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階段高考復習已進入二輪階段,此時,如何有效的、高效的備考復習,成為我們目前首要思考的問題。要針對自己的學生情況,制定計劃,精選用書,試題,做到有的放矢,通過有效的方法,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提升能力。
【關鍵詞】高三生物;備考;策略
現階段高考復習已進入二輪階段,此時,如何有效的、高效的備考復習,成為我們目前首要思考的問題。在此,談幾點看法。
目前,在教學中常會遇到以下幾個問題:1.教師盲目追隨教輔資料或現成試卷。2.過度拔高要求,事倍功半。3.以練代講或多練少講,高強度訓練。4.高頻測試,試卷講評不及時或不到位。5.教師講解過度,學生參與不足。6.教師疲乏,學生厭學。
在學生方面存在的問題有:1.教材關注不夠,細節丟分。2.基礎概念不清。3.實驗分析、設計能力不強。4.從題干中獲取信息能力較差。5.知識綜合能力弱。6.文字表達能力差。
面對教學中的這些問題,我的思考如下。在教學中,關注研究教材而不是研究教輔資料。研究考試說明和指導意見,研究近幾年的高考試題。在教學中,做到有標準,有深淺,不被教輔資料牽著鼻子走。在教學中盡一切努力讓學生動起來,該看就看,該讀就讀,該寫就寫,該畫就畫,該說要說。課前做好聽寫,課中做好筆記,參與教學,課后做好鞏固訂正。
在后期的教學中,試卷講評成為重頭戲,應避免以下幾個問題:1.簡單對答案。2.不了解學生實際,學生會的大講特講占時間,學生不會的反而因時間緊張講不到位。3.避免就題講題,不拓展,不做規律性總結,致使學生無法反思領悟,難以形成能力。在講評試卷時,如果有條件,課前可將參考答案隨改好的試卷一起分發到學生手中,讓學生充分的自主訂正。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糾錯能力,還可以明顯提高講評課的效率。
教師在講評試卷前,要備試卷。可以在自己的樣卷上進行圈注,以便在講解中及時投影給學生。讓學生領會到老師的解題思路、解題方法、解題過程。講解時不要面面俱到,不加取舍。要緊盯得分率低的部分,有選擇的重點講。選題不易太多,要講透,講到位。“就題講題,就題說理,借題發揮,多題歸一”。講題中重視學生的自我講評,充分暴露學生的思維缺陷,找到存在的問題。再針對這些問題,準確分析失分原因:是知識儲備不足,還是審題失誤,還是答題不規范等等。在分析過程中,要滲透解題的思路、方法,再通過一定的練習進行反饋糾正。在難點、重點問題上反復糾正,使學生在這些考點上得到更多的分數。
在試卷講解中要精選練習、試題。涉及到老教材或其他版本教材相關知識的題要慎選。如果有利于對現有知識的理解,還可以做,如果與考試說明完全無關一定不做。否則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增大學生的記憶負擔。有的題即便是高考真題,因省份不同,版本不同,也不一定適合學生做。在作業布置上做到形式多樣化,布置的作業不拘泥于配套練習和試卷的題目,有時也可以根據情況布置總結、問答、畫圖、比較或是非判斷的作業,量不要太大。
在二輪復習中要求鞏固,完善,綜合,提高,做好主干知識的提升,主要目的是綜合能力突破。專題內容可大可小,注意根據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系,注重對知識的分析和靈活運用。教師指導學生掌握書本核心知識,發現各知識點的內在聯系,建立起知識網絡。此階段,需教師精心把握,在備課上下工夫,但由于時間的關系,一般在實際操作中,原則上“模糊二輪”。這時,要精心準備專題試題或學科內綜合試卷,精講多練,以練為主,在練中構建知識網絡,提高綜合能力。總之,專題要突出主干和重點。
在三輪復習中,主要目的是提高應用能力,注重學生思維方法,思維過程的訓練,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要通過模擬,強化,鞏固,調整,使學生盡早適應,為高考做好充分準備。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陣地,學習效果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堂教學是否優質高效。所以,作為領路人的教師必須規范教學行為,真正將責任心落實到“備,講,批,練,考,評”等教學環節中。
能力考查是高考的主題。這一主題在高考試題中均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考試大綱》中的能力要求包括4個方面:①知識層面的能力要求。即對知識的識記,理解,掌握,應用的能力要求。高考試題既有選擇性又有基本性的特征。“易”檔次的題目要占到20%-30%,有一定量的送分題目(面向全體學生)。所以做好基礎題,拿足基礎分,是保證和爭取生物高分的基礎。②是實驗與探究能力,包括獨立完成規定的實驗和實驗設計等,此項能力是高考考察的重點。③是技能層面的能力要求(即獲取信息的能力),主要是能應用文字,圖表,數學,公式,模型等多種形式,準確的描述或表達生物學的基本事實和實驗結果的能力要求。每年高考選擇題和簡答題中至少有一道圖形題。④是應用能力(即綜合運用能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的有關生物學問題。
總之,我們要明確高考的要求:要針對自己的學生情況,制定計劃,精選用書,試題,做到有的放矢,通過有效的方法,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提升能力。
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1.注重細節,重在積累。2.個人復習計劃與教師的計劃配套,整體計劃與階段性計劃配套。3.要有明確的任務安排和時間安排,復習才能有條不紊,環環相扣。避免時間不夠用,無章法,無頭緒,效率不高。另外,制定一個跳一跳能夠的到的生物成績和目標,會讓自己動力更足,然后通過腳踏實地的復習,一步步實現目標。
在整體復習中,要落實“三中”措施,切忌“三高”現象。“三中”措施:突破中等題,拿足中等分,很促中等生。“三高”現象:忌高起點,忌高難度,忌高密度。根據所教對象的實際情況確定好教學標高。
在教學中,我存在許多困惑:1.怎樣在有限的課堂上有效的復習。2.怎樣指導學生更加合理的自覺利用課后時間,自主學習生物。3.面對全體學生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真正做到不拋棄,不放棄,因材施教。
在此,將我的想法和困惑一并提出,已期待各位同行指正,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