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互聯網手機廠商引發價格戰,手機品牌線上線下定價權的博弈,國際市場上各品牌之間的專利戰,而同時手機成為智能家居的重要連接點。幾乎在每個層面上,手機市場都在經歷最復雜的變化。一些新興品牌正在經歷挑戰,而一些傳統品牌則有望通過資源重新整合煥發生機。2016年CES展會期間,TCL通訊郭愛平接受鳳凰財經采訪時表示,大環境的挑戰下,TCL通訊在海外還是保持著優勢,2015年成為出貨量第五的廠商,在新一年的戰略是將以TCL作為旗下中高端與阿爾卡特品牌共同鞏固國際市場;另一重要舉措是啟動“雙模式“,依托多年成熟的制造、服務等優勢資源,除了打造TCL品牌之外,還將開放給任何所需客戶,形成開放平臺。希望這些舉措能夠幫助TCL沖擊全球前三。
圖謀中高端
TCL品牌的推廣將成為TCL通訊在2016年的重要任務,據TCL通訊CMO DAN DERY稱,TCL旗下擁有的阿爾卡特品牌多年來在海外一直定位于相對低價位手機,大概在200歐元以下;而將發力的TCL品牌則會主打相對高端的200歐元以上價位,希望能夠通過雙品牌的模式,在覆蓋更廣范圍的人群,發展是TCL通訊追求的最先目標。
阿爾卡特品牌來自于TCL2004年的收購,之后一直以獨立的品牌在海外運營商市場保持著優勢地位,幾乎覆蓋了全球所有主要運營商渠道,這也成為TCL通訊能夠在海外持續發展的重要原因。根據第三季度財報,TCL通訊2015年北美市場智能終端銷售460萬臺,同比增長25%,前三季度手機總銷量達到1060萬臺,同比增長近一倍,得益于從三星、LG等國際品牌手中搶占的市場份額,TCL成為美國市場第五大手機品牌。
但是在智能機市場已經相對成熟,被幾大品牌割據的局面下,再發力推出主打中高端的TCL品牌,戰略意圖何在?
對此郭愛平表示主要有幾個原因:第一,很難有一個品牌能夠通吃運營商渠道、公開渠道以及電商渠道,因為幾個渠道之間的定價體系不同。所以前有華為孵化榮耀品牌,后有魅族孵化魅藍,而小米沒有做出更好的品牌區隔,也成為其去年遭遇困境的一個重要因素;第二隨著智能終端市場發生越來越深刻的變化,手機的連接功能越來越重要,成為智能家居不可缺少的部分。TCL也早在智能家居領域有所圖謀,并且在海外早有電視、冰箱、洗衣機等傳統優勢產品的情況下,TCL品牌手機也變得越來越不可或缺。
在阿爾卡特和TCL品牌的定位上,將會有著明顯的區隔。阿爾卡特將定位在20多歲的年輕人,品牌會強調有趣,也更追求與用戶的互動,TCL通訊北美區總裁兼總經理STEVE CISTULLI表示,他也注意到了中國廠商小米、一加的做法,”非常有新意“,這將是阿爾卡特品牌在接下來更加注重和加強的;而TCL品牌則要定位于更高端和更有消費能力的人群。
事實上,近幾年,全球市場的手機銷售渠道都在不斷發生變化,美國、歐洲之前都是運營商渠道占據絕對優勢的地位。但是近幾年,運營商渠道正在逐步瓦解,開放市場站占據越來越重要的比例,而阿爾卡特一直在國外是具有悠久的運營商渠道合作歷史,當渠道的比重不斷降低時,是否會對TCL產生重要影響,也有可能成為一個未知因素。對此,郭表示“渠道是不斷在波動中發展的,10年前在歐洲,運營商幾乎占據了80%的市場份額,而現在已經降低到50%,但是最近的消息是,運營商又準備開始補貼用戶,隨著這些政策的展開,可以想見運營商渠道的份額又將回升,所以渠道都是在波動發展的。相信阿爾卡特過去的優勢依然還能夠在很長時間內保持。”
雙模式應對價格戰
隨著互聯網手機品牌的崛起,手機市場價格戰正在不斷深入,這導致幾乎所有手機廠商的利潤都受到影響。郭愛平表示在2015年,TCL通訊的銷量增加了14%的情況下,營業額僅增長1%,這意味著手機平均銷售單價有所降低。TCL面臨著所有手機廠商都要面對的一個現實問題。郭愛平認為在新一年,價格戰也不會停下來,“只要有來自資本市場的持續支持”。
互聯網廠商價格戰的做法,極大的影響了市場的消費者消費習慣,所以讓傳統廠商很痛苦。對于硬件不賺錢,靠軟件和服務模式來賺錢,郭愛平還抱有疑慮,“你想讓用戶玩游戲,但如果用戶不玩游戲,那我該怎么賺錢呢”?
郭愛平認為好的一點是,在國際市場上,價格戰可能沒有辦法像國內那樣開打。這涉及到幾個因素。“專利成為很多公司的重要武器,因為專利,手機產品的售價可能要多20%左右,這導致國內廠商要走出國門施行價格戰也是不太可能的;運營商也很難下定決心和那些打價格戰的廠商合作。某些互聯網手機廠商虧錢銷售,沒有留出售后服務的利潤空間,而售后服務是運營商非常看重的環節。而且低于成本的話,在國外有可能會被控告傾銷,這要吃官司的。”
通過收購阿爾卡特,TCL在2G\3G一共有幾千項專利,這可能成為TCL在國際化方面比國內廠商更有優勢的重要因素。“還有2億用戶正在從2G轉向3G\4G,這是我們很好的機會。”郭表示。
另一方面,TCL希望通過雙模式戰略來應對價格戰。所謂雙模式,即一方面大力發展TCL品牌;而另外一方面,則著力發展開放平臺,發揮一個傳統企業過去積累的優勢。
“手機在過去幾年,變的越來越重要,成為入口,所以能看到的一個現象是越來越多的公司都在嘗試做手機,Google、Facebook、Amazon這些巨頭,國內的互聯網廠商。既然所有人都要來打仗,我們變成軍火商行不行?我們做了這么多年手機,是有這個能力的。”郭愛平說,“這種嘗試過去已經有做過,TCL曾經為摩托羅拉、惠普等廠商制造手機,但是當時有顧慮說要不要把它做大,今年公司戰略會議上正式確定雙模式,就打消了這種顧慮。”
所謂軍火商,并不是簡單地ODM,而是TCL希望通過開放各種能力,包括供應鏈、開發、制造、渠道乃至售后服務,甚至可以共享Palm,TCL品牌,與合作者建立合作伙伴關系。
TCL正在通過架構調整,保證TCL品牌發展的同時,雙模式也順利的展開,從而在價格戰的艱難局面中,利用優勢資源尋找到新突破的可能性。
TCL正在做出各種積極變化。2015年年末,TCL通訊中國區迎來楊柘,后者曾就職三星和華為,對于兩者的品牌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而TCL重金延請,顯然是希望其能夠復制三星和華為的成功路徑,使得TCL品牌能夠有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