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代Compute Stick如同純粹工程師設計,而第二代感覺才是真正的設計師設計。
在如今低迷的PC市場上,英特爾UCFF電腦的成功讓很多下游廠商看到了未來PC的發展方向。在最近2年,平板電腦以往的風光也已不在,而小型化的PC則逐步受到用戶的青睞。在這些小型化的PC產品中,英特爾的Compute Stick無疑是最為小巧的一款。
體積如USB閃存盤大小的Compute Stick至今已推出了兩代產品。2014年發布的第一代產品采用了Atom Z3735F處理器,主頻為1.33GHz,可加速至1.83GHz,內置2GB RAM和32GB閃存。這個配置看1080P視頻、玩玩網頁游戲、演示PPT沒什么問題,但是想看4K或者用Compute Stick玩游戲還是別想了。
最新推出的Compute Stick二代提供三個版本:Atom版,酷睿M3版和酷睿M5版。事實上,第一代英特爾Compute Stick在發布時就引發了人們的關注。不過,第一代產品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運行速度慢,只有一個USB插口,聯網差。從某種程度上講,這是一款測試產品,并非用戶愿意購買的最終消費品。在第二代Compute Stick上,英特爾逐一解決了以上問題。
第二代Atom版Compute Stick搭載Atom x5-Z8400芯片,提供2GB內存和32GB存儲空間,運行微軟最新Windows 10操作系統,運行速度是第一代產品的2倍。此外,這款設備還提供兩個USB插口,其中之一還支持USB3.0。在聯網方面,這款產品支持802.11ac,擁有一個2x2的天線陣列。
在芯片方面,英特爾并沒有只滿足采用新Atom芯片,這家公司在兩個新版本Compute Stick中加入第六代酷睿M3和M5芯片,外形跟Atom 版Compute Stick非常相似。酷睿M3和M5版提供了4GB內存和64GB存儲空間,盡管設備本身只有一個USB插口,但英特爾在充電器上增加了兩個USB插口。
Atom版本的售價為159美元(約合人民幣1047元)。英特爾表示,酷睿M3型號支持4K視頻輸出,整體而言,其功能要比Atom型號強大,這款型號產品售價為399美元(約合人民幣2630元),預裝Windows 10系統。酷睿M5型號同時還支持英特爾VPro 技術,售價為499美元(約合人民幣3289元),未裝系統。
在設計方面,英特爾采用新材質提升了這款設備外殼形狀和手感,整體采用磨砂塑料材質,長條、圓角造型設計。第一代Compute Stick如同純粹工程師設計,而第二代感覺才是真正的設計師設計。此外,Compute Stick內部還擁有一個小風扇,用來散熱。
在電源方面,新款Compute Sticks仍舊要依賴于獨立的AC電源適配器,目前電視機上的USB插口和HDMI插口還無法輸出足夠的電量來使Compute Stick運行。英特爾公司表示,他們正在研究Super MHL 標準,甚至他們還在考慮USB-C。
一代Compute Stick像原型產品,好像英特爾的設計師在推出產品之前看都沒看它一眼。二代Compute Stick給人的感覺是這樣的:這是一款為消費者準備的產品。它放棄了呆板的矩形設計,采用流線型設計,上面還開了小孔。
大多的時候我們會將Compute Stick插在顯示器、電視后使用,便攜是最重要的,美觀只是錦上添花。放在手心產品會給人堅固的感覺,主要是因為設計師在塑料的光滑和粗糙之間取得了很好的平衡。就連“Intel Insde”Logo安放的位置也看起來更出色了,原來的Logo放在中間,現在放在下方,原來的顏色太艷了些,現在只有白色。
二代Compute Stick有兩個USB接口,其中一個是USB 3.0規格的,你現在可以同時連上鼠標和鍵盤了。我抱怨一代Compute Stick只有一個USB,你可能會覺得這對英特爾不公平,看起來英特爾也不是沒有辦法增加一個USB的,它本來就是一款袖珍設備,如果非要配一個USB集線器,又如何稱得上是“袖珍”?
我曾經在測試時將Compute Stick通過USB連接到無線鍵盤和鼠標,只要一個USB就可以了。如果多出一個USB就可以直接傳輸文件、升級BIOS,不必拔掉輸入設備了。Compute Stick支持microSD插槽,可以外接128GB存儲卡,它的內部存儲空間為32GB。它還支持micro-USB接口,主要用來連接電源適配器。很遺憾,你仍然要將Compute Stick插在電源適配器上,便攜性受到一定的影響。英特爾新聞發言人說他們正在考慮采用SuperMHL標準,未來的設備有可能會完全依靠HDMI供電。電源按鈕放在Compute Stick側邊,HDMI連接器上多了一個保護性小蓋子,之前的產品沒有。如果電視或者顯示器的上的HDMI已經連接其它設備,英特爾會為你準備一根延長線,你可以從線上分出一個接口給Compute Stick使用。
安裝Compute Stick是小菜一碟。我將設備插在電視上,連接到電源適配器,插入無線鼠標和鍵盤。Compute Stick迅速啟動,安裝完Windows 10用了大約4分鐘。重啟之后又花了5分鐘,主要是配置Windows登錄信息和用戶帳號信息。耗時稍微有點長,我在安裝另一臺Atom電腦時也用了這么長的時間。
一代Compute Stick的下載速度有點慢,二代Compute Stick即使下載4K大文件時也沒有這樣的問題,有點意外。之所以性能提升主要還是網絡硬件升了級:它內置了2X2天線陣列,支持802.11ac Wi-Fi。一代Compute Stick只有一根Wi-Fi天線,整體速度受到限制,同時下載和上傳數據會很吃力。
看在線視頻沒有問題,如果當成電腦用會怎么樣呢?我用幾個瀏覽器試了試,打開了好幾個窗口,在后臺加載了幾個程序,像平常工作一樣使用它。體驗很好!當我用“Alt+Tab”鍵在程序和流媒體之間快速切換、同時還下載大型文件時,Compute Stick速度變慢了;一代產品慢得讓人受不了,二代產品用起來還算流暢。
測試顯示,Compute Stick的3D性能比上代產品快了不少。PCMark 7成績只是提高了一點點,這點我倒是不太擔心。與測試成績相比,我更重視它的實際使用性能,不論運行什么程序,新一代Compute Stick都比上代產品快不少。新Compute Stick甚至可以運行一些簡單的游戲,玩起三國13一點問題沒有。
有一個問題可能讓人不爽:當我運行測試軟件時,Compute Stick的小風扇聲音挺大,我呆在臥室里,離Compute Stick約約3米還聽得到聲音。幸好在運行其它常規程序時聲音不太大。晚上在臥室里,我可不會用Compute Stick來執行任務繁重的程序。
Compute Stick適用于許多不同的場合,在店鋪、在計算機實驗室完全夠用了,它還可以作為家庭影院電腦使用。我將Compute Stick用網絡連到臺式電腦,播放HD視頻文件,沒有一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