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色彩在繪畫藝術中有著重要的作用,色彩與情感是相互呼應的,好的油畫藝術作品是色彩、情感的融合。油畫創作中色彩與情感的表現關系,分析油畫中情感色彩的表現方式。
關鍵詞:油畫;情感;色彩
畫家約翰·伊頓說:“色彩就是生命,因為一個沒有色彩的世界,在我們看來就像死的一般。”所以好的畫家都非常注意繪畫中的色彩,一幅優秀的作品它的色彩效果必定極佳,能夠在色彩中寄寓各種的情感元素,不同的人能夠從色彩中獲得多維的體驗,了解作者的情感寄托,使色彩成為一種溝通的方式和載體。
一、油畫創作中色彩的情感表現
色彩本身是沒有情感的,但是人們可以將自己的情感映照在色彩上進行表現,一個人的情感可以有快樂、悲哀、發怒、憂郁等,這些會表現在自己的藝術創作中。這樣在油畫的創作中色彩就擁有了一種情感表現的功能,能夠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帶給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情感體驗。情感與油畫的創作關系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理解。首先情感是人們接觸世界,觀察外物之后的一種心理反應,是內心需求和渴望的釋放。色彩本來是自然界的存在,人們在觀看的時候才會形成自己的評價和認識,色彩進入人的創作過程就是一個讓人的情感和色彩統一的過程。其二,色彩要進入油畫,不是非常隨便的,一個喜歡濃墨重彩和一個喜歡淺淡的畫家是不一樣的,歸根結底還是作家情感的不同。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色彩的時候往往需要選擇好自己喜歡的色彩靈巧施色,同時還要要融入自己的情感,顯現出屬于自己的獨特性來,所以說好的油畫藝術作品是色彩、情感的融合,二者不可缺一。第三建立色彩與情感聯系的過程是非常復雜的,選用什么樣的顏色、使用多少的濃度、表現在哪個區域都是需要掌握足夠的語言知識的,把握好色彩施用的規律,通過邏輯加工以一定的色彩將情感抒發出來方可。
二、油畫中的情感色彩表現方式
(一)古典色彩的情感表現
古典色彩是古典主義中的表現手法,在文藝復興的時候形成了西方古典繪畫的基本系統,這些繪畫體系非常講究細致入微的觀察法,對繪畫的謹慎的透視觀察法運用自如,也注意營造光色影色感,切實性遠遠大于畫面的美感。在這里我們主要以卡拉瓦喬的繪畫為代表展開分析,分析油畫中的情感色彩。在他的代表作《基督的葬禮》中,畫面充滿了光影,利用均勻分布、密不透光的黑暗來做背景,映入眼簾的是聚光燈般的照射在畫面中央的基督,其他人的色彩都不是非常明亮,這樣的色彩運用凸顯了作者對于基督的神圣崇拜感,陰影部位產生了明顯的反差。為了區別于基督與其他人的差別,抬著耶穌尸體的主要人物顏色都不是鮮亮的,黑藍色的圣母頭巾,棕色的束腰長袖,藍綠色的長袍等。這樣的處理使畫面中意境豐富,層次分明,都是作家情感的表現。因為對于這些神圣的人物充滿崇拜感,所以才會專注于利用聚光燈的方式來作畫,成為一種極具表現力的繪畫語言(圖1)。
(二)條件性色彩的情感表現
在過去的時候西方的繪畫注重形式輕視色彩,到了印象派之后開始追求色彩的瞬間變化,拋棄了傳統的色彩觀念,在關注色彩和光影上,通過對比色、條件色、互補色的關系帶來了別具一格的美學效果。在這里我們主要以莫奈的一些著作為例展開分析。比如在他比較有名的《睡蓮》中,創作常常用純色去表現對象,在這些繪畫中看不到很具體的睡蓮,只見斑駁的色點、疏離的色線,渾然一片、不分層次的空間透視。從最初的實在具體的實形到最終的浮光掠影的虛象,是莫奈所追求的,每一種顏色單獨看來十分柔和,它們的整體卻又是強烈的。莫奈曾說過:“作畫里,要忘掉你眼前是哪一種物體,想到的只是一小方蘭色、一小塊長方形的粉紅色、一絲黃色?!彼阅蔚那楦惺菑V泛的,是為了表現那種一眼望去的第一印象,而不是單個的靜止的物體,通過色彩的光影變化來加強明暗關系,表達自己對自然景物的喜愛,作品也更有感染力和沖擊力,帶給我們的情感體驗顯然是不同于其他的作品的(圖2)。
