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慕課作為大規模、開放性的在線課程,沖擊了傳統學校教育;翻轉課程則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兩者的結合必將給傳統學校教育的教學模式帶來沖擊和改變,在高職審計課程中,可以采用這種模式。實施中需要注意課前任務設計、課程活動設計和視頻制作與選用等諸多問題。
關鍵詞:慕課;翻轉課堂;高職;審計課程
慕課(MOOC),即Massive Open Oline Course,大規模、開放性、在線課程,中文稱為“慕課”。2011年秋季斯坦福三門課程開啟慕課浪潮以來,在短短幾年時間里,全球幾大語系都已出現了該語種的慕課平臺。慕課自2013年進入中國,已經有幾百門中文慕課上線,中國大學mooc平臺,清華大學的“學堂在線”慕課平臺都推出了一些優秀的課程,吸引了眾多的學生、教師以及自學者。這種模式已經沖擊到了傳統的學校教育,許多學校借助慕課平臺,推動校內教學改革,促進教學創新。那么慕課如何與傳統教育融合呢?如果將慕課與傳統高等教育體系類比為平面上的兩條直線的話,兩者之間的關系有以下三種模式。
一、“平行模式”
“平行模式”有兩種做法,一種是將校內課程放入慕課平臺,開設慕課課程的老師平行地教授兩個班,一個是傳統的面授方式,一個是網上的慕課班。另一種是學生在學習校內課程的同時,去網上學習其他學校的相似課程。
二、重合模式
“重合模式”是在現行課程體系中使用慕課課程教學,即在本校教師的指導下,使用慕課課程資源,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面授環節的老師只是做些問題解答或能力拓展。
三、相交模式
與重合模式以MOOC課程為主不同,相交模式是以本校的課程設計為主,將MOOC課程內容作為課程資源,或嵌入或者引用。慕課具有豐富的課程資源,視頻、作業、討論話題、學員內容共建,以及獨特的交流和討論模式等。在本校的課程設計中,可以充分引用,但是必須以本校的課程設計為主。“重合模式”與“相交模式”有諸多相似之處,在實踐應用中,慕課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融合,發揮了更大的效力。那么何為“翻轉課堂”呢?翻轉課堂教學法(Flipped Classroom)是指將課堂內外的時間進行新的調整,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實施中,可以結合課程特點,設計適合的翻轉課堂模式。本文以高職《審計》課程為例說明與慕課結合的翻轉課堂模式在教學中的應用。
《審計》課程是會計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其應用性比較強,但同時,枯燥無味,急需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應用技能。翻轉課堂無疑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在實施過程中,可以采用以下的課程設計:(1)設計課前任務,要求學生提前觀看視頻,視頻可以來源于慕課,也可以自己制作,并完成老師提出的“任務清單”。(2)設計課上活動,總結和驗收課前任務完成情況,通過展示、拓展等課上活動設計回答疑問、拓展技能。(3)評價反饋,設計評價量規,評價課前任務和課上活動的完成情況,拓展知識,可以利用慕課平臺的練習、交流等。(4)教師對課程設計進行反思和修正,可以利用慕課平臺的大數據統計學生的學習情況、課上活動的完成情況、課后延伸反饋情況,進行研究和修正。
由于《審計》課程的特點,在實際實施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問題:
(一)提高課前任務的設計性和完成度:翻轉課堂后,學生需要課下時間完成任務,他們課余活動豐富多彩,并沒有積極性完成“學習”這個任務,那么如何提高學生完成度呢?方法很多,任務設計可行性高,課上進行任務展示,讓學生感到完成任務的“獲得感”都是很好的方法。在課上任務中,結合這個任務來進行拓展,請同學們展示自己完成的詢證函,并就此說明注意事項。這樣就可以提高學生完成課前任務的積極性。
(二)視頻的制作和選用。課前任務觀看的視頻本身要特點清晰,反映知識的重難點,同時能夠吸引學生的觀看。所以視頻本身要短小精悍,每段視頻時間控制在6-9分鐘;劃分知識點要合理。
(三)完成課上活動時采用適合的方法。有諸多方法可以把以老師“教”為主導轉化為以學生“學”為主導,例如在“庫存現金監盤”審計中可以采用以下步驟:(1)學生獨立思考概念性的問題。例如庫存現金監盤中,如何制定監盤計劃,確定監盤時間,盤點的范圍如何確定,如何調整進行差異分析和追溯調整。教師可以給學生2-3分鐘的時間來組織他們的回答。(2)學生以小組(3-4人)為單位討論他們自己形成的答案,并就“正確”的答案達成共識。例如填制一份庫存現金監盤表時,為了達成共識,學生必須解釋他們自己的推理與問題求解的過程以支持自己答案。小組將會有充分的時間來討論、辯論以及互相指導。(3)在小組討論之后,學生再次被要求獨立回答此前提出的問題。(4)全班同學參與討論,小組同學負責向大家分享與解釋他們小組的發現,教師可以根據需要補充總結。師生共同就“庫存現金監盤”的注意問題達成共識。
當然不同的課程、不同的院校在實施中會出現不同的問題,還是以南審的《高級財務會計》課程為例。在實施過程中,他們把課堂的基礎知識按照知識點進行切割,錄制成長度約為10-15分鐘的慕課視頻,課前,學生必須在慕課平臺上完成相應的進度量,每兩周上一次實體見面課。上課時,老師不再贅述基礎知識,可以更加自由地發揮自己的能動性,通過疑難解答、習題講解、案例分析、最新形勢補充等方式,為課堂補充更多養分。在某次課程中,由于學生需要更加充分的時間完成課前任務的學習,經過協商,就調整了面授的課程時間,延后進行,這樣學生的課前學習就更加從容。
當然,慕課和翻轉課堂雖然蓬勃發展,但是兩者的結合還需要不斷進行探索。教師應該在開展教學實踐的同時,不斷進行研究。(1)教師可以從學習者的背景信息中獲取學習者特征,作為課程設計的參照。尤其是在開展一輪教學后,更要總結學習者特征,為下一次的開課做準備。(2)教師也可以從個體行為的角度觀察其行為模式,識別與推斷學習者當前的學習狀態,或對未來的行為或結果進行預測。如學生是集中在面授前一天晚上進行學習,還是平均分配學習時間,這是否對學習效果有影響。(3)教師可以從群體角度,研究師生以及生生互動的模式。無論是慕課、翻轉課堂、還是兩者的結合,“互動”都是課程成功的重要因素。(4)教師可以從對課程內容的設計與傳遞過程的分析,以提升學習者在課堂當中的體驗。實施翻轉課堂的老師需要不斷思考如何利用翻轉學習模型來幫助學生提高概念理解能力,熟練掌握操作技能。他們需要決定哪些內容該由老師采用講授法講授,哪些內容學生可以在課前自己摸索,哪些內容需要在課上合作解決。使用精心策劃的內容,可以使課堂時間利用最大化,從而可以根據專業和課堂特點,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比如主動學習策略、同伴教學、基于問題的學習、掌握學習。(5)教師應該研究使自己變成“慕課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專業化教師,只有教師專業化了,才能很好地設計和控制教學過程。
總之沒有任何翻轉課堂是完全相同的,但是靈活的學習環境、學習文化轉變、精心策劃的教學內容和專業化的教師是課程成功的關鍵要素。慕課與翻轉課堂的結合是一種模式,要想成功,也要根據課程特點,找到適合的方式。
參考文獻:
[1] 《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謝春苗,《新課程研究》,2014年2月。
[2] 《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究》,陳建軍,《當代教育與教學研究》,2016年2月。