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貴州豐富的民族民間美術資源是當地無法估量的文化資本,有著獨特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在文化產業化的時代背景下,從貴州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著手,在產學研融合的視角下把握貴州民族民間美術資源的文化特色,在保護與保真的原則下系統開發創意文化產業,不斷增強品牌意識,著力拓展文化產業鏈,在開發與利用中實現貴州民族民間美術資源的保護與傳承。
關鍵詞:文化產業化;貴州民族民間美術;開發;利用;策略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5年度貴州省教育廳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項目“貴州民族民間美術資源的產學研融合研究”(項目編號:2015ZC07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貴州是一個少數民族眾多的省份,各民族有著悠久燦爛的文化和獨特的民族風情,特別是民族民間美術資源異常豐富,包括蠟染、刺繡、銀飾、剪紙、面具、農民畫等,它們特色鮮明,文化價值突出。由于貴州高原山地的地理特征,使得這里較好地保留著原始純樸的生活方式和民族生態鮮明的風俗禮制,人們能夠深刻地體驗到燦爛悠久的民族文化與自由率真的民族生活。
在經濟文化一體化的時代背景下,文化產業化是當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與經濟相聯姻,利用文化資源獲得經濟發展,對于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增強人們的文化自信心,提高人們的文化修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一、貴州民族民間美術的文化特質與產業開發
(一)樸實的自然觀:人們追尋的精神家園
我們的先民在對自然的認識和利用中產生了各種形態的藝術,當人類在敲打第一塊石器的時候,藝術便產生了,將人的智慧凝結在“自然”里頭;在對火與土的認識中,創造了陶器藝術,將人的愿望標記在“自然”上面;在對自然萬物性能的掌握中制作出各式各樣的工藝品。這種樸實的自然觀一直延續在貴州民族民間美術的創作中。貴州少數民族美術中的蠟染,從棉花、苧麻的種植到織布、染制,形成藍底白花的審美,在天然材質性能的掌握中融入了藍天白云等自然物象美感的提煉。從養蠶抽絲到織錦繡花,創造出斑斕絢麗的飾品,以純手工的技藝守護著自然的博施。在貴州民族民間蠟染、刺繡等工藝品中,人們邂逅了那久違而單純的精神家園,在那份樸實的堅守和世代傳遞中我們感受到歷史的意義和精神的純粹。
(二)鮮明的民族性格:多彩貴州的人文之本
從貴州民族民間美術中,我們可以看到鮮明的民族性格,這恰恰是多彩貴州的人文之本。在刺繡的色彩中投射出各少數民族的熱情,在農民畫中融注了民間藝人對生活的愛和對鄉土的情,以及自足自樂的民族性格,在蠟染中凝結著一份深邃的安寧和單純的祥和。可以說,貴州多彩的民族民間美術是和各少數民族的人文精神密切聯系在一起的,我們可以對這一民族民間文化資源進行開發和保護,在此基礎上開展民族文化生態游,讓更多的人深入了解各少數民族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禮制。
(三)神秘的藝術境地:令人敬畏的原始圖騰
貴州各少數民族保留著較為原始的圖騰崇拜,如苗族對牛的崇拜,彝族對火的崇拜等,民間藝人將這些物象表現在蠟染、刺繡、銀飾、面具等美術創作中,使這些作品顯得神奇和具有更深的哲學意義。梭戛長角苗類似牛角的發式、苗族銀飾以及民間面具等藝術中所涵蓋的民族文化符號,不但具有民族文化的研究價值,而且給人以敬畏之感。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美術資源,大力開展創意文化產業,讓人們在這神秘的藝術境地中得到靈魂的凈化。
二、貴州民族民間美術資源的產業開發現狀
(一)旅游產品開發
在對貴州民族民間美術資源的開發利用中,旅游產品開發是重要的產業發展形式。目前,貴州省內已經形成了諸如六盤水夜郎風民族民間藝術開發有限公司、貴州松桃梵凈山苗族文化旅游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安順市西秀區星月苗族蠟染工藝品有限公司等許多實業公司。他們有對農民畫進行集約創作管理的,有對刺繡、銀飾等進行產業發展的,有將蠟染做成高級工藝品的……在利用貴州民族民間美術資源帶動本土經濟的發展方面進行了大量的實踐。毫無疑問,這些產業的發展對于傳承民族民間美術技藝,帶動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等方面都具有積極的意義。縱觀這些企業的發展現狀,他們絕大多數為貴州省內的知名企業,盡管有黔藝寶、林雪飛等全國知名品牌,也有松桃苗繡成為外交部指定外交禮品,但在全國乃至國際有較大影響力的品牌鳳毛麟角,企業的品牌競爭力有待提升。目前,這些旅游產品的銷售主要依靠政府主辦的“兩賽一會”(旅游商品設計大賽、能工巧匠選拔大賽和旅游商品展銷大會)以及各民族民間地區的旅游商品等形式,產品的銷售平臺和方式還有不斷拓展的空間。
(二)創意文化產業
對貴州民族民間美術進行創意文化產業的發展,主要突出其原生態、民族民間特色及文化的創意性,在此基礎上打造精品文化產品。以貴州嚴小妮木人有限公司為例,在對“嚴小妮”品牌原創木偶娃娃的設計及制作中,既有天然的原生態文化語言,又有貴州各民族蠟染、刺繡等服飾藝術原型,同時融入卡通的創意和再設計,使傳統的民族民間手工藝更富時代性和生命力,從而使貴州民族民間美術得到保護傳承與可持續發展。
