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以南京市部分培智學校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和深入訪談等研究方法對南京市智障兒童繪畫教育教學方法、內容及現狀進行研究,根據研究與分析,提出智障兒童繪畫教育教學的改革與措施,促進其可持續發展。在如何使智障兒童繪畫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比如智障兒童美術學校等一些教育機構,要建立統一的師資培訓機制,提高教師的職業水平。同時,還要制定出與智障兒童相適應的繪畫教育教學指導綱要,建立與社會相聯系的評價與監管機制,保證智障兒童繪畫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智障兒童;繪畫教育;教育現狀調查;改革措施
[本文系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智障兒童繪畫教育現狀與策略研究》階段性成果。]
隨著國家教育政策對學前兒童教育程度的逐漸重視,人才早期培養策略開始成為我們的教育方針,兒童美術教育也進入蓬勃發展的時期。對于智障兒童美術教育來說,首先智障兒童是兒童,其次才是智障兒童,智障兒童的美術教育也要遵循普通兒童發展規律,智障兒童的美術教育要比普通兒童教育發展更慢、更穩一些。從目前美術教育中的智障兒童繪畫教育教學現狀來看,通過自身實習、實踐、走訪、調查和現狀分析研究中發現,目前美術教育中智障兒童繪畫教學在蓬勃發展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師資水平不高、教學水平低下、教學觀念落后等,這些不利因素使得智障兒童繪畫教育教學發展受到了嚴重的威脅與挑戰。作為一個新興領域的智障兒童美術教育,在我國當代特殊教育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南京市智障兒童美術教育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發展,通過繪畫教育對智障兒童身心缺陷進行干預康復和美術教育教學策略、方法手段等方面的研究,為南京市特殊教育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然而其研究內容還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廣度,今后還要對南京市智障兒童美術教育現狀進行深入調查研究,進一步加強智障兒童美術教育理論研究,積極開拓研究視野,結合當前智障兒童美術教育實踐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進行研究。
一、智障兒童美術教育師資存在的各種問題
智障兒童美術教育師資力量的匱乏。筆者通過對南京市智障兒童美術師資隊伍現狀調查發現,存在著很多問題。諸如教師專業化程度不高,本科學歷不多,大多數教師不是從特殊師范院校或特殊教育專業畢業的,不具備特殊教育專業知識和訓練;入職之后很多教師責任心不強,沒有及時從事繼續教育和專業培訓工作,即使接受培訓也都是講座形式,理論知識講座較多而缺乏實踐性;特殊教師社會地位不高,無論是從經濟地位、政治地位、法律地位,還是職業聲望來說,智障兒童美術教師的地位的確低下,所以導致教師的工作滿意度低下;還有諸如教師壓力較大、男女教師比例失調、師資隊伍年齡結構不合理、新手教師比重過大等問題,以上諸多原因導致了特殊學校智障兒童美術教師嚴重缺乏。正是因為智障兒童美術教育難度較大、教師社會低下等因素導致很多教師不愿意從事這項工作,即使部分教師開始積極從事智障兒童美術教育工作,但因社會種種因素造成了他們對工作的厭倦,于是后來又脫離了特殊教育陣地,所以南京市樂于意從事智障兒童美術教育者顯得尤為匱乏。通過筆者走訪調查,在南京抽取的5所培智學校中有40名美術教師,經過調查問卷的方式發現了以下問題:1.男女教師比例嚴重失調;2.在選擇成為特殊教育美術教師調查問卷中,57.5%的人選擇只是為了尋找一份工作,22.5%的人選擇服從學校調劑,12.5%的人選擇因為家中有特殊人群的存在,剩下僅僅7.5%的人選擇特殊教育行業是為了特殊教育發展;3.問卷調查中發現特殊教育美術教師的學歷主體是高中畢業,其中57.5%的教師是高中藝術生畢業后進行短期培訓后上崗,17.5%的教師學歷為高職高專,20%的教師為大學畢業,剩下5%的教師是學校原來的保育人員經過培訓后轉職的。
二、智障兒童繪畫教育教學水平的低下
對于智障兒童這個特殊群體來說,由于身體部分殘疾或者智力天生缺陷,從而導致這些兒童身心不健全,他們往往自暴自棄。但是往往有一部分智障兒童有著驚人的藝術天賦,這就需要我們的教師去挖掘和開發。通過智障兒童美術教育讓他們獲得最大的教育效益,那就是利用非智力因素來提高智障兒童的生活質量,加強智障兒童的情感、興趣、意志和性格等方面的訓練和培養,充分發揮智障兒童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作用,補償他們智力與身體的缺陷。這就要求從事特殊教育的教師具備特殊教育能力和手段,不但要具備扎實的美術教育基礎知識和技能,還要具有愛心與熱情。但是通過調查發現,南京市很多特殊學校的美術教師缺乏足夠的專業技能和教育理論基礎,不能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針對每個智障兒童進行認真的輔導,有的甚至不屑于這項工作,沒有責任心,缺乏工作熱情和愛心,導致教學水平的嚴重低下。做為智障兒童美術教師,應該用情感樹立良好心境,用興趣豐富自我體驗,用意志激發蓬勃精神,用健康的心態促進良好性格的發展,這些非智力因素的利用能夠大大激發智障兒童學習美術的興趣。在南京市一次調查中發現,培智學校繪畫教學課程很是規范,整個課堂模式以學生觀察、老師講解,學生作畫、老師評價流程進行。但是筆者發現課堂上有些孩子拿著筆亂畫,有的目光呆滯,有的在畫紙上隨意滑動著筆尖。而這樣的一堂公開課,教師應該提前準備充分的,且進行過模擬,結果效率如此一般,所以運用對待正常兒童的教學模式肯定是行不通的。由此可見,智障兒童繪畫教育水平低下至如此,不僅僅是一個學校教師教學水平低下,而是整個特殊教育界教學模式的落后。
