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勞動定額與企業效益密切相關,對國有企業而言,在改革轉型的大背景下,提高經濟效益至關重要。這一方面是為國有企業正名,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本文分析了當前國有企業勞動定額管理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國有企業勞動定額管理的對策,以期更好地促進國有企業的發展。
關鍵詞:國有企業;勞動定額;管理;不足;對策
勞動定額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適應現代化生產的必然要求。國有企業只有加深對勞動定額管理的了解,并將其轉化企業生存、發展的動力,才能使自身得到更好地發展。然而,當前國有企業勞動定額管理并不盡如人意,在諸多方面存在不足。筆者結合自身經驗,分析了這些不足,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具體如下。
一、國有企業勞動定額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思想認識不到位。勞動定額是為了更為高效、合理地用人,提高勞動效率。勞動定額管理涉及到諸多方面的內容,其中不但有方法、心理狀況,還有時間效率、定額標準等。這些研究是勞動定額管理必不可少的,然而當前很多企業對勞動定額管理的認知比較淺薄,尤其是一些國有企業,長期無視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固步自封,內部管理、控制較為薄弱,不注重生產效率的提升,更是無法有效地將勞動定額管理轉化為企業生存、發展的動力。
(二)定額可變性較大。提及國有企業,我們就自然會想到計劃經濟。當前我國國有企業處于改革轉型時期,對市場的適應性不斷增強,但是我們應該看到,長期受到計劃經濟影響,對勞動定額管理這種現代管理方式,國有企業還很難適應,并迅速轉化為生產力。
(三)定額制度不完善。國有企業勞動定額管理主觀性較強,對勞動定額管理理論、實踐的研究不夠深入,在勞動定額管理過程中,并沒有將機器、環境、材料、技術等納入到考慮范圍內。這種勞動定額管理制度使企業的勞動定額管理局限性較大,一般和定額人員的素質正相關,難以體現現代化管理的制度優勢,定額往往不夠準確。一般來說,勞動定額制定滯后,因為出現新情況、管理層不重視等原因,勞動定額管理出現了諸多問題,影響了定額的科學性。
二、國有企業勞動定額管理對策
(一)提高企業思想認識。勞動定額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系統的科學,涉及到諸多方面的影響要素,并非單純的模仿、借鑒就能得到理想效果的。為了更好地進行勞動定額管理,國有企業應該提高思想認識,熟悉和掌握定額管理的方法、時間效率、定額標準、員工心理等方面的內容,綜合這些要素制定出符合國有企業實際情況的定額,并貫徹實施,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國有企業的現代化管理水平,提高企業勞動生產率。
(二)建立定額管理機構。為確保國有企業勞動企業管理的有效性,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國有企業應建立專門的勞動定額管理機構,并配備專業人員。具體來說,該機構應做到如下幾點:其一,完善企業勞動定額管理體系。其二,做好定額管理子系統與企業總系統的銜接。勞動定額管理屬于管理的一個分支,是企業總系統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機構在實際的工作中,一方面要保持自身的獨立性,另一方面要加強與公司財會系統、人力系統等系統之間的聯系、溝通,提高勞動定額管理效率。
(三)完善定額管理制度。具體來說,要做到如下幾點:其一,樹立勞動定額管理意識。當前國有企業勞動定額管理制度不慎完善,主要就是因為管理意識缺乏,為此國有企業應該加強對勞動定額的宣傳,使員工了解勞動定額的意義,根據國內外先進的勞動定額管理經驗,對企業的勞動定額管理制度進行改善。其二,鼓勵管理層掌握勞動定額管理專業知識。管理層是勞動定額管理的主體,為了更好地進行管理,在實踐中完善勞動定額管理制度,國有企業應該組織管理層學習相關統計學、心理學、管理學等相關知識,為勞動定額管理制度的制定、實施、完善奠定基礎。其三,實行定額工作與工資分配相結合。為了更好地普及勞動定額管理,企業應該將定額管理、工資分配相結合,與企業的經濟效益保持一致,準確衡量員工工作量,實行按勞分配,有效激勵員工。
總結:對國有企業來說,勞動定額管理還是一個新興的管理理論,在實際的管理中尚不能有效地融入國有企業的管理當中。目前,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日益明顯,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面臨的機遇、挑戰并存,為了實現自身的轉型升級,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國內外競爭,國有企業應該加強對勞動定額管理的認知,并將其轉化為自身的生產力。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國有企業勞動定額管理尚存在諸多不足,本文分析了當前國有企業勞動定額管理存在的不足,基于此,提出了國有企業勞動定額管理的對策,以期更好地促進國有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高勝莉.國有企業勞動定額管理研究[J]. 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