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基于學校是職業技術學校這一屬性,學生的質量肯定是不能和重點高中或是國美央美附中相提并論的?;竟Ρ∪酢W習主動性不夠、能力參差不齊等問題是客觀存在的。那么,在抱怨和牢騷肯定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現實面前,我們就應該去探索一條全新的教學方法,來直面當下和將來的教學難題。
關鍵詞:電子資源庫的共享與更新;分層教學
一、研究背景
不可否認,基于學校是職業技術學校這一屬性,學生的質量肯定是不能和重點高中或是國美央美附中相提并論的。基本功薄弱、學習主動性不夠、能力參差不齊等問題是客觀存在的。那么,在抱怨和牢騷肯定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現實面前,我們就應該去探索一條全新的教學方法,來直面當下和將來的教學難題。
我們先靜下心來分析一下,其實這種情況的發生也在情理之中:學生基本功差,當然了!學生基本功好人家不會去考中國美院附中么?來這兒干嗎?我們要做的不是抱怨學生差,而是盡量讓這些落后的孩子趕上走在前面的孩子。學生的主動性不夠,是不是他們的學習興趣不夠?課程的設計沒能引發他們的注意力?還是有別的什么原因?這就引發了接下去的教學探索了。
怎么樣以最快的速度使學生的能力提高,以下兩點是必要前提:第一,要基于強大的電子資源庫和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為依托;第二,要實現分層教學。
二、概念界定
上海市逸夫職業技術學校電子資源庫和多媒體設備簡介——校專業處研究組帶領我們全體數位美術老師,先進行專業分組——基礎組、專業組;之后專人專項,每個老師按照自己的興趣與專長,負責對自己的板塊進行設計與制作。經過多個日日夜夜,在大集體的辛勤勞作下,每個老師負責的專項課件制作化零為整。我們的美術專業電子教學資源庫竣工了。它涵蓋了學生在中職三年的學習過程中需要的幾乎全部的專業電子教材,后面我也會講到是如何編寫和運用電子教材的。
分層教學——分層教學的含義很廣泛,我略舉幾例:比如按照學生的基本功各不一樣,我們可以進行能力分層;根據學生的愛好不同,我們可以進行興趣分層;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我們可以進行自主分層。
三、我校學生的現實情況
從專業劃分來說,我們有文化底分達到487.5分的中本一貫制室內班和文化底分達到459.5的中高職一貫制視覺班。有專門化方向的視覺、室內、動畫和首飾等班級,也有基本功非常薄弱的繪畫班等。
從年級劃分來說,同一年級的學生水平各不一樣,不同專業的班級與班級水平差異懸殊。低年級的優等生專業能力強于高年級的普通生的情況也比比皆是,而剛進來的低年級學生色彩基本功相對素描則更為薄弱。
四、具體實施方法
(一)電子資源庫的共享與更新
以教材的編寫為例,我們40多位美術老師各自拿出看家本領,編自己所擅長,再最終整合。筆者負責編寫了《復雜靜物繪制》和《園林景觀繪制》兩個板塊,上課時卻可以用到幾十上百的板塊和大量的示范步驟圖及視頻。
以課程設計為例,我們相互間毫不吝嗇地共享彼此之間的研究成果,設計課程時,有些內容是調取了別的老師的電子教材,當然做好的課程設計也歸攏到校電子資源庫。走進教室,每個老師都擁有著40多份智慧,能將課堂實現得輕松而歡快。
隨著任務引領教學模式的普及以及新的教育教學方法的實施,老師們的教材設計、課程設計、教法設計也日新月異,電子資源庫也自然而然地更新迭代。
(二)分層教學
以《園林景觀繪制》為例,淺述如何在教材、教學上進行分層教學。
教材根據難度不同分為基礎區、拓展區和研究區,以任務書的形式呈現:任務的基礎部分涉及以下幾點:取景和構圖、形體塑造、視覺中心的把握、構形用線、鋪色用色及深入刻畫等。拓展部分我們去分析和繪制同一景觀在春夏秋冬四季所展現的不同風貌。研究部分我們去探討和分析同一景觀在早中晚、雨天雪天等不同時間段和不同氣象下所發生的變化。任務的三個階段由淺入深,從易到難。
能力分層:學生自行判斷自己的能力對號入座,基礎一般的同學在基礎區進行傳統的繪畫訓練,基礎比較好的去拓展區和研究區做任務。
興趣分層:如果幾個拓展區的同學有的喜歡春天,那么可以去畫春天的景色。喜歡秋天,就去畫秋天的景色,投其所好,自由選擇。
自主分層:他們都有自己的個性,有的同學喜歡畫T恤穿在身上,有的同學喜歡做在卡片上,隨你吧,充分尊重你的自主權。
五、老師和學生所取得的成效
老師把自己稱心的教學理念和課程設計做成電子教材,融入校電子資源庫,大家就可以資源共享,相互學習,這也為教師彼此溝通教學心得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在平行班的教學過程中,示范動作不必重復。在尊重學生能力、興趣、自主分層的大前提下,“做中學,學后做”的能效課堂往往能夠使教學節奏緊湊而不緊張,歡快互動而不渙散,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教學目的性明確,效果明顯。
學生層面,今年筆者負責的是印刷美術(中高職一貫制)一年級班級,他們很喜歡上專業課,班級氣氛一直很融洽很歡快。雖然他們的基本功非常薄弱,但是他們都很努力,每次上課都能牢牢跟緊節奏,能效學習。高中本貫通的班級都是由本科和大學的專家親臨打期末分數的,他們看了筆者班的期末試卷的時候,感嘆到“進步飛速!成績驚人”。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優良率由學期前的10%提高到學期后的60%。
六、研究反思
多年以來,每年學生的情況都在變,每年學生的工具材料都在變,每年學校的教學設備都在變,而每年不變的是老師想要教好學生和學生想要學好專業的心。以上的變和不變都是好事,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每年的教育教法都應該是不一樣的??傊选耙匀藶楸?,因材施教”放在首位,一切為學生著想,在基于電子資源庫和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強力依托的前提下,讓學生能夠接受到分層式教育,因它是當今中職美術課程中較好的設計思路之一。
參考文獻:
[1]范景中.美術史的形狀——30年來我的出版經歷(上)[J].畫刊,2016,(02).
[2]黃琴.開拓視野的美術學專業[J].湖北招生考試,2005,(21).
[3]邵東.美術理論教學的比重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S3).
[4]楊曉靜.多維視角下的美術理論與文化強國淺析[J].現代裝飾(理論),2014,(02).
[5]林金鳳.美術理論在美術教育中的意義淺析[J].大眾文藝,2014,(13).
作者單位:
上海市逸夫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