三、智障兒童繪畫教育教學內容與方法的陳舊落后
智障兒童盡管思維能力遠不及同齡的正常兒童,但他們不受固定形式的約束,往往能表現他們自身的感受和想法,因此科學的繪畫教育指導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在現實中,智障兒童繪畫教育教學存在著教學內容與方法嚴重落后的問題。經過筆者一系列調查研究發現,大部分美術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方法,都是讓孩子坐在教室里拿著畫筆在紙上涂涂畫畫,教學內容枯燥乏味,對于普通兒童來說都沒有興趣和能力完成這個課程,更別說智障兒童了。智障兒童本身對于社會環境接觸較少,他們腦中局限性關注能力及記憶能力,使他們對于這個世界的觀察少之又少,沒有可以模仿的物體,也沒有足夠多的記憶能讓他們進行聯系現象,又怎么能夠體現出他們內心的想法呢。在培智學校組織繪畫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引起這些智障兒童的注意,從而使他們將內心的沖動通過畫畫的形式表達出來,讓觀眾更好地的了解他們的需求,幫助他們解決這些問題,然而當今智障兒童繪畫教學活動卻沒能充分地利用這種方法。筆者曾經針對一個智障兒童特殊教育幼兒園做過個一個實驗,兩組學生在不同時間分別出去寫生,一組剛到時就接到老師的任務“看到什么畫什么”,結果發現,有的學生坐在那里目光發散,毫無目標,不知道該干嘛,有的學生一坐下便開始埋頭苦干了。另一組學生剛到時老師便安排自由活動,而老師此時則做欣賞狀態,沒兩分鐘便見學生開始三三兩兩學老師,并且詢問老師這是什么,要怎么畫,而老師則坐在學生中間為他們畫各種各樣的樹。當活動結束時,發現第二組孩子的作品充滿生氣和想象力。由此可見,觀察和引導對于智障兒童繪畫的重要性。除卻以上教學內容空泛、教學方法死板的問題外,注重作品的完成而忽略智障兒童在繪畫過程中的情感體驗,也是智障兒童繪畫教育教學的一大弊端。同樣地,不能讀懂孩子的畫,評價大而化之對智障兒童創造性思維的提升也有著巨大的影響。智障兒童繪畫教育教學方法的落后,絕對不僅僅是體現在一個方面的,要全面尋找問題產生的源頭,才能更好地促進其發展。
四、智障兒童繪畫教育教學改革措施與策略
對于智障兒童美術教育培訓機構來說,要建立有針對性的特殊機構。本市的各個培智學校可向市政府申請聯合建立一所公辦的、有針對性的特殊機構,專門用于向特殊學校輸送師資,也可自己聯盟開辦。同時機構還可與各大師范類學校合作,為有意向從事特殊教育美術教育的學校構建一座橋梁。在教學方面可請特殊教育專家前來講座,并且多學習國外先進的繪畫教育教學理念。
建立與社會相聯系的評價與監管指導機制。對于社會人群中給予的先進的思想可以及時地吸收,對于他們的評價也要及時反映,有需要改革的地方要及時進行討論與改變,建立在整個社會的基礎上的機制,才具有巨大的可持續發展性。
針對智障兒童美術教育教師教學的評價,一是要倡導自主學習,從“要我學”發展到“我要學”,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二是尊重學生的藝術感受,使智障兒童的個性得到自然發展,在其進行繪畫創作的過程中不能因為其不符合審美觀念就武斷地批判,尊重智障兒童自身的觀念,讓他自然地表達自己的內心;三是遵循發展規律,激勵保護智障兒童的自信心,每個人的發展都存在一定的階段,繪畫也是,從胡亂涂鴉到進行一幅作品的創作,需要一定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我們要積極鼓勵與保護兒童的自信心,調動其創作的積極性;四是尊重智障兒童的個人意愿,發展其個性,從古自今在人們的思想中教師總是比學生要具有權威,在發展傳統的尊師重道的文化中,也要尊重學生的個人意愿,在一定影響范圍內的個性發展是應該受到保護的,智障兒童的個人意愿也同樣如此。
五、結語
從以上針對南京智障兒童繪畫教育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出其問題的關鍵還在于教師身上,無論是師資力量,還是教育教學的水平、方法和內容,都與教育發達國家存在一定的差距。一個國家對特殊教育的重視與否也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這個國家的發達與否。因而筆者認為這個課題并非沒有價值,反而是很有必要性。本研究致力于提升智障兒童繪畫教育的教學策略,對智障兒童教育要給予高度的重視度,在重視普通兒童發展的同時,也要重視特殊兒童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韓璐.智障兒童美術教育的價值及教學策略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4
[2]唐靜.弱智兒童繪畫指導中存在的問題與探究[J].寶山培智學校,2014
[3]王維君.社會美術教育中兒童繪畫教學的發展現狀與趨勢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4]唐仕元.培智教育教師專業成長指標構建及成長現狀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3.
作者簡介:
任丹丹,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學生。研究方向:智障兒童繪畫教育。
指導教師:江麗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