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生理病害在栽培生產過程中普遍存在,對產量及品質有很大影響。現將生產中常見生理病害的病理及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1 番茄畸形果
1.1 發生原因 在花芽分化及發育時期,由于低溫、多肥(特別是氮素營養過多)、水分及光照充足的條件下,正在發育的花芽細胞分裂過旺,心皮數目過多或開花后由于各心皮發育不均衡,形成多心室畸形果。
1.2 預防措施 選用不易產生畸形果的品種,育苗期間保持適宜溫度,不要長時低于10℃。土壤宜見干見濕,防止土壤過度干燥。氮、磷、鉀及中微量元素配合使用。及時摘除畸形果。
2 番茄臍腐病
2.1 發生原因 由于不重視平衡施肥,缺少鈣元素且在生育期間水分供應失調,初期果實頂部凹陷,呈黑褐色,濕度大時出現黑色霉狀物,造成果實頂部腐爛,病果提早變紅,無商品價值。
2.2 預防措施 酸性土壤應加施石灰,保證土壤不缺鈣;增施腐熟有機肥,不要施用過量高濃度化肥,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質。盡量避免土壤高溫及濕度的劇烈變化。坐果后,在易發生臍腐病的地塊用0.4%~0.5%氯化鈣、1%過磷酸鈣、0.1%硝酸鈣或愛多收600倍液葉面噴灑,隔10~15天噴1次,連噴3~4次,以減輕病害。
3 番茄空洞果
3.1 發生原因 空洞果是果皮與果肉膠狀物之間空洞的果實。其一是開花時遇到低溫,不能受精,形成空洞果。其二是光照不足、幼果期溫度過高、后期營養跟不上及結果期澆水不當,均會造成空洞果。
3.2 預防措施 在番茄開花期要嚴格控制溫度,保持白天適宜溫度為20~28℃,夜間為15~18℃。合理使用生長調節劑,使用激素處理時濃度要適宜。一般采用1.5~2mL/kg防落素在開花期噴施,防止落花。激素處理后,要加強肥水管理,合理增施N、P、K肥。
4 番茄僵果
4.1 發生原因 僵果也稱豆果,即果實坐住后,基本不發育,小如豆粒,大如拇指,果實僵化無籽。主要是由于溫度過高或過低、授粉受精不良、光照不足,果實膨大時所需的養分供應不足,造成果實發育不良而出現的癥狀。
4.2 預防措施
1)人工輔助授粉。一般采用1.5~2mL/kg的防落素噴花或用豐產劑2號1包(8mL),對水0.75kg蘸花。
2)溫度管理。嚴冬溫室栽培生產,果實生長后期易產生僵果,特別是因長期陰雪天氣、光照弱、夜溫高等因素,導致白天葉片制造的養分少,而夜間消耗又大,易形成僵果。遇到這種情況,可在夜間用白熾燈短時補充光照,夜溫保持在10~15℃,最低不能低于8℃,減少養分消耗,降低僵果數量。
5 番茄裂果
5.1 發生原因 番茄果實在發育后期易發生裂果現象。裂果有的以果蒂為中心,呈同心圓狀裂開,有的以果蒂為中心呈放射狀裂開,也有不規則的側面裂果和裂皮現象。主要原因是果實表皮缺乏彈性,抵御不了來自果實內部較強的膨壓,特別是果實膨大初期的高溫強光及干燥的條件下,果肩部表皮老化,又遇降雨或大量灌水,果實迅速膨大也易產生裂果。
5.2 預防措施 選用抗裂品種。結果期防止土壤過干過濕。合理整枝打杈。避免果實受強光直射。增施鉀肥,增強果皮的可塑性。缺硼時可用0.5%硼砂進行葉面追肥,隔7~10天1次,連續2~3次。
6 番茄日灼病
6.1 發生原因
在高溫季節或高溫條件下,由于強光直射,果肩部分溫度上升,部分組織燙傷、枯死,產生日灼病。
6.2 預防措施 采用圓錐架或人字架,綁秧時將果穗調到架內葉蔭處。及時適度整枝打杈,保證植株葉片繁茂,防止強光直射果實。適當增施鉀肥,以增強植株抗性。
7 番茄卷葉病
7.1 發生原因 番茄采收前或采收期,第一果枝葉片稍卷或全株葉片呈筒狀,變脆,導致果實直接暴露陽光下,影響果實膨大或引起日灼。此病有時突發性很強。主要原因與土壤、灌水及管理有關。當氣溫高或田間缺水時,番茄關閉氣孔,導致葉片收攏或卷縮成筒狀,形成生理性卷葉。
7.2 預防措施 選用抗逆性強的品種;定植后進行抗旱鍛煉;科學配方施肥,做到供肥適時適量,確保土壤水分充足;采用遮陽網覆蓋,及時整枝打杈。
8 番茄高溫障礙
8.1 發生原因 一般在大棚或溫室栽培番茄,常常發生高溫危害。初期葉片的葉綠素褪色,葉片邊緣呈漂白狀,后期葉片變黃色。輕的僅僅是葉緣呈燒傷狀,重的波及半片葉子或整片葉,最終導致永久萎蔫或干枯。主要是溫度高、濕度小和土壤水分含量不足造成的危害,當白天溫度高于35℃或40℃高溫持續4~5小時,就會引起莖葉損傷及果實異常。
8.2 預防措施 加強保護地通風,使棚內溫度下降;采用部分遮蔭法或遮陽網遮蔭,防止陽光照射強烈引起棚室溫度過高。當白天溫度高于35℃時,可以噴水降溫。
9 番茄低溫障礙
9.1 發生原因 在寒冷的季節,幼苗遇到低溫,子葉上舉,葉背向上反卷,葉緣受凍部位逐漸干枯或個別葉片萎蔫干枯;如果低溫時間太長,葉片暗綠無光或頂芽生長點受凍,根系生長受阻,形成畸形花,造成低溫落花或畸形果;果實不易著色或著色淺,影響品質,嚴重時莖葉干枯而死。主要原因是由于白天溫度低于13℃,夜溫低于7℃,且持續時間較長造成危害。
9.2 預防措施 選用耐低溫品種,低溫鍛煉幼苗。選擇晴天定植,以利根系恢復生長。采用地膜覆蓋。必要時臨時加溫。根據天氣預報,在傍晚噴灑巴姆蘭豐收液250倍液或27%高脂膜乳劑80~100倍液。及時采用部分遮陰、噴溫水等措施補救。
10 2,4~D藥害
10.1 發生原因 番茄受到2,4~D藥害后,葉片或生長點向下彎曲,新生葉不能正常展開,大多變細長,并且葉緣扭曲畸形,莖蔓凸起,顏色變淺,果實畸形。主要是由于2,4~D施用過量造成危害。
10.2 預防措施 嚴格掌握2,4~D合理使用濃度和方法。蘸花要適時,當天開的花蘸晚了易形成僵果,早了易形成畸形果,前期氣溫低,花數少,每隔3~4天蘸1次;盛花期每隔2~3天蘸1次。防止重復蘸花,以免濃度過高,出現裂果。蘸花時氣溫15~20℃。2,4~D濃度以10~15mg/kg為宜,即1mL1.5%2,4~D加1L水配制成15mg/kg,加1.5L水則配制成10mg/kg。氣溫升高后,根據當天的天氣條件及不同番茄品種,濃度可降為6~8mg/kg。使用時,防止蘸到嫩枝或葉片上,嚴禁噴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