(三)表現性色彩的情感表現
表現性色彩只關注色彩本體,撇開其他的光源色、環境色、固有色的表現,表現內心和情感,畫面美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身的色彩情緒。在這方面取得比較大成就的是野獸派,取這個名字是因為其藝術理念的獨特性,色彩亮麗,線條粗獷,隨意刻畫的風格,馬蒂斯的《帶綠色條紋的馬蒂斯夫人像》是最好的體現。從繪畫來看,畫面的色彩極其奔放濃烈,最引人注目的是面部的中央畫出的一道綠色線,這顯然是不合常理的,帶有一種奔放強烈的感受,紅綠兩色也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在這幅畫種,作家更追求自己的感受,追求內在深層的理解。通過繪畫我們能夠感受到一種安靜的氣質,一種對夫人的喜愛和自己獨特的情感。據說當時馬蒂斯夫人曾身著黑衣擺好姿勢讓他寫生,但是馬蒂斯不需要盯著她繪畫,因為在他的頭腦中已經有了一個馬蒂斯夫人的影像,巧妙地達成統一,他完全依靠自己對色彩的理解來進行主觀創作,通過色彩來表達他對人物的情感(圖3)。
(四)意象色彩的情感運用
意象色彩在中國繪畫中非常常見,中國繪畫家們不強調客觀再現對象,使得其在表現繪畫的時候色彩帶有很強的主觀性和象征性。在這方面比較有代表性的是趙無極,他是唯一被寫入《西方現代藝術史》的華裔畫家,比如在他的《21·2·72》中,追求的是一種中國畫的潑墨風格,有殘陽如血般悲烈的場景,是描繪宇宙時空變幻莫測的演變,筆觸流暢且堅硬有力,極富生命的旋律,大片的色彩給人以氣勢磅礴的感覺,畫面仿佛如天地般,如火般變化多端、縱橫交錯,他所表現的是宇宙原初的變化。乍看之下不知道作者的創作目的,但是一旦知道他的表現所指,我們一下子會感受到傳統哲學精神及文化精神的真實感受。趙無極受道家影響,所畫的作品是畫家對自然萬物的真實領悟,但是每個人對宇宙時空變幻莫測的演變都是有自己的看法的,也因此具有一定的主觀性,但是把浩瀚無邊的宇宙空間描繪出來也是一種有難度的工作。趙無極懷著自己的情感體現去描述那個時候的熱烈,是對藝術哲學一種獨到的中國式感悟,是對那個境界的玄妙和不可捉摸的體會,也因此使得顏色上給人的感受是隨性的、充滿張力的(圖4)。
三、結語
總之,色彩在繪畫藝術中有著重要的作用,色彩與情感是相互呼應的,繪畫者在色彩中寄托的是自己最真實的情感和對生活閱歷的表現。隨著當代油畫藝術的發展,通過色彩的情感表現來提升油畫藝術的水準也成為一種趨勢,有關情感與色彩的運用和互動關系也越來越微妙。在中國油畫經歷了近三百年的艱辛歷程后,我們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人來關注這個領域,也同樣期盼著中國油畫的未來發展。
參考文獻:
[1]陳芳. 莫奈繪畫色彩的情感表達[J]. 大舞臺,2012,(04):136-137.
[2]王慶海. 試析繪畫的色彩情感表現[J]. 藝術研究,2007,(02):44-45.
[3]趙牧.語言與創作——我在油畫創作中的思考[J].美術觀察,2011,(09).
[4]林軍.論材料對油畫創作的影響[J].美術界,2011,(06).
[5]周彬.淺析廣西油畫創作的鄉土情[J].美術界,2011,(05).
[6]劉海濤.房東日,油畫創作的精神性與時代性[N].美術報,2010.
[7]張永升.論當代油畫的批評對象及其批評者[C].2005年當代藝術與批評理論研討會論文集,2005.
[8]孫亞光.文化建設大發展大繁榮 做好油畫創作工作[C].2008山東省群眾文化學會論文集,2008.
作者單位:
魯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