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寫作教學一直是初中英語教學的薄弱環節,很多學生不能拿到高分的一部分原因,文章跑題。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本文從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開始探討,提出了收集信息,切除無關信息,強化重要信息,弱化次要信息四方面論述如何能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切題。
【關鍵詞】初中英語寫作;切題
根據《英語課程標準》我們通常將英語學習的任務闡述為“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其中“寫”屬于表達的技能,也就是使用語言材料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且要符合目的語的表達習慣。在中考中英語寫作也是重要的一項主觀性試題。近幾年的中考英語作文除分值不斷提高外,寫作的內容、形式也在不斷變化,這充分體現了中學英語教學中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越來越重視。英語寫作水平的提高能帶動聽說能力的提高,能促進閱讀水平的提高,所以英語寫作時學生英語綜合水平的體現,是英語聽說讀寫四項基本語言技能之一。
在英語中考中,每一位考生都想寫出高分作文,取得好成績。目前上海中考作文評分標準是分為三部分,內容分8分,語言分8分,4分組織結構分。如果一篇文章要想取得高分,首先內容分要拿到滿分,而且內容和語言是一個統一體,作文應表達題目所規定的內容,也就是要切題。如果跑題了,即使用詞再準確,語言再優美,也得不到分。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寫作文時,切題是不成問題的,關鍵是語言表達問題。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英語作文不像漢語作文,時間短,篇幅也小,容不得大的發揮,要在有限的時間和規定的詞數內把題目要求表達清楚,達到言之有物、觀點正確、條理清晰是不容易的。因此,作文切題是寫作中的主要問題。每年的中考作文都有一部分考生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語言優美,詞匯量大,但往往考試出來的分數卻未必高,主要是因為跑題所致。
而學生寫文章跑題一般是由以下情況造成的。
(一)無從下手,無話可說。
例如在2016的上海楊浦區二模考中,作文題給學生的情境是讓學生給校長寫一封信,對學校的規章制度(school rule)提意見,學生不能仔細分析題目,學生對school rule這點沒有仔細收集相關信息,下筆時沒有足夠的信息,詞數都不夠,分數怎能高呢?
(二)銜接不當,轉移話題。
我們上學期的一模考試作文是how to relax myself,很多同學寫的是reading can relax myself ,但寫著寫著全是reading 的好處,跟relax myself相去甚遠了,等于是把文章的重點偏離了,會有好成績嗎?
(三)材料太亂,主題不明。
學生寫作文時,往往以為多寫一些句子,多例舉一些事實材料,只要能跟題目搭上只言片語,就能得分,以至使全篇內容零亂,條理不清,思想表達不清楚。如在寫作文how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這篇文章中,學生就花大量的筆墨在寫各種各樣的環境問題,以及他們產生的原因,然后才開始寫如何保護環境,太面面俱到,就沒有了主次之分。
針對以上的問題,我認為在日常寫作中加強對學生切題的訓練,我從三點入手。
首先是收集信息,然后對有關信息進行分類。拿到一個作文題,應該先對題目和提示要點進行綜合理解和分析,確定其中心和寫作意圖,然后收集跟主題有關的信息。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盡早地占有材料,把在審題和寫作時進人我們腦海、被我們所意識和快速搜集到的一切相關論據和事實進行分類,既不受編排順序制約,又可防止遺忘和疏漏,最后供我們慎重地比較和選材。
第二點是切除不相關的信息。主題是文章的“統帥”,材料如何取舍,語言如何遣用,全部要根據主題表現的需要來加以確定,所以在輔述中,一切事實、例證、原因等等都必須恰當切題,服從關鍵詞的意思,保持話題專一。學生在編排文章素材時,一定要在前三點基礎上有目的的進行,根據關鍵詞選定方向,舍棄那些不必要或不重要的話語,把材料按一定的邏輯順序安排,或按因果關系寫,或按時間、空間順序寫,或進行比較,或進行分類和綜合,目的是使段落內容層次清晰。
第三點是強化重要信息,弱化次要信息。學生在寫作時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總想面面俱到,結果主題不集中、不明確,從根本上影響了作文的質量和成績。所以我認為在寫作中必須要讓分清主次,對重要信息進行詳寫,次要信息則可一筆帶過。
以上所做的練習就是為了盡快地幫助學生學會控制自己的思維,在寫作中自覺地避免離題的錯誤,把握好切題這一重要環節。從大綱要求和評分原則中可以看出,影響作文成績的因素主要是內容和語言兩個方面。在有限的考試時間內,一個人語言的掌握運用基本上是固定的,沒有多少伸縮性,因此,審題變成了寫作的關鍵。不論是何種體型的作文,試卷上對考生總有一定的要求。學生在動手之前,一定要仔細研讀寫作要求,弄清文章主題,然后提出提綱或問題,擴展重要段落,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偏離主題的現象,從而提高作文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