盡管創意文化產業的發展對于貴州民族民間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具有重要意義,但目前貴州省內的相關創意文化產業在數量、規模、創意等方面仍有深入挖掘的潛力。這需要政府對此的高度重視和支持,民族民間藝術傳承人、專業設計師和設計團隊的共同努力與合作,才能打造出更富創意性和時代性的產品。
(三)民族文化生態游
貴州各地利用民族民間文化資源優勢,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民族文化生態游。西江千戶苗寨游將苗族的原始生態文化全方位地展現給大家,讓人們在這一生態旅游中去感受苗族的人文風情,以及蠟染、刺繡、銀飾等獨特的美術形態和文化傳統。貴州少數民族多,各民族的節日也多,如布依族六月六、苗族姊妹節、苗年節、彝族火把節等,各地利用民族節日的特色開展了豐富的民族風情生態游。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各地文化生態游的廣泛開展,使得原始生態的民族文化遭到一定程度的市場沖擊,有些民族藝術形式甚至帶有表演之嫌。與之相對照,六枝梭戛苗族生態博物館對民族文化的保護開發案例值得深思和推廣。梭戛苗族生態博物館將原生態的梭戛村寨及當地人的生活方式統統作為生態保護的對象,使箐苗獨特的民族風俗文化得到更加完整的保護,人們在梭戛苗族生態博物館的生態游中可以感受到更加淳樸濃郁的民風,獲得原汁原味的生態體驗。這種生態博物館的規劃及開發模式對貴州民族生態游來說,值得借鑒和進一步推廣。
三、貴州民族民間美術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策略
(一)產學研融合促動
毋庸置疑,貴州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美術資源是貴州無法估量的文化資本,在對貴州民族民間美術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中,要將這些美術資源與貴州本土的經濟建設、教育發展、科學研究相融合,一方面在開發利用中實現民族民間美術資源的保護與傳承,另一方面在審美教育中確立對自身文化身份的認同與尊重。此外將民族民間美術推向科研高地,為創意文化產業發展和審美教育提供有力的理論保障和技術支撐。通過產學研的融合,為推動貴州本土經濟發展和提升文化知名度提供現實的指導意義。
(二)堅持保護與保真原則
在發展文化產業的同時,還要做好對民族民間文化生態的保護工作,這樣才能傳承和保護好民族民間美術的文化特質。在對貴州民族民間美術的開發與利用中,必須充分尊重和保護各民族地區的文化傳統,保護民族地區的文化生態,這樣才能讓珍貴的民族文化在開發中有效傳承下去。在對蠟染、刺繡、農民畫、面具、銀飾等民族民間美術資源進行開發與利用時,如何將傳統民族藝術技藝與現代設計理念和方法相融合,而不至于在商業運作中導致民族文化特性不斷流失,需要我們在對民族民間美術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的過程中,堅持對傳統技藝的保護和保真原則,以保證民族民間美術技藝的純真性,并把握好民族民間美術與現代技藝的融合方式與結合度。
(三)增強品牌意識
一些民間技藝是民族性或者集體的智慧結晶,基于貴州豐富的民族民間美術資源,我們在對其進行文化產業的開發中,要進一步增強品牌意識,這樣才能增強文化產業的綜合競爭力,使其成為多彩貴州的重要組成部分,使我們的傳統民族民間文化重新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
(四)開拓文化產業鏈
在文化產業化視域下,貴州民族民間美術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不能僅僅停留在旅游產品開發、文化生態游等領域,我們可以以此為媒介,不斷拓展新的領域,獲得更大的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例如我們可以將旅游產品的生產與服裝表演、影視拍攝、動漫設計與制作、歌舞表演、話劇、編輯出版等有機結合起來,不斷延展民族民間美術的文化產業鏈,使其衍生產品更加多元,大到園林景觀的設計,小到招貼玩具、生活用品的制作,在對文化產業鏈的不斷拓展中使民族民間美術的文化精神貫穿到我們生活的深處。
四、結語
對貴州民族民間美術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需要我們在產學研融合的視角下充分認識其文化價值,在保護與保真的原則下系統開發文化產業,不斷增強品牌意識,著力拓展文化產業鏈,從而切實有效地實現貴州民族民間美術資源的保護、傳承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再偉.貴州民間美術概論[M].昆明:云南美術出版社,2009.
[2]靳之林.中國民間美術[M].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10.
[3]左漢中.中國民間美術造型[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10.
[4]孟凡行.器具:技藝與日常生活[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15.
[5]王彥發.中國民間美術概論[M].鄭州:海燕出版社,2011.
[6]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工藝美術品課題組.少數民族工藝美術品[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
劉恩芹,六盤水師范學院藝術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