質。(3)初興之時都是宣傳資產階級文化。
7.明清之際的民主思想與歐洲啟蒙